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17http://bbs1.people.com.cn/post/9/1/2/126900897.html
-
14晋惠帝是无知,《人物》是可耻 ——批驳《人物》杂志:“厉害女士” 作者:丁有恒 《人物》杂志报道“厉害女士”,使我想起晋惠帝的笑谈。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晋惠帝好奇地问左右侍从: “何不食肉糜?(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么有水平的话,足以使他在千古昏君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虽然他未必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昏”,就像《人物》杂志的记者、编辑一样,所以《人物》(以下简称《人物》)也会和晋惠帝一样“彪炳史册
-
20
-
5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深刻地揭露了世态的炎凉,读过没有欣喜,只有感慨,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叫人间喜剧? 自从袁厉害事件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喜剧是苦涩的泪水加尴尬的苦笑!! 火灾了,孩子死了,袁大姐的悲伤还没有过去,就有官员出来说袁是非法收养!!!有法律专家说袁应该负法律责任,有可能判刑!!有福利院的领导说袁藏匿孩子不送福利院,院长大人还曾经在袁家门前等到半夜!!不知是不是本地的某位网友说袁是靠孩子赚钱
-
11一楼给百度
-
16首先爱心妈妈的称号不是袁厉害自封的,而是媒体给加上去的,袁厉害是个有爱心的农村妇女,正常人的优缺点她都有。人物所指责的正常家庭也会发生,你们的爆料是不是过于苛求呢?! 指责1:孩子待遇不同分好、平常、孬。我们对照正常农村多子女家庭家长有没有这种情况呢?聪明的讨巧的孩子多吃点用点,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这类事情不是个例吧。家庭对自己孩子都一视同仁? 指责2:孩子脏没有很好照顾。记者去采访一下外来打工人员
-
9别的不多说,就凭袁大妈,十几二十年收养几十上百弃婴,就不该去用谋私的这种猜测,时间就是证明。 弃婴多数是别人丢在她家门口,甚至是公务人员送过去的,在事发前这么多人送去,人心也是证明。 人都要吃喝拉撒,几十上百弃婴要劳多少心,要淘多少力,要多大毅力,坚持这么久。 再说袁大妈家也好几口人,做好事就要倾家荡产?不该给他儿子,女儿片瓦? 袁大妈只是个农妇,她收养弃婴也只是不想看弃婴死掉,只是心软,给弃婴活命的机
-
19我好奇20套房的价值,所以上网查了兰考房价,好地段均价大约2000元每平方米,三层独立带院小楼220平米挂牌39万,人民医院边两间房租金每月200元.
-
44
-
14某网某“记者”说:袁厉害把孩子分三等,正常孩子读书识字,培养成才,半正常的读书玩耍,脑瘫的目的是活着。请问记者,这SB的言论是你一个专业记者说出来的话么?难道应该脑瘫的培养成才,正常孩子目的是活着么? 某网某“记者”又说:有20套房子,证据呢,???
-
0
-
31
-
5人们光知道你把水果卖 还不知道你原来那么厉害 一个过的拮据的女人 有如此大爱 二十年多年的时间里 收养了一百多个残疾孤孩 面对那些命悬一线的生命 你敞开了慈母般的胸怀 为了每个生命的延续 你放却了夫妻的恩爱 忍饥挨饿难顾亲生骨肉 把他送到乡下老宅 面对路人的讽刺质疑 你都把它置之度外 面对群人的挖苦打击 你那怜悯之心从未消败 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 你失去了七个儿孩 仅仅是一场火灾 你看到了社会的悲哀 是社会造就了这些怪胎 需要
-
10做一次善事不难 ,做二十年善事不易 !
-
431110袁若判刑,以法为耻!袁若判刑,以国为耻!袁若判刑,以X为耻!91041转发: 震怒了!真的震怒了! 知道最荒唐的是什么吗? 就是我们明明知道真相,还要看他们的演出! 我曾经以为现在只有牛鬼蛇神,却不料竟然还有天使存在! 质疑,不光是媒体的权利!更是民众的权利! 一个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应是:这些孩子,因她而生存了下来! 尽管这个家,简陋得象丐帮,尽管这里温饱是奢望,但这是一个勇者、一位壮士撑起的生命殿堂! 现在这个殿堂垮了! 有责任管,而没尽责去管的那些! 有能力做,而没能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