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93贴子:329,592

回复:每天读论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


IP属地:黑龙江143楼2024-12-25 09:21
回复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IP属地:黑龙江144楼2024-12-25 09:22
    回复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 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


      IP属地:黑龙江145楼2024-12-25 09:26
      回复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


        IP属地:黑龙江146楼2024-12-25 09:29
        回复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IP属地:黑龙江147楼2024-12-25 09:30
          回复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


            IP属地:黑龙江148楼2024-12-25 09:32
            回复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IP属地:黑龙江149楼2024-12-25 09:34
              回复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


                IP属地:黑龙江150楼2024-12-25 09:37
                回复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


                  IP属地:黑龙江151楼2024-12-25 14:50
                  回复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谓多取怨。”


                    IP属地:黑龙江152楼2024-12-25 14:51
                    回复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IP属地:黑龙江153楼2024-12-25 14:53
                      回复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


                        IP属地:黑龙江154楼2024-12-25 14:54
                        回复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


                          IP属地:黑龙江155楼2024-12-25 14:57
                          回复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IP属地:黑龙江156楼2024-12-25 14:59
                            回复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IP属地:黑龙江157楼2024-12-25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