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厉害吧 关注:648贴子:8,498
  • 10回复贴,共1

良知在这里沉思:被妖魔化的袁厉害――《厉害女士》折射出某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13-02-23 23:01回复

    良知在这里沉思:被妖魔化的袁厉害
    ――《厉害女士》折射出某些媒体的不良心态(一)
    广西桂林 田百家
    我没有亲眼看到新一期《人物》杂志刊发的《厉害女士》一文。
    但是,从凤凰网上的博文《袁厉害:我知道很多时候就给人当条狗 可是我想挣钱》(2013年02月04日 21:42 来源:农民日报网 作者:魏玲 习宜豪)一文中,感到某些媒体人士的一种不良心态:为了自己的媒体或者自己能够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不惜对已经成为正面公众人物的人实施反潮流的妖魔化。我以为是违背新闻道德和媒体良心的。
    我虽不是新闻界人士,但直接受到新闻影响的时间至少有50年(从当年新闻里懂得“大跃进”是什么计算起),所以,有资格谈论新闻。当然,既然敢于班门弄斧,也就不怕诒笑大方了。


    2楼2013-02-25 09:06
    回复

      一、《厉害女士》一文认定的“原始事实”也许是真的,进行了妖魔化处理之后,却远离了客观事实,当然,也就更加远离了客观真实。
      事实上,《厉害女士》一文的作者运用7天的暗访调查取证获得的事实(仅指该文中的事实),基本上都是其暗访之前网上已经公开了的事实,只不过,进行了数字化的模糊求证(显然,该文的数字化求证走的是模糊数学的途径)。
      试举来源于凤凰网的博文:
      原标题:兰考官员:干部担当若能换来救助体系完善,值了!
      中新网开封1月9日电(记者齐永)“7名孤儿生命和6名干部责任担当若能换来孤儿救助体系完善及社会进步,我感觉值了!”河南兰考县宣传部一名官员对记者说。兰考县7死1伤的火灾事故相关责任人已经被停职,该起事故原因系住宅内儿童玩火所致。
      “爱心妈妈”袁厉害收养弃婴曾受质疑
      袁厉害,从1987年起至今已收养的弃婴超过一百多名,大的工作结婚离开了,袁厉害因自费收养这些先天性残疾的弃婴获得了“爱心妈妈”的美誉。但也有人说她“拿弃婴骗低保”、“利用孩子拢财”,不断向政府部门“伸手”提条件包揽工程等,被公众指责为拿弃婴当作摇钱树敛财,袁厉害是“办好事走了样。”
      2011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袁厉害的弃婴“收养处”脏乱差,四处洒落着破旧袜、鞋子和衣物;厨房内放置发黄的馒头和玉米,上面爬满了虫子。附近的村民当时评价说,“袁厉害忙着做生意挣钱,拾来的孩子哭了没人搂、没人哄。
      据报道,袁厉害对群众干工程赚钱的事直言不讳,“县里3条路都是我带领着修的,赚钱为养活这些孩子。”袁厉害当时对还媒体说,她一共有20个孩子上了户口,一个季度能领4000元,但一个月孩子光奶粉就吃五六千。
      那么,养不起为什么不把孩子送福利院呢?袁厉害解释,开始人家送到她那儿,她就先养着,养几天有感情了就舍不得送走了,“早年去开封送过,孬(病较重)的都不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收。”


      3楼2013-02-25 09:06
      回复

        二、《厉害女士》一文数字化模糊暗算的立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厉害女士》一文“袁厉害是一个拥有20余套房产的‘房妈’暴发户”这个大胆假设的基础上。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也就赞同该文的大胆假设,并且进一步作这样数字明确的假设:
        袁厉害是拥有21套房产,其房产和存款高达1000万元的“富人”。
        再进一步明确的假设:
        袁厉害拥有1000万元的财产。没有债务。
        在这个假设上,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千万富翁袁厉害是真爱心妈妈、真慈善女性。
        条件是:
        这1000万元的财产取得,不是通过收养残疾儿童获得的。理由就不必展开阐述了。
        因为,只要财产来源合法,即使拥有1亿元的财产,既不构成犯罪,更不可能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
        2、千万富翁袁厉害是假爱心妈妈、假慈善女性。
        条件是:
        这1000万元的财产,是通过贩卖儿童、收取捐款、骗取国家财政等等非法以致犯罪手段获得的。
        显然,《厉害女士》一文的结论是第二种。
        但是,该文却没有提供充分确凿的证据和数据进行证明。据京华时报记者刘佳在原标题为《爱心妈妈袁厉害被指成“房妈”》中的一段文字,这些证据和数据不但充分确凿,而且在备用之中。请看:
        “前天夜间,《人物》杂志的官方微博在刊载《厉害女士》全文时声明称:‘报道中提及的关键事实是通过对核心当事人(包括袁厉害本人)暗访得来,并通过多信源交叉印证,有完整证据链支撑。文中提及信息所涉及的相关证据,本刊已作妥善保存。’”――来源于凤凰网。
        于是,袁厉害是一个“真黑心狼外婆、真昧心钱财的集敛者、真反社会的黑社会组织者”的文学演译,就通过新闻调查数字化模糊暗算手法,在《厉害女士》一文中指鹿为马,含沙射影地纵横起来。


        5楼2013-02-25 09:08
        回复

          结束语:
          《厉害女士》折射出某些媒体的什么不良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制造新闻”的心态。
          新闻只能报道,不能制造。
          《厉害女士》一文的作者为了制造新闻,不惜对袁厉害进行错误的妖魔化,伤害了社会公众对社会公益行为的感情,愚弄了社会公众的道德认知。
          笔者不反对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描写的手段,但是,新闻报道不是文学创作。用文学创作代替新闻报道,是邪路。
          其实,对社会公众性的新闻人物进行妖魔化处理,反映的是作者自身严重的妖魔心态。这种心态用于文学创作无可非议,用于新闻报道,只能激起社会公众的愤怒。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还是拷问自己的良知吧,别怪老头子多事了。


          9楼2013-02-25 09:11
          收起回复
            我看了《厉害女士》 这篇文章也非常气氛,什么世道,什么杂志,什么记者,数据没有考证,就胡编乱造,也好意思摆上桌面. 至少别人的收入支出这个账目你应该计算一下才行.


            IP属地:重庆11楼2013-02-25 11:53
            回复
              好文章,我慢慢看完了,有理有据,说得精彩!支持袁厉害大姐!


              13楼2013-02-25 22:52
              回复
                说得好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3-02 19:29
                回复
                  楼主对《人物》批驳的很透彻,社会需要您——这样有公平公正之心的人,向您致敬!


                  17楼2013-03-03 23:10
                  回复
                    为真正使好人好报,弘扬正义,建议推举袁厉害为本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希望吧主能出面主持!


                    18楼2013-03-03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