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4,745贴子:40,732
  • 7回复贴,共1

魏晋宋时期个别字读音的演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要是周祖謨說的。我在這裏摘引一部分。


1楼2012-05-09 21:34回复
    閩語“地”字多讀《集韻》大計切。

    “計”字《切韻》收在去聲霽韻,古詣反。此字在兩漢三國時期歸屬脂部。如司馬相如《子虛賦》以“類萃記計”爲韻。馬融《廣成賦》以“墜殪轊倅瞥躓隊計”爲韻。胡廣《弔夷齊文》以“穢勢逝計謂害”爲韻。至晉代“計”字即轉歸祭部。如傅玄《明堂饗神歌因時運》以“計世”爲韻。潘岳《關中詩》以“銳逝厲計”爲韻。北魏時李諧作《述身賦》以“計世繫逝”爲韻,也歸祭部。

    “竄”字《切韻》收在去聲換韻,七亂反。先秦此字屬於祭部(包括祭韻字、泰韻字),兩漢亦然。魏晉時期則轉歸泰部。三國時衛覬《大饗碑》以“裔外竄艾會邁世”爲韻(裔、世爲祭部字)。晉張協《七命》以“竄廢歲薈”爲韻(歲爲祭部字)。宋謝靈運《撰征賦》以“斾竄帶沛”爲韻。考《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竄在荊蠻”,《釋文》七亂反,《字林》七外反。七外反當爲古音。晉史援《後漢史君頌》以“憚叛漢竄亂”爲韻,則轉音寒部。
    


    4楼2012-05-09 21:35
    回复

      西
      “西”字《切韻》收在平聲齊韻,先稽反。“西”古音先。漢代主要與真部字相押,三國時代屬寒部。如曹丕《燕歌行》“難漫言還顏歎寬肝眠西間憐存”爲韻。而嵇康《琴賦》“西前巔間閑”爲韻,則晉宋時代相同,歸屬先部。晉潘岳《西征賦》“天西淵”爲韻,左思《蜀都賦》“西淵千繁”爲韻,晉孫綽《望海賦》“言西還懸騫”爲韻,宋謝靈運《山居賦》“存西源田阡”爲韻,袁淑《效子建白馬篇》“翩間賢年權鄽言弦西捐泉懸前然”爲韻,“西”並音先。《晉書·阮種傳》、《宋書·鮮卑吐谷渾傳》、《魏書·薛虎子傳》、《南史·王儉傳》“先零”均作“西零”。“西”讀爲齊韻字始見於後漢王逸《九思》。《九思怨上》以“璣低霏悽棲徾依西懷悲摧”爲韻,皆脂部字。其後,晉代吳聲歌曲《神弦歌》“磯西”爲韻,宋代讀曲歌《莫愁樂》“西來”爲韻,皆作齊韻音。
      唐初顏師古《匡謬正俗》:“今俗呼東西之西音或爲先。按王延壽《靈光殿賦》云:朱柱黝儵於南北,蘭芝婀娜於東西。祥風翕習以颯灑,激芳香而常芬。神靈扶其棟宇,歷千載而彌堅。晉灼《漢書音義》反西爲灑,是知西有先音也。”說明唐初方音“西”猶有音先的。
      


      5楼2012-05-09 21:35
      回复


        “矜”字《切韻》收在平聲蒸韻,居陵反。《詩經》此字屬真部。漢韋玄成《戒子孫詩》以“心矜”爲韻,則入侵部。但魏阮籍《獼猴賦》以“矜神”相押,《大人先生傳》以“民神人仁矜振”爲韻,以“神矜陳人真神振新”爲韻,“矜”字仍屬真部。到晉代纔轉入蒸部。如傅玄《上壽酒歌·唐堯》“興冰凝升承繩矜陵”爲韻,潘岳《哀永逝文》“興承升矜”爲韻,張華《女史箴》“矜興”爲韻,王該《日燭》“興矜升陵徵應繩”爲韻,都屬於蒸部。

        “貞”字《切韻》收在平聲清韻,陟盈反。漢代此字屬耕部,即《切韻》所本。如東方朔《七諌·自悲》以“楨貞”相押,班彪《北征賦》以“城貞征”相押是其例。其他如邊韶的《老子銘》、蔡邕的《楊賜碑》都與耕部字相押。但魏劉楨《魯都賦》“紳新貞”爲韻,晉郤正《釋譏》“民春文醇貞”爲韻,傅咸《紙賦》“珍貞文新”爲韻,張林《陳夫人碑》“貞順”爲韻,都與真部字相押。顧炎武曾指出“真諄臻不與耕清青相通。然古人於耕清青韻中字往往讀入真諄臻韻者,當由方音之不同。”所見甚是。今音仍音“珍”。


        6楼2012-05-09 21:35
        回复
          是的。我衹摘錄了一部分。


          10楼2012-05-09 22:52
          回复
            “能”和“熊”的關係好像比較複雜。


            16楼2012-05-09 23:24
            回复
              這段話沒見到“矜”字啊。


              29楼2012-05-11 22:48
              回复
                看了好一會兒纔找到“澤流陜西”幾個字。
                王力《南北朝詩人用韻考》也曾提到“西”字:
                “西”字很奇怪:謝靈運、袁淑都把它讀入先仙韻,這與先秦古音相符,但江淹在《寄丘三公》裏雖把它讀入先仙韻,在《冬盡難離》裏又把它讀入齊韻,同是一個人而有兩種讀法,便不容易索解。我們可以這樣猜測:南北朝第一期的“西”字歸先仙,第二期歸齊;江淹在《寄丘三公》裏用古音,在《冬盡難離》裏用今音。


                30楼2012-05-11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