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社内部的交换
提问:2000年的时候,阿根廷拍过一个纪录片那时候经济危机一来,好多资本家跑了,工厂就扔在那儿,工人没法干。你知道这个片子是吧?后来工人自己组织起来,就到工厂里面去了,还打了一个大官司。最后法官说,既然资本家把工厂放弃了,就让工人先试试。好像在那个地方有两百多家工厂,他们自己内部流通就很大一块,那个片子看着挺棒的,鼓舞人心,就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相互的内部流通其实是很大的。
因为我以前看过委内瑞拉,包括去过华西,都有类似像您刚才说的,几千户的大市场,他其实是内部消费,他自己成立了封闭的一个体系,华西村有华西券。你用华西券可以在我这儿买衣服、买面粉,他有自己的地区货币。
现在您这一块,有没有说更深入一步的,让他家的核桃和他家的苹果进行互换?合作社在这里面怎么周转,还有就是怎么连接农户,您觉得这里面还有多大的空间?
郑冰:我们其实三千多户听起来很大。其实每一户的社员档案都是非常清楚的。再一个我们有一个辅导员团队,每一个辅导员对应的是固定的那些社员信息,他是非常清楚的。谁家有什么,谁家缺什么,这是对每一户清晰的后续服务、档案后续服务都是有的。所以每年互换量很大,除了这些,上升的空间还在继续。
当然我们一开始是从一瓶醋相互之间进行统购,后来发现家电是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去年,过年鞭炮是有规定的,不允许个人经营,但我们的社员过年家家都需要点鞭炮,所以去年就统计了一次鞭炮,当送来的时候有五大装箱,很大的一个量。
让我们感觉,这一片,要一根火柴就完蛋了,我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送早各家各户。这五大集装箱的鞭炮,老天爷的容量太大了,我们要营销社员减低这个消费,所以就把第二年社员放鞭炮的量减少。当然这些给社员的消费要有引导性,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