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甲申(一九一四)年初夏,我同方子樵、刘纪文、谢仙庭、孙义慈等几位先生,还有家兄惺父一起游览丹霞山,途中没有其他人,偶尔谈起这些奇怪诡异的事情,方子樵拿出《幽冥问答录》给我们看,说这本书是林黝襄参谋长,当年在陆军大学任特别班主任时,和黎澍教官一起,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把冥间的诸多事情记录下来;并托付他将此书印刷发行,让世间人都知道鬼神确实存在,常常生起警醒之心,那么社会上的罪恶或许会减少一些,对于挽回世道人心,会有很大帮助。我收下这本书,应当把它当作引导人心向善的感应篇来读,如果认为它宣扬迷信,那么就枉费了方子樵先生的一片苦心了。这本书拜读了一遍,里头写的内容真实不虚,和我平日里听说过的有关鬼神的事件大体相同,互相印证。我认为《幽冥问答录》,应当把它当作引导人心向善的感应篇来读,如果认为它宣扬迷信,那么就枉费了方子樵先生的一片苦心了。
按:清末民初之时,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于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阴间的法官,就如日能理阳,夜能断阴的包青天)。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
甲申(一九一四)年初夏,我同方子樵、刘纪文、谢仙庭、孙义慈等几位先生,还有家兄惺父一起游览丹霞山,途中没有其他人,偶尔谈起这些奇怪诡异的事情,方子樵拿出《幽冥问答录》给我们看,说这本书是林黝襄参谋长,当年在陆军大学任特别班主任时,和黎澍教官一起,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把冥间的诸多事情记录下来;并托付他将此书印刷发行,让世间人都知道鬼神确实存在,常常生起警醒之心,那么社会上的罪恶或许会减少一些,对于挽回世道人心,会有很大帮助。我收下这本书,应当把它当作引导人心向善的感应篇来读,如果认为它宣扬迷信,那么就枉费了方子樵先生的一片苦心了。这本书拜读了一遍,里头写的内容真实不虚,和我平日里听说过的有关鬼神的事件大体相同,互相印证。我认为《幽冥问答录》,应当把它当作引导人心向善的感应篇来读,如果认为它宣扬迷信,那么就枉费了方子樵先生的一片苦心了。
按:清末民初之时,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于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阴间的法官,就如日能理阳,夜能断阴的包青天)。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