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松吧 关注:68贴子:2,971

回复:考研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零度叙事(价值中立),即作家与读者是平等的关系。在作品中,作家只是客观的描写,而不显露自己的立场。作品中不流出作者自己的价值态度评判,自己的主观倾向不明显。


18楼2009-09-21 11:26
回复
    残雪  苏童  格非  叶兆言 孙甘露  扎西达娃  余华  
    池莉  方方  刘恒  刘震云


    19楼2009-09-21 11:47
    回复
      很少读女性作家的作品。最喜欢的女性作家诗玛格丽塔杜拉斯。
      曾经读过的女性作家作品,应该只是毕淑敏的《拯救乳房》。杨沫的《青春之歌》 里娅·沃兹涅先斯卡娅的《女人十日谈》。
      实在想不起来来。 对于女作家的作品,了解得实在诗少!


      20楼2009-09-21 14:48
      回复
        最近多少有点superstition. 
        两年前,去海图参加《于丹论语心得》新书签售。在排队时,认识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王同学。我当时准备考北师大文学院研究生,她本科在北师大文学院毕业,她建议我考北大。如果我认真准备,肯定能考上!我最终坚持考北师大,结果因为英语落榜。我那年英语考来50分,北师大基本线55分,北大,50分。
        我喜欢校园。突然发现,我熟悉的校园只有北大和北体大。清华也去过几次,可是每次都迷路。只有北大还算熟悉。去过读次数也很多!
        我相信有人缘,也有地缘。04年阴差阳错的去了北体大,毕业一年里又因种种原因经常回去,每次都很亲切,都很熟悉。冥冥中,觉得与那里的缘分还未结束。而北大正这那里,且离海图非常近!
        平时懒散,如今准备考北大,浑身上下都是一股精神劲。参考书等买得也十分顺利!而且及时调整报考方向,没有浪费复习时间。
        前日去海图买书,刚走过特价区,听身后啪的一声,一本书从书架上掉下来——是孟子。我回身去捡,却见面前一本钱理群的作品《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路》,定价28,只卖12元。钱理群的书,对于准备考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读研究生来说,相当重要。可能也是冥冥中的一种力,让我与此书相遇!
        都是好现象!或许暗示我,如果肯努力!一定会考上北大研究生!


        22楼2009-09-21 19:01
        回复
          今日起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每日至少读五十页,十一假期前度完。期间可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史 已读到第二十五章:九十年代的文学 假期前读完此书。


          23楼2009-09-21 19:38
          回复
            我为何会厌恶郭沫若?
            因为喜欢沈从文。


            25楼2009-09-22 21:24
            回复
              还是喜欢 周作人 的散文 
              应该会喜欢郁达夫的散文 可是手头有本他读散文集,一直没读。
              曾经读过郁达夫读几篇小说,没觉得哪里好。当时也小,体会不到其中读妙处,有时间,应该重新再读!


              27楼2009-09-23 19:43
              回复
                我像海底的鱼望着水面上透进来的阳光似的灯了你三年来。


                28楼2009-09-24 09:07
                回复
                  “五四”第一个十年里,新诗革命是重点,期间出现的人物也多,其中只较熟悉徐志摩。对于各派观点还需深度了解。但这是第二阶段复习的事了。对于戏剧部分,虽然条理清晰,却看不到重点。
                  一直以为,中国现代戏剧只有曹禺和老舍。谁知还需了解郭沫若田汉丁西林,夏衍的戏剧也是重点。需要在此问题上多费些功夫了。


                  30楼2009-09-24 09:08
                  回复
                    文学具有阶级性。只是阶级一词过去几十年被用得泛滥,听着腻烦。应试找出其它词来替换。
                    试想,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的人,他们所思所想,肯定会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就体现出“阶级”性。至于某些朱门酒肉臭的人,尝试描写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凄凉,虽然跨越出其本属的“阶级”,但是出发点,描写的视角终究是不同的。
                    梁实秋说,文学应描写永恒不变的人性。
                    食色性也。正常人对此都有需要。而身边美女如云的作家,与三四十岁还无奈保持童身的作家,所描写出的性肯定不同。这种不同,就是阶级性!


                    31楼2009-09-24 15:00
                    回复
                      分析作家作品时,注意作家本人最崇拜那些作家,并受哪些作家读影响。这对理解作家,及分析作家作品很有帮助。


                      32楼2009-09-24 15:55
                      回复
                        茅盾是重点  可能会考


                        33楼2009-09-24 20:56
                        回复
                          今天读到的最恶心的一句话:
                          《家》和《金粉世家》写旧家族的溃败,显然有激烈与温良之分,有雅俗之别,但都是现代小说则一。
                          《家》——雅?? 
                          妈了的!


                          34楼2009-09-27 21:18
                          回复
                            今日刚读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第三编
                            速度是慢了。  
                            第二编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新诗、戏剧部分散乱,头绪不清。
                            巴金茅盾的作品没读过,对于所谈的内容不熟悉。
                            第三编的重点不多 只有 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  赵树理 艾青 九月派是重点。 其它部分大致了解 应该就可以了。


                            35楼2009-09-28 18:05
                            回复
                              最近几日乱了 
                              没有正经读什么书。 
                              这样下去不好。


                              36楼2009-10-03 2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