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吧 关注:124,906贴子:219,157
  • 3回复贴,共1

暗示技巧 兼谈领导技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暗示很重要,它有4个功能(好吧,实际上是两个功能)
1,有些话你想说,但不能直说
2,有些话你不想说,但要小心不要无意间泄露
3,别人委婉的表达了他的看法,你要能听懂
4,别人不小心表达了他不想表达的信息,你要捕捉的到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对暗示技巧的熟练掌握了

考虑到贴吧里有现成的教学资源,特开此贴,帮助各位掌握暗示技巧。当然,管理吧高手如云,我相信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很多人都掌握了,然而我也确实看到,有些人没掌握,至少并不熟练,希望这个帖子能帮助到大家。

首先按照国际惯例,先给出定义:暗示,就是把你想要表达的话,藏在某些话的前提中

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老练的推销员跟你聊天的时候会提起他与商会的某某某吃饭,和某某某打球,会很亲切的指名道姓的谈起某位领导的生活细节——好像他就在旁边看着,这便是在暗示:我人脉极广,买我的帐,就是开一道门。他永远不会告诉你,实际上这些生活细节他只是听来的,与某某某吃饭的是他的上级,他只是个陪酒的。
娱乐粉丝们的八卦心理也源于此,这种话题能满足小市民对娱乐圈的向往。当他们谈及娱乐圈的八卦新闻时,实际上是在暗示:我是这个圈子中的人。如果这个时候你很不识趣的来一句:“这么详细的数据你是从哪儿弄来的?”恐怕会让他们很不快——这无疑会把他们拉回现实——从娱乐新闻上看来的。


1楼2012-12-25 09:17回复
    前面说到贴吧有现成的教学资源,没错,用于案例教学的失败案例,贴吧恰好有一个,适合深度解析,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隐去头像和姓名。

    事件背景介绍:
    吧友A发表了帖子,吧友B去评论,评论有人身攻击内容
    吧友A使用楼主权限删除了人身攻击的言论
    吧友B使用小吧主权限报复性删除吧友A在管理吧的所有帖子,并禁言
    吧友B出于心虚,发帖公示此事,并扭曲事实
    案例中给出的图片,正是公示贴中吧友B的部分言论摘录

    关于事件本身的过程及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那是遥远的过去,发生在管理吧的一个小插曲,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失败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优秀的公司会把每一次失败当成宝贵的财富,做成案例公示,优秀的贴吧也会如此。


    众所周知,一个公正的管理者,首先要对事不对人,而上述案例中,发言者的攻击对象却是以“人”为主,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无意识暗示。 所谓无意识暗示,是指暗示者在自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小心透露出的信息,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还有谁和XXX是一个类型的”。这句话的问题就在于,它暗示了:我已经把XXX打入某一类型。
    类型,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好处在于能让人迅速了解一个新接触的事物——通过和类似事物的对比。其副作用在于,人的复杂性让其很难以单一维度归类,武断的将其归为一类,容易形成偏见。对于人的认识,要尽力避免使自己陷入刻板印象,从而产生误判。

    大多数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是公正的,所以可以猜测,她并不希望自己表现出偏见。这并不是她希望传递的信息,但她确实传递出去了,所以,这句话作为无意识暗示的失败案例,供各位参考。

    我知道有人要问了,既然这句话不能这么讲,那么该怎么讲?实际上这句话应该是“对事”的,比如“我相信XXX是一时不智,没能正确约束手中的权力;XXX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法过了”,无论具体使用哪些措辞,切记一个原则:帮他人开脱,矛头指向行为,而非人。这样做,会让你看上去更像一个公正的领导者。


    2楼2012-12-25 09:20
    收起回复
      既然谈到了领导者该有的表现,那就多谈几句:不要让人发现你的挫败感
      挫折-攻击,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应模式,心理学认为,当人受挫时,就容易产生攻击欲望,所以掩盖受挫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收起你的攻击欲望。当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面对另一个人时,若他有足够的心理优势,就不会产生攻击欲望,反而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面对无助的小动物才有的保护欲。而一个内心感到挫败,不够自信的人,才会采取“对人不对事”的处理方式,通过打倒对方来战胜恐惧。
      综上所述,对事不对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回避对立立场,给双方留下了余地;同时这让你看起来更像一个公正的管理者;最后,这种选择是内心强大者和内心脆弱者的分水岭。

      从暗示,过渡到领导技巧了,现在让我们回到暗示上。
      还是这句“还有谁和XXX是一个类型的”,不过这次的重点,在于“还有谁”。这种说辞让我产生了一个很强的画面感:吧友B抬起枪口,指着前方问,还有谁(敢站在我的对立面)?
      这个“还有谁”,潜台词就是“和我站在一起吧”,吧友B非常喜欢用人头攻势,她不考虑谁更有道理,而是考虑哪方的人头更多,这句“还有谁”,就是一个拉票行为,由此可见,吧友B放弃了讲道理的方法。

      爱攒人头,爱对人不对事,谁更理亏,我想可以判断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这件事的全貌渐渐清晰起来,不因为别的,完全是吧友B一次次失败的暗示导致的。由此可见,掌握暗示技巧多么重要,不求修炼到能主动暗示的程度,起码也要做到不会一不小心泄了老底。

      好了,暗示教学到此未知,但停留在理论学习的阶段,永远不可能成为暗示高手,多看,多听,多分析,时日一长,便能习惯成自然。


      3楼2012-12-25 09:22
      收起回复
        题外一句,真正公正的领导者,根本不会让事态发展到这一步,这也是吧友B让我非常不满意的地方:身为管理者,没有学会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个帖子中,案例部分虽对头像做了掩盖处理,实际上还是辨认的出是谁,这是我故意留下的。可以预见的是,吧友B会更改头像,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她没改头像,甚至还出现在这个帖子里,意味着她将迅速成长起来,一个敢于直面错误的人并接受批评的人,潜力将会是惊人的;如果她改了头像,那么她还是会成长,至少在暗示技巧上,然而内心的强大却需要时日的磨练。


        4楼2012-12-25 09: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