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4,745贴子:40,718
  • 6回复贴,共1

俞琰《书斋夜话》摘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闗雎序『告於神明』之告釋文古毒反,其餘告字無音,非無音也,音其一以例其餘耳。如葛覃:言告師氏、小旻:不我告猶、四月:維以告哀、十月之交:日月告凶、楚茨:工祝致告、江漢:告厥于王、泮水:不告于訩、抑:告之話言、大東:以告病焉,讀者皆作去聲;考槃:永矢弗告之告作入聲何也。曰皆去聲也,北音『陸軸宿』其實皆是去聲,叶告字,南音則以陸軸宿作入聲,遂以告字作入聲,與陸軸宿叶,陸徳明南人也,諸經告字徳明皆因此音谷,如易凟則不告之告,本只是去聲,釋文乃亦音告,乃若瀆與句讀之讀同不作去聲,大扺北音入聲皆作去聲,未嘗以去聲為入聲也。
詩云侯作侯祝,作,側慮反,今之詛字,祝,周救反,今之咒字也。莆陽鄭氏曰鄭康成謂咒為注,齊音也。
周司約,注云:約,言語之約束也。約,於妙反。束,詩注反。陳平封曲逆侯,曲音去,逆音遇。又如録囚為慮囚,安作為安做,贖為樹,嚼為噍,織為志,肉為授。應吉甫宴射詩過則有失,叶韻失,音試。潘岳西征賦伯恬靜以無欲,叶韻欲,音喻。皆以入聲作去聲。



1楼2012-03-30 00:45回复

    國語云勾踐親為夫差洗馬。或作洗,音銑。今謂洗馬為浴馬,誤矣。荀子云扶輿洗馬,楊倞:自導馬也。前漢書云太師太傅太保屬官有洗馬。洗音銑。如淳曰前驅也。
    禮記綸綍之綍即拂字,或作勃也。左傳蕞爾之蕞言其小也,徂外反,或讀為撮,非也。莊子逕庭之庭,勅定反,勅字閩音為惕。
    賈誼過秦論云招八州而朝同列,韓愈諌臣論云招其君之過,招字並祈堯反,舉也。葢出莊子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招音翹,揭也。周虢州亦謂之郭州,韓滅而子孫分散江淮間為何氏。郭忠恕曰虢郭、韓何,此隨音而生變也。愚謂閩音王為黄,越音武為姥,吳音余為奚,徐為齊,杭州人金為斤,陰為因,齊人鷄為賫,喫為抉,皆鄉音也哉。
    西漢書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佛郎國也。李奇曰一名天篤則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曰天竺。葢身毒聲轉為天竺,省文作竺,又轉為竹音。
    東漢書浮屠即佛佗也。伊蒲塞即優婆塞,西方之言如此者衆,若以華言字面求其義理,不可得矣。
    


    2楼2012-03-30 00:45
    回复
      俞琰是宋元時人。從他的記錄看,當時杭州的 -m 尾已經消失,而北方不少入聲字已讀去聲了。


      3楼2012-03-30 00:47
      回复
        不清楚。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6-02 22:17
        回复
          反映的方音现象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齐人鸡为赍”这个就比明代陆容“去为趣”、《五杂组》“虹为酱”要早很多。现在胶东白读仍有见读如精的现象。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6-02 22:33
          回复
            好象通摄入声字读如遇摄或流摄字也比较早。比如陆德明肉音揉啥的。沈括《梦溪笔谈》也提过。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6-02 22:43
            回复
              有人引用契丹对音,说老早就开始消失了。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6-02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