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松吧 关注:68贴子:2,971
列此一帖,希望能持之以恒,记下点什么。
考研是条不归路;人生也是条不归路。
可以放弃人生吗?不可以!考研也不可以放弃!
目标定得很高——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专业。 
虽然难考,终究会有人考;只要招生,我亦在选招之列;
都是一副肩膀架颗头,凭什么有人能成有人不成?如果不成原因何在?寻出原因追上对方!
只要凭努力可以做到的事,终究是小事;若是智力的差距,只能听天由命,嗟叹时运不济,还要待来年再战!但莫忘,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不忘努力!
考研者,多数是孤独者,寂寞者。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对手何在!不妨心中设立假想敌。我的假想敌就是我,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都是进步!只要在进步,就在走近自己心仪的学府!
忍孤独,耐寂寞;追求成功,不惧挫折!最后成功,会属于我!



1楼2009-09-17 13:58回复
    在读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
    虽然喜欢读书,却是在讨厌读这本书。
    人名书名太多,繁琐无趣。
    今日状态不好.昨晚失眠,与学生生气.
    上午只读了一章。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还好。终于读到下编 80——90年代的文学
    看下午如何。希望赶点进度。


    2楼2009-09-17 14:11
    回复
      方才浏览中文考研网,发现“北大中文专业考研秘籍2010”,下载下来。将其中对我所考专业有用的部分,放入贴吧。或许会方便其他人,算是功德一件!


      3楼2009-09-17 19:16
      回复
        文学“失却轰动效应”。
        早该如此。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在忙自己的事;
        社会注意力都集中在文学事件上,可见其是如何的空虚。
        这也考验了许多作家。
        少了关注,少了投机点,是否还能塌下心来认真写作。
        如果纯粹为了赚钱,为了吸引人注意,这样的作品不读也罢!


        4楼2009-09-17 20:22
        回复
          “表现自我”,若能真正表现出自我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妨可以将其当初唯一的和最高的目的。但这只是针对于个别作家。又没有搞什么“一体化”。
          写作的人很多,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又没坑骗你的稿费,又没抄袭你的大作。吵什么呢》?


          5楼2009-09-17 20:36
          回复
            有话好好说  讨厌批评二字。


            6楼2009-09-17 20:38
            回复
              中学时挺喜欢读戏剧。老舍的《龙须沟》《茶馆》,曹禺的《雷雨》《日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高二时还将课文《闺塾》改编为现代戏剧。    
              何时起忽略戏剧了?  
              大学时,读过《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及关汉卿李渔等人的杂剧;西方的读过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去年又读几篇西方荒诞派戏剧。现在床头还放一本《牡丹亭》,睡觉前随时翻阅。可是在读时,竟没有意识自己在读戏,而是纯粹的文本赏析。此时提到戏剧,竟觉得陌生了。 悲哀! 
              诗歌大抵也遇到此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深思!


              9楼2009-09-17 21:41
              回复
                探索、创新、突破、超越还不够,同时应该继承。


                10楼2009-09-17 21:49
                回复
                  读完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总的感觉,这个时期文学创作急切浮躁。“期望在不长的时间里,走完他人百年走过的路,创造一批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真正好的作品,怎可急切的期望?只是期待而已!怀着此种心态去创作,其结果难免矫揉造作,哗众取宠,浮躁而不踏实!十年磨一剑,罗马不可以一日造完。“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类似六十年代的大跃进!


                  11楼2009-09-17 22:00
                  回复
                    艾青: “不过,由这种 独立写作 读想象引发读冲突某种程度上和缓之后,诗人读创造力,精神强度,听与世界建立读联系读独特程度,听对于生命和语言读敏感,这一切便构成更严峻读考验。”
                    不平则鸣;文学创作始终应有一股抑郁之气,寻找突然破口,喷然爆发!生活安逸了,外部障碍相对宽松了,好的作品将难出现了。
                    此时之所以有坚定的意志,全拜环境所赐。或许生活稍许顺利些,考研之心,或许早已松懈了。


                    12楼2009-09-18 10:47
                    回复
                      没有灵魂读诗是诗读赝品。—— 公刘
                      不单诗,一切文艺作品,皆是如此!


                      13楼2009-09-18 10:52
                      回复
                        昌耀对诗有一种“殉道者”、“苦修者”读执着态度。


                        14楼2009-09-18 13:54
                        回复
                          七月诗派:他们在困难读年代写诗,又为诗蒙受苦难。
                          曾卓  绿原  牛汉  穆旦 郑敏


                          15楼2009-09-18 16:17
                          回复
                            终于读完 第十八章 “归来者”读诗。
                            味同嚼蜡。只是记住几个人名。
                            虽然喜欢读诗,但只读古诗。对现代诗几乎不了解。
                            想要充分复习,新诗方面诗个难关。
                            不得不读不好的作品;不是享受,是折磨!
                            下面一章 《新诗潮》也得认真读。好在其中几个诗人还算了解,想来不会十分困难。


                            16楼2009-09-18 16:21
                            回复
                              周六去北大,从 小猪哥 那买来一套材料。八百元。贵啊!
                              其中历年考研真题,薄薄读四张纸,接近二百元!
                              如今来看,这笔钱花得还算值。
                              考研重心可能会调整!
                              看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分两张卷。现代文学一张卷,当代文学一张卷,现当代文学基础一张卷,外加一份大综合,只诗填空选择,五十分。
                              我当代文学基础太差,历年考的内容几乎不会。而现代文学部分却比较熟悉,且目前手头复习材料,更方便准备现代文学。
                              听小猪哥说,北大几年来,文学创作于研究专业只召过两次,很难考。目前来看,还是考现代文学较靠谱。
                              但是考现代文学的考生肯定很多,竞争更激烈。准备阶段,肯定不会轻松了!


                              17楼2009-09-21 0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