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吧 关注:6,801贴子:82,879

新的一年从头学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1-01 15:49回复
    第一本 关于墨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科学分析成分较重的书。通过显微镜来判断墨的真伪。御墨是程君房的蟠桃是方于鲁的。可以看出明墨真品的分散性相当好。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1-09 15:30
    回复
      宋墨 松烟当朝一品的显微镜可以看到颗粒过大,墨已死,不宜再使用。同时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了熊胆是为了是为了辅助胶的稳定性,包金是为了减少洇墨。同理程君房的珠光墨,油烟墨添加了熊胆为了抵消原本油烟的茶色,可是分散性已经非常差了,不宜使用。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01-09 15:41
      回复
        实验分析也有一些有趣的观点,比方说日墨当中非常流行的南都松烟墨其实添加了少量的蓝色燃料,所以这个青墨的成分有水分。中国墨的胶比日墨的胶要弱一些,所以比较适宜用中国产的比较软的宣纸。日墨比较适合用日本的和纸,或者二层夹。一个结论就是日墨不适宜在中国宣纸上写。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1-09 15:46
        回复
          讲到了国墨中会添加到珊瑚粉,玛瑙粉,水晶粉,珍珠粉,硫酸铜,砂。同时香料的话添加了紫草,五倍子,藤黄,黑豆皮,龙脑麝香等等。不可避免墨的品质会下降。书中提到,好的墨通常会很少添加这些。同时普遍的看法就是墨块的密度应该是小的。密度越大添加物越多。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1-09 15:51
          回复
            墨鱼体内的墨的稳定性非常高,源于里边的天然成分。完全可以用来借鉴到制墨。完全不输于程君房的青松烟墨。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1-09 16:17
            收起回复
              @一声铜锣 看得慢容我慢点更。就当读书笔记了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1-09 19:16
              回复
                油烟对松烟。
                乾隆墨和龙眠为油烟,其余为松烟。电子显微镜下颗粒大小和均一程度显而易见。原因不外乎松墨的燃烧过程以及松木本身的杂质导致的松烟颗粒不均匀。
                另外通过大量的古墨显微镜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墨的寿命大多不超过50-100年。科学来讲,老墨只能观赏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1-09 19:50
                回复
                  关于磨墨
                  第一墨锭接触手的部分要用纸包住,因为皮肤的油脂长时间接触会影响墨质。不得过于用力。这样会使得墨液中大块的死墨成分增加。如图几种墨施加的力量越大,墨的微粒越不均匀。
                  另外40度左右的水温比较容易得到均匀的颗粒,因为绝大多数的胶适于溶解。
                  结论就是用40度的水磨墨,最好使用磨墨机控制相同的力道。
                  看完后忽然觉得1. 追求古墨的欲望淡了2. 磨墨机买对了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1-09 20:03
                  回复
                    继续分享。关于砚的锋芒。墨的下发离不开砚,首选锋芒细密,质不宜过软不宜过硬。令人吃惊的是新端砚的锋芒要好于宋朝的端歙,几乎等同于大西洞。洮河砚与大西洞匹敌。
                    关于日本砚,大多数锋芒是纵向走势(中国砚大多数斜向锋芒)。所以整体来说不如中国墨下发好。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1-11 19:49
                    收起回复
                      关于砚墨与水的关系。
                      食盐水,自来水和井水由于矿物质和离子的关系有助于墨的扩散。对于洇墨的调节也许可以尝试用0.01%食盐水。不过超过0.01%墨的扩散性就开始下降了。同样硬度越低越好。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01-11 19:55
                      回复
                        中国墨篇
                        宫坂和雄不愧为日本墨色研究第一人。斗胆用了这么多方于鲁程君房罗小华以及乾隆嘉庆的墨来做实验。板子的照片就不上了大家估计在其他地方都看过。结论就是没有一个可以拿来用的,大部分颗粒都团聚的不成样子。
                        又取了建国前后的大好和百寿图,结论就是油烟为主但是混合了大量的松烟。洇墨效果非常不理想。第二张图里68的上下两张都是百寿图的显微镜照片,油烟松烟颗粒互不混合。
                        结论就是现在的日墨在科学分析和原理研究的加成上产品胜于绝大多数中国墨 各位千万别喷我,也别对这个太在意。国墨日墨各有所好吧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1-01-11 20:34
                        收起回复
                          加更一下明清墨 显微镜分析
                          第一张 松烟 程君房 百子图
                          第二张 松烟 程君房 徂来山
                          第三四张 松烟 方于鲁 云来
                          第五六张 松烟 乾隆末
                          第七张 嘉庆 松烟 六角龙凤
                          以及墨汁在宣纸上扩散性
                          古墨松烟居多啊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1-01-15 08:14
                          回复
                            继续更
                            日本古墨篇
                            取法千庭珪 1700年代的松烟
                            第二块 油烟墨 技法上受中国墨影响很大。
                            第三块 顶烟 1940年 油烟墨 墨汁颗粒分布来看 此墨已死,注此书出版时间是1965年,也就是说这块墨25年就已经用不得了。
                            第四块 古梅园红花 油烟 墨像不错,可用
                            第五块 寒月梅花 油烟混蓝色,蓝色部分在纸上比黑色跑的略快,追求青墨者不可取。
                            第六块 南都青松烟 其实混了一定的油烟。这块松烟算是代表性的技术飞跃。在燃烧时精确控制了火焰温度和高度,选取最细小的松烟颗粒。在作品表现上算是好墨了
                            第七块 龙眠 墨汁显微镜像最好 算是和红花齐名 但是又比红花要更好的油烟了。算是作者墙裂推荐了。
                            总结一下就是 油烟选龙眠 松烟选南都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1-01-15 19:47
                            收起回复
                              这本关于墨的已经看完了,图基本都在这上边了。有一些章节介绍小部分关于纸和笔对墨的影响,但是感觉没有什么干货。接下来继续分享纸的那本。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01-21 07: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