毛文龙吧 关注:3,179贴子:266,774

回复:请教透史现真关于明朝的十几个问题,之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的没错。万历与嘉靖,有很多相似之处。
搞清楚哪些相似,哪些不同,对明朝的历史几乎就明白了一半。
很相似的两位皇帝,为什么在皇权的争夺上,一个失败,另一个却成功了呢?
很显然,从逻辑上讲,两人起码有一处关键的不同,才导致结局不同。
好好想想?


IP属地:上海206楼2024-09-12 10:31
回复
    搞清楚嘉靖与万历有哪些相似,这个难度小,我来说。
    1 。都是未成年就登基。嘉靖14岁;万历10岁。
    2 。在位时间都长。嘉靖45年,万历48年。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长占据前二位。
    3 。驾崩年龄都差不多。嘉靖60岁,万历58岁。
    4 。都有二十余年的旷工史。
    5 。都有长时间不立太子的经历。
    这两人如此得像,却不同命,真是奇怪。遨游天下,你说说为什么。


    IP属地:上海207楼2024-09-13 18:39
    收起回复
      明朝皇帝的出身,除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朱元璋外,嘉靖是最差的一位。
      要知道外放已经就藩的藩王,几乎等同于发配与软禁。除了藩王府的属官,根本没有自己的班底,其实那些属官也是朝廷派来监督与监视藩王的没有政治前途的官员。
      所以说嘉靖是少年乡巴佬,孤身光屁股进京,还不如万历,是一点没错的。
      嘉靖比起万历,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龄,嘉靖相当于初中生,万历只是小学生。
      可偏偏这位初中生,干掉了满朝所有对他居心叵测的博士生,而万历只能高悬免战牌,厉害吧!?那嘉靖与万历有多少不同,才能有这么大不同的结局呢?
      1 。出身不同。一位是藩王,一位是皇太子。
      2 。所受教育不同。一个是安分守己教育,一个是帝王教育(其实是对文臣集团安分守己的教育,两者有很大区别,这里不展开)
      3 。经历不同,眼界不同。一个是从底层走来的,一个天生在最高处。
      4 。聪明度不同。如果说万历智商为120 ,那嘉靖起码是210 。
      以上几点,嘉靖不见得比万历高,至于智商,谁测过啦?都没有!所以说了半天,这些都不是嘉靖成功,万历失败的根本原因。
      万历失败,非其无能,也不是因为共军太狡猾,而是源于一个被忽略的外界因素。


      IP属地:上海208楼2024-09-15 12:51
      回复
        照你的意思,万历之所以同文臣集团斗法失败,而嘉靖能成功,是因为万历在诸如不立太子等事件中多了一项掣肘,偏偏嘉靖却没有这个掣肘,对吧?
        可我觉得,万历只是头顶上多了一个干爹(这就像刘禅多了个干爹诸葛亮):张居正,而且万历10年就死掉了,他同文臣集团的斗法也是之后的事情,同张居正没啥关系啊!
        嘉靖,刚一入京师,就和文臣集团开战,几乎你死我活,他处的环境里,不是恶狼就是老狐狸,太恶劣了!哪怕后来平息了这帮家伙,可人家一有机会找到把柄,肯定会跳出来攻击嘉靖的。立太子不就是吗?太子,国之根本,岂能不立?
        立太子,在嘉靖面前,嚷嚷几下就偃旗息鼓;到了万历,却没完没了,揪住不放。
        那个多出来的,被忽略的外界因素是啥?祖制?不像啊!


        IP属地:德国209楼2024-09-16 16:13
        回复
          多出来的,当然不是祖制。祖制是死的,一直存在。
          明朝的皇帝可不敢轻易碰它,去踩这么一颗地雷。一动它,说不定炸了自己。
          相反,皇帝对祖制小心翼翼,那玩意关键时刻可以攻击敌人,也可以当盾牌用。
          不是祖制,那么万历多了什么掣肘,能把万历干趴下呢?
          其实也没什么,万历只是多了一个妈,万历的亲妈:李太后!


          IP属地:上海210楼2024-09-18 13:30
          收起回复
            当然,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妈。但是,每个亲妈是各不相同的。
            下面,我们来比一比嘉靖亲妈与万历亲妈的不同。
            嘉靖亲妈蒋太后,资料不多,我只知道她是兵马指挥使的女儿。
            万历亲妈李太后,是泥瓦匠的女儿,从小被卖入皇宫,跟随裕王成了一个宫女(都人),因长得漂亮被裕王临幸,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就是万历。母以子贵,其身份逐渐提高,直至皇贵妃,最后成为圣母皇太后。
            从这两段话,你们能看出这两人的,各方面的不同吗?


            IP属地:上海211楼2024-09-22 10:54
            收起回复
              嘉靖与万历的父亲死得早,一个13岁,一个10岁,他们的母亲承担了很大的教育责任,尤其是嘉靖的母亲,反倒是万历,主要是大学士们在教。
              要论嘉靖,万历背后的教师团队,那毫无疑问嘉靖是远远不如的。
              不过,当皇帝的本领,与其学问,与老师的学识可没有等比例关系。
              嘉靖理论上学的是忠君,万历理论上学治国,他将来是皇帝,忠君不用学太多的。不过,从张居正给万历的教材看,万历学的是忠于文臣集团。
              我的意思是,能影响少年嘉靖的,是其母亲;而万历,则是李太后和张居正。
              现在来看看这两位生母是如何对待儿子的。
              15岁的土鳖嘉靖,奉《正德遗诏》,从湖北跑到京师,来当皇帝。不料,满朝文臣提出一个先决要求,那就是得认弘治为父亲,把自己的生父认作叔父。就是得先换个爸爸,才能当皇帝。这个要求被嘉靖断然拒绝!双方就此僵住,谁都不肯退让。
              此时,缓慢而行的嘉靖生母蒋氏,到达了通州,闻听了儿子与文臣集团僵持的事,蒋氏立刻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停了下来,不肯前行了。发话说,怎么可以把我的儿子当做别人的儿子?!京城里的嘉靖心领神会,表态道,如果这个皇位的代价是我不孝自己的父母,那我宁可不要当皇帝,我们母子还是会湖北去吧!
              这顶“不孝”的大帽子反扣到满嘴仁义道德的文臣集团头上,逼得杨廷和等只好退让妥协。应该说,没有嘉靖生母蒋氏,嘉靖是打不赢大礼仪之争的关键第一战的。


              IP属地:上海212楼2024-09-24 15:57
              回复
                再来看看万历的妈,是如何对待差不多年纪的儿子的。
                据说,李太后对万历极为严厉,每天大清早不让儿子睡懒觉,早早起床读书。
                让帝师张居正对儿子严厉管教。万历没了爸,想不到来了个师,比老爸可怕多了。
                有一天万历与小宦官胡闹,好像是让唱小曲,被李太后得知,闯了大祸。
                李太后把张居正请来,决定如何处罚万历,结果是:写“罪己诏”!
                罪己诏就是向全天下公布自己的认定责罪书。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厉害吧?
                虽然草稿是张居正打的,可最后还是要万历动笔,用印,以皇帝的名义发出去。
                万历大婚,成人了,你张居正该还政了吧?李太后说,你二十不到,急什么?三十岁以前,不要再提这件事!


                IP属地:上海213楼2024-09-25 16:36
                回复
                  过去不知道什么叫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看看人家嘉靖,确实如此,他们母子一心,母子一体,团结得毫无破绽,配合得遥相呼应,硬生生的创出一条生路来,实在厉害!
                  不过,我和老家伙们都有一个疑问:
                  文臣集团并没有不让嘉靖做皇帝,为什么非要让人家换个爹?
                  而嘉靖为什么宁可不做皇帝,也要坚持不换爹?
                  在我看来,皇帝是独一无二的,用换个爹做代价,也没什么不可以呀?值啊!
                  我看网络文章,有很多说嘉靖很坏,正事不干,为了个爹大发雷霆,搞出个大礼仪,打断了读书人的脊梁骨等等,似乎嘉靖皇帝从登基到死亡,没干过好事,至少那个大礼仪之争就是瞎折腾,真是这样吗?


                  IP属地:上海214楼2024-09-26 06:26
                  回复
                    嘉靖这对母子,在四面环敌,没有帮手,不能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居然毫不犹豫地与整个文臣集团硬扛,且能相互配合,真是母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佩服!
                    但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嘉靖要死掐着不放呢?就为了一个名分?不会那么简单吧?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弯弯绕,我们看不破,而15岁的嘉靖一眼就看破了。所以死不低头。
                    再回头看看万历这对母子,那可真是天差地别了。
                    张居正和李太后,放在现在社会,就是狼爸虎妈!想想都不寒而栗。亏得我爸妈10几年前没有这样对我,他们对我只有爱护,没有严厉,否则,我是混不到研究生的。初中和高中的七年,是最痛苦难熬的七年,我父母要是有一点像张居正李太后那样严厉,别说硕士,说不定未必进大学呢。
                    总之,打着为你好的父母,大都是在折磨孩子。万历命真苦,从小活在狼妈的阴影里,估计张居正死了,万历才能活出自我,开始亲政,远离生母的淫威。


                    IP属地:德国215楼2024-09-26 14:42
                    回复
                      二十年前,我也对大礼仪之争百读不解:皇帝与满朝大臣,正事不干,为了谁是老子而吵得不可开交。国家大事不管,却要引经据典,讨论谁是谁的儿子,简直是吃饱了撑的!
                      直到几年前我才弄明白,那时我五十多岁,搞清楚了,不觉感叹自己,五十岁的现代人不及十五岁的嘉靖,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我可以研读史料几十年,胡思乱想几十年,可当时的嘉靖,必须立马做出决断,宣布决定,结果是,要么与文臣集团一争高下,征途漫漫;要么妥协认耸,一辈子被人拿捏。
                      正德16年,嘉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选择了前者,硬杠整个文臣集团,最后等到了援军,在生母的帮助下,守住了底线后才登上皇位,为后来的决战打下基础。
                      嘉靖3年的左顺门事件,双方撕破了脸,初步站稳脚跟的嘉靖终于赢得了主动,并穷追不舍:非但要为生父,生母正名,还在二十年后将他们牌位迎入了太庙。
                      嘉靖皇帝是唯一一位能在法理上踩死文臣集团的皇帝:你们读书人不是擅长耍笔杆子,擅长斗嘴吗?我也会,还比你们强!照样斗死你们。
                      反过来,如果嘉靖认耸,选择了后者,为当皇帝,与文臣集团媾和。结果会怎样?
                      那就太糟糕了,结果就当了个笑话皇帝,问题皇帝,严重点,就是不孝皇帝。不孝,那是古代罪孽最大,最深重的罪行,连皇帝也承担不起。
                      说嘉靖一辈子被拿捏还是轻的,实则是千秋万代都会被人指责和嘲笑。原因是:
                      只要你认别人为父才当了皇帝,那么“见利忘义”这顶帽子就带上了:《正德遗诏》可没有这要求,你要是说,这是群臣要我这样干的,那你就听了?听了,不就是“见利忘义”了吗?
                      见利忘义还算是好的,还有一顶“不孝”的大帽子侯着呢!抛弃自己生母,认别的女人为嫡母,你孝在哪里?将来,你怎么对待生母?对她好一点,有什么用?嫡母只怕也不会高兴,嫡母一不高兴,你就是不孝!对她差一点,那不是更不孝了吗?嘉靖,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IP属地:上海216楼2024-09-27 15:36
                      收起回复
                        十几岁的嘉靖,在生死存亡之际,生母是他的依靠和战友。以后也是,永远是。
                        十几岁的万历,生母则是一座搬不动,翻不了的大山,永在头顶。
                        同样是生母,两个生母,看看只是出身不同,其实天差地别!
                        一个,具有政治性的头脑和顽强的魄力,始终与儿子同心同德,劲往一处使;
                        一个,与家庭教师高度配合的虎妈,始终摁住儿子的头,直到她自己与先皇团聚。
                        那为什么万历不反抗呢?不是不反抗,而是反抗不了。


                        IP属地:上海217楼2024-10-02 15:21
                        收起回复
                          自小被压着的皇帝可不少。哪怕你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
                          比如秦始皇嬴政,他真正亲政是22岁,干掉了嫪毐,赶走了吕不韦之后。
                          我没有研究秦国的法律,不知道秦王亲政的法定年龄,一般来讲,古人十几岁就结婚,本朝有一首情歌,里面的歌词是“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可见七十年前,十八岁男子结婚很正常。更何况二千二百年前的旧社会了。
                          法理上,到了成婚年龄就意味着成年,意味着成人。小民可以成家,皇帝可以亲政了。
                          可是,连嬴政也是22岁才掌握全部的权利。再来看看倒霉鬼刘禅。
                          刘禅即位是17岁,应该也差不多到了亲政的年龄了。不料亲爹临死前硬生生给安排了一个干爹,变成了“政出葛氏,祀由寡人”,刘禅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吉祥物。没想到这位干爹还要为蜀汉人民奋斗终身,在干爹的位置上干上一辈子。幸亏只干了11年就死了,如果比司马懿还要多活个11年的话。。。
                          诸葛亮死了,他的权利还给刘禅了?没有。权利还在诸葛亮亲信手里,只是分散了些,让刘禅可以慢慢放松,分化而已。要等那些亲信也死了,刘禅才真正亲政。
                          嬴政有仲父,刘禅有相父,万历呢,有个高级私人教师,张居正。照理说,万历20岁张居正就死了,没有人能管他了,不,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人:亲妈!李太后。
                          理论上,一个当皇帝,管朝务,一个当太后,管后宫,井水不犯河水,不相干。
                          可问题是,皇帝也住在后宫,作为儿子,也归太后管。就是说,即便太后并不干政,但朝政是不管,却可以管儿子。
                          万历见到亲妈,如同老鼠见到猫,瑟瑟发抖。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万历不服管教,李太后就会冷冷地扔下一句话:天下可并不是非你莫属,璐王也可以!
                          璐王是谁?璐王是万历的弟弟,李太后的小儿子。


                          IP属地:上海218楼2024-10-07 14:02
                          回复
                            现在看来,本帖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明朝的历史,就是皇权与臣权的斗争史。好像用到蜀汉也成立的。只不过那时候的蜀汉危机四伏,外有强敌,不那么明显罢了。
                            刘备开国,皇帝说了算,诸葛亮靠边站。刘备临死,不得不托孤臣子,从此以后,皇权被诸葛亮死死压制,直到他去见先主,等刘禅再完全压制臣权,离灭国也不远了。
                            很显然,嘉靖的亲妈蒋太后,有着极其敏感的政治头脑。而万历的亲妈李太后,则蠢笨如猪,居然拼命压制儿子,让万历一生都活在老妈的阴影里。
                            天下可并不是非你莫属,璐王也可以!这话说的确实是吓人。赤果果的威胁。
                            万历这个皇帝位置真不那么稳当,似乎只要亲妈愿意,他可以随时被踢下来。被废的皇帝,三国之后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据说李太后与张居正的关系不清不楚,是不是她同文臣集团有勾连,才导致万历在国本之争上的失败呢?


                            IP属地:德国219楼2024-10-08 16:07
                            回复
                              看到你们的“天下可并不是非你莫属,璐王也可以!这话说的确实是吓人。赤果果的威胁。”,我对嘉靖为什么不肯换个妈,才恍然大悟。
                              在我看来,李太后威胁的成分多,实际还是想把控儿子,只是手段粗暴,我们周围的暴发户,都是又自傲又自卑,手段粗暴而又自以为是,目空一切。
                              而那位张太后,就凭她拿捏明孝宗,放纵自己弟弟为非作歹,就不会是善茬。现在皇帝儿子死了,落在她手里,还不被它随意拿捏?善待继子的可能性不大。
                              嘉靖可不敢赌,把自己的未来前途,甚至于身家性命交给到新认的嫡母手上。


                              IP属地:上海220楼2024-10-10 0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