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96贴子:329,561

回复:每天读论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揖让而升,就说大射这种礼仪,相对三揖以后升堂。下而饮,是说射完以后相互作揖退下。等待每队射手都下来,胜利者向不胜利者作揖。然后升堂。取杯饮酒。就是说君子恭敬谦逊不与人争。只有在行射礼时才有竞争。这种争也是如此从容谦逊。那么这种争也是君子之争,而不像小人那样的争。


IP属地:黑龙江66楼2024-09-07 14:56
回复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倩,美丽的嘴和脸蛋儿。盼,眼睛黑白分明。素,白粉底,做画的质。绚,色彩,画的文饰。形式。说的是人有倩盼这样美丽的素质,加上华丽色彩的纹饰,就像有了洁白的粉底又加上色彩一样。
    礼,必以忠信为本质。就像绘画必以洁白粉底在先一样。


    IP属地:黑龙江68楼2024-09-09 05:33
    回复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夏代的后裔。宋,商代的后裔。夏商两代的礼,我能够讲述。但杞、宋两国的情形不足以作为证明,因为典籍和贤人都不足的缘故。若足,我就能用来证明我所说的。


      IP属地:黑龙江69楼2024-09-10 17:03
      回复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自此以后,则浸以懈怠而无足观矣。


        IP属地:黑龙江124楼2024-12-23 15:38
        回复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盖知禘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


          IP属地:黑龙江125楼2024-12-23 15:40
          回复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IP属地:黑龙江126楼2024-12-23 15:42
            回复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 于天,无所祷也。”
              故时俗之语,因以奥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贾,卫之权臣,故以此讽孔子。
              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IP属地:黑龙江127楼2024-12-23 15:46
              回复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


                IP属地:黑龙江128楼2024-12-23 15:47
                回复
                  3.15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


                  IP属地:黑龙江129楼2024-12-23 15:48
                  回复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


                    IP属地:黑龙江130楼2024-12-24 09:34
                    回复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盖惜其无实而妄费。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若并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


                      IP属地:黑龙江131楼2024-12-24 09:36
                      回复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


                        IP属地:黑龙江132楼2024-12-24 09:38
                        回复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


                          IP属地:黑龙江133楼2024-12-24 09:40
                          回复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


                            IP属地:黑龙江134楼2024-12-24 09:42
                            回复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


                              IP属地:黑龙江135楼2024-12-24 13: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