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95贴子:329,590

回复:每天读论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3-10-12 15:13
收起回复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3-10-12 15:16
    收起回复
      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IP属地:黑龙江42楼2023-10-28 07:18
      收起回复
        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IP属地:黑龙江43楼2023-10-28 07:36
        回复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11-19 05:48
          收起回复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3-11-21 05:33
            收起回复
              经典,
              读一句,有一句的幸福,
              读千句,有千句的收获。
              一句句经典,
              像一场场春雨滋养着我干涸的生命,
              一句句经典,
              像一束束光照亮我迷茫的人生,
              一句句经典,
              是取之不竭的源泉,
              是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3-11-23 12:15
              回复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庄指容貌端正严肃。面对人民时态度庄严,人民就尊敬自己。孝顺父母,慈爱群众,人民就忠于自己。提拔好人,教育那些能力差的,人民就得到勉励,从而乐意向善。这都是我自己所应当做的。不是为了要让民众“敬忠以劝“”而去做的。然而若能如此,它的效应就会有没有期望如此而如此的效果。


                IP属地:黑龙江54楼2024-08-20 19:37
                回复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定公初年,夫子不出仕。有人怀疑他不为政。孔子说,尚书说君陈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能推广这样的心,作为一家的政事。孔子引用这话。说这样做也就是为政了。何必要处于某个官位才算为政呢?应该是孔子的不出仕,有难以告诉那个人的缘由。以假托这话来告诉那人。重要的是,最高的道理也不外乎这一点。


                  IP属地:黑龙江55楼2024-08-22 14:52
                  回复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插图],其何以行之哉?”
                    大车,指平地上的载重车。輗,车缘前头的横木。缚上轭用来驾牛。小车,指田车、兵车、乘车。軏,车辕前端向上弯曲勾住衡用来架马。车子没有这两个部件。就不能行动。人若没有信用,也就像这样的车。


                    IP属地:黑龙江56楼2024-08-24 05:41
                    回复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王者换了姓氏。重新接受天命为一世。所因,指三纲五常。所损益,指礼仪、三统等制度。三纲五常是礼最重要的本体。三代相互继承,因因袭而不能改变。他们所损益的,不过都是礼仪制度多少有些过分或不及的地方。而且他们已做过的痕迹,今天都可以见到。那么从今以后,或许有继承周代而称王天下的,虽然有百世的遥远,所因袭和所改革的,也不过如此。岂止只十世而已。圣人用以预知将来的也就是这样。不像后世的谶纬、术数之学。
                      子张的发问,是要预知未来,而圣人叙述往事来加以说明。从修身到治天下,不可一日没有礼,天命的秩序、次序,人们共同遵守,这是礼的根本。商代不能改变夏代,周代不能改变商代。这就是所谓的天地间永恒的真理。至于制度礼仪之类或者太过分了就应该减损。或者不足就应该增益。增益减损,因时制宜,但所因袭的不被破坏,这是从古到今通行的道理。借助以往去推断将来,即使百世那样遥远,也不过如此而已。


                      IP属地:黑龙江57楼2024-08-25 08:22
                      回复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非其鬼,指不是他所应当祭祀的鬼。谄,讨好。知晓而不去做,是无勇。


                        IP属地:黑龙江58楼2024-08-26 22:07
                        回复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佾,舞蹈行列,天子八行,诸侯六行,大夫四行,士二行,每行人数和行数相等。季氏以大夫身份而僭用天子的乐舞,孔子说他这样的事儿都忍心去做。那还有什么事儿他不忍心去做呢。
                          乐舞的数量,自上而下,依次降二而已,所以两个之间,不可有丝毫的僭越和差错。若孔子执政,先端正礼乐,那么季氏的罪过,被诛杀也嫌太轻。
                          君子对于所不应该做的,不敢有片刻处于那个地位,因为不忍心去做。而季氏忍心如此,那么即使弑父弑君,又有什么害怕而不敢做的呢?


                          IP属地:黑龙江59楼2024-08-27 06:15
                          回复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雍,诗经周颂的篇名。彻,祭祀完毕后撤去祭品祭器。天子宗庙的祭祀,是唱着雍歌撤祭。这时三家僭越而用这首歌。相,协助。辟公,诸侯。穆穆,深远的意思,天子的容貌姿态。这是雍诗的词句,孔子引用他,说三家的堂上没有这样的事,又为什么取这样的意思而唱它呢?讥讽三家无知妄作,导致僭越、窃取的罪名。


                            IP属地:黑龙江60楼2024-09-01 04:26
                            回复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做人而不仁,人的善良之心就不存在了。这样的人行礼用乐。怎么样呢?说的是他虽然想用礼乐,但礼乐却不会为他所用。
                              礼乐要有适合的人才能实行。假若不是那种人,即使祭品丰盛。钟鼓铿锵,又能怎么样呢?


                              IP属地:黑龙江61楼2024-09-02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