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起来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古学斌长期致力促进中国乡村的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多年来的活动与调研中,他发现一个问题:大陆很多市民购买生态产品,是为了个人的健康,而许多农户参与生态农业,也是希望获取更高利润——这始终是出于私人的、经济的目的。
而在他看来,生态农业的最大挑战与根本目标,乃是“人的改变”:“我们应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观念的转变,即参与生态不仅仅是为了私利,更是一个公共的行动”。
古学斌坚持,合作经济绝非经济那么简单,它同样关涉文化和价值,关涉一种“从私到公”的自主意识之觉醒——在劳动与购买中,农民与市民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同样是为了土地,为了生态,为了在市场化与全球化结构下捍卫食物与人民的权利。
在郑冰这样的实践者口中,这种想法时常以更朴素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搞生态、搞合作,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农业在地化、农民自主权……这些宏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脑袋里,无非是“发现自己和村庄的好来”。
令郑冰自豪的,是她和团队确实在努力唤醒人们去重视乡村多元的经验价值,去相信农民自身的主体力量。在谈起自己的“功绩”时,郑冰免不了回到2001年,那年秋天,她顶着冷嘲热讽开始组织村里的妇女跳舞,一开始大家还有犹豫,后来“一到下午,整个巷子都是妇女跳舞”,这一跳,便从一个村跳到了周边十几个村,再由第三年跳到了周围43个村。
郑冰意识到,藉由这样一些共同的活动,大家开始从家庭中走出来,团结起来,思考大家怎么能生活地更好,它所带来的是精神的唤醒与自信——正是这支跳舞的力量,为日后蒲韩乡村的壮大打下了基础。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古学斌长期致力促进中国乡村的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多年来的活动与调研中,他发现一个问题:大陆很多市民购买生态产品,是为了个人的健康,而许多农户参与生态农业,也是希望获取更高利润——这始终是出于私人的、经济的目的。
而在他看来,生态农业的最大挑战与根本目标,乃是“人的改变”:“我们应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观念的转变,即参与生态不仅仅是为了私利,更是一个公共的行动”。
古学斌坚持,合作经济绝非经济那么简单,它同样关涉文化和价值,关涉一种“从私到公”的自主意识之觉醒——在劳动与购买中,农民与市民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同样是为了土地,为了生态,为了在市场化与全球化结构下捍卫食物与人民的权利。
在郑冰这样的实践者口中,这种想法时常以更朴素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搞生态、搞合作,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农业在地化、农民自主权……这些宏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脑袋里,无非是“发现自己和村庄的好来”。
令郑冰自豪的,是她和团队确实在努力唤醒人们去重视乡村多元的经验价值,去相信农民自身的主体力量。在谈起自己的“功绩”时,郑冰免不了回到2001年,那年秋天,她顶着冷嘲热讽开始组织村里的妇女跳舞,一开始大家还有犹豫,后来“一到下午,整个巷子都是妇女跳舞”,这一跳,便从一个村跳到了周边十几个村,再由第三年跳到了周围43个村。
郑冰意识到,藉由这样一些共同的活动,大家开始从家庭中走出来,团结起来,思考大家怎么能生活地更好,它所带来的是精神的唤醒与自信——正是这支跳舞的力量,为日后蒲韩乡村的壮大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