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吧 关注:40,518贴子:226,240

回复:记录我大学毕业之后看过的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时候翻到十几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网上的一些人发的帖子,感觉那时候网络戾气似乎没那么重,发言也相对正常。不知道怎么,网上现在正常人现在越来越不敢说话,一句话都能被理解出一百八十个意思来。而身边的人,看着活的也累,压力很大很不开心,被生活上各种琐事追着撵着,焦头烂额仿佛灵魂都已经被扯碎了。小时候总是盼着长大,长大能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那时候的未来是一个灿烂的词,如今长大了却发现这个世界好糟糕,从没有人告诉我长大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该寄希望于什么上?或许我们注定就是很累很迷茫的一代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1-03-07 17:18
回复
    【喜宝】这样一本破书我竟然读了一个月。本来我是看了同名电影觉得缺乏逻辑性,才看了一下原著,结果原著确实有逻辑性,可是实在不是我的菜。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太过负面的评论某个作家,可是这本书读的我头都要炸了,实在让我想起楼上曾经被我恶劣批评的某中国男作家。我觉得这本书就是最早的霸道总裁小说和玛丽苏小说,之所以会红主要是年代早。其实写一个小三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毕竟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只是她完全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挖掘,里面很少提到社会以及人性问题。她用华丽的语言和童话般的情节做了一个漂亮的糖衣里面包裹着最市侩的价值观,很难想象读这种东西长大的人后来会怎么样。我虽然不了解上流社会,但这本书怎么看怎么像一个三观不正的平民女子因为对上流社会太过渴望,而产生的无知想象。一副“西宫娘娘卷大葱”的作派。或许我的话很过分,可是绝对真情实感。不过这本书揭示了一点很真实,很多人就是这样。没钱的时候只想要钱,实在得不到的时候用健康安慰自己,可是大多数人一旦有钱,就开始什么都想要,比如纯粹的感情,然而纯粹的感情本就是一件虚无缥缈且太奢华的事不论是爱情还是什么情。他们对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从来就没有思考,所以有钱也只能跟钱一起腐烂,喜宝不可能幸福。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1-03-23 20:50
    回复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多了 。现实世界里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太善良可能会被世界啃的尸骨无存。从小到大不论什么样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做个好人,长大了才发现这个世界好人难当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1-03-24 09:06
      回复
        前一段跟人讲起了初中的事情,讲的时候我自己笑的很开心,心里已经不会隐隐作痛了,只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好萌好纯真好可爱。当时提到了我当时的一些朋友和一些经历,有网上的还有现实中的。我觉得我还是挺幸运的,虽然生活在一片泥泞里但至少遇上了不少好人。那一刻我发觉雾霾早已烟消云散,那个在我心中哭泣的十三岁女孩,终于长大成人,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了。终于一切烟消云散了,可是已经过了十年了,我竟用十年才能完全消化当时经历的一切,也不知道当时某些人是否仍然活的心安理得?是否在以后的岁月伤害了其他人?我想某些人我这辈子都无法原谅,但至少从现在开始我学会放过自己了,以后的人生我会活的精彩。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1-04-03 09:03
        回复
          当有作家关注我的账号,尤其是喜欢的作家,我总会手足无措,欣喜又害怕。就因为这样我豆瓣曾经很久不太敢发表什么东西,我怕班门弄斧,就去微博张牙舞爪了。后来微博也有了。很久之前我曾经在一个不太接地气的学者动态下面发表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并不偏激的观点,惨遭被取关。可是我至今不觉得我的话有错,因为那句话植根于我生活的所见所感,世界不止一个面,象牙塔里的人一定程度上是幸运的,有些人间痛苦离他们太远了。昨晚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我决定继续张牙舞爪,该怎么发怎么发,或许我招人烦会给我崇敬的人不好的印象。可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卑微的愤青,不仅俗气还分裂但是真实,我没必要活给别人看。可能我这辈子也成不了作家,但是不代表我不可以追求梦想不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观点。作为一个普通的素人,我身上有着几乎所有平凡人都有的人性的弱点,我想正因为如此我的记录有价值。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1-04-04 11:14
          回复
            【只有你听到】相比上一次读乙一的书,这本让我有点失望,没有那种经验的感觉。的确是很温暖很治愈的小说,不过有一点普遍套路的感觉。但是呢,我对乙一风格变化这么大并不感到诧异,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就是黑白交织的灰色,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黑乙一”“白乙一”,乙一就是一个活在世界上普通的人看见世界不同的面而已,因此他在我心中完整又真实。我没看过他的资料,不了解他的经历,只是我想他年少时可能经历了一些令人难过的事情,却仍然敢于相信人性的温暖相信爱。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1-04-06 15:57
            收起回复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伤痕文学是矫情的代名词?我被推送了好几个类似的帖子,我发现很多这一代的人想事情特别简单。那个时代不仅仅是去农村干活这么简单,需要看到的是背后折射出来的一些时代性的东西以及人性,很多人的人生因此而改变。总感觉有些人因为年轻没经历过,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似的,把他送回那个时代,说不定他更矫情。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1-04-22 10:15
              回复
                前几天看见一个关于《哈利波特》的言论,大概就是说一切都是哈利的想象,我感到十分伤心,甚至比看到《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里深陷中年危机的哈利更让我难受。因为我发现我已经有点相信他的说法,我怕我变成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可悲大人。其实我一直希望有一只迷路十几年的猫头鹰,穿越人海给我一封信。带我回到11岁的夏天,那刚好入学的年纪,穿越站台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时光正好,夏日如诗。不知道我究竟是相信奇迹,还是想重启我的人生,以便逃避我那不堪回首的青春期。虽然我无法永远生活在那个拿笔当成魔杖交战的年纪里,但我总觉得长大不意味着想象力的终结,我希望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就算世界上没有霍格沃兹,我们也都在用各自的魔法影响着这个世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21-04-25 14:36
                回复
                  大学上课老师说我们要为正义发声,可是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上课的时候她讲到房思琪,她说我们不能做什么,至少可以在网络平台等地方对这种事表示愤慨,其实这很理想化,要说为正义发声这种事,我十几岁的时候就为性侵受害者说话了,结果支持我的人没多少,各种被喷还被指责圣母,当时我就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我当时真的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还有我为其他弱势群体说话,被各种恶毒攻击的情况。有些网民素质堪忧,网络很容易成为暴力滋长的乐园。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1-04-28 08:28
                  回复
                    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我经常被莫名其妙的攻击,可以想象一个公众人物如果做这些,不知道要顶着多大压力,网络对人性的善意和恶毒体现的都很明显,善意像一个火炬可以照亮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恶毒就像荒原上的野草随意滋长。 我觉得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把天南地北的聚集在一起,让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为什么非得把它变成伤害别人的工具,很多被伤害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觉得她们也和很多年前的我一样,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不要觉得你一句话无伤大雅,不要觉得为了红可以不择手段,网络暴力就是这么形成的。的确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和不平等,我也认为世界只能无限无限趋近于完美,不能完全完美,可是这是伤害无辜者的理由吗?正义有可能迟到,可别让人性沾染污点好吗?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确我现在是个平凡的人而且一辈子都将是活的好像尘埃的平凡人,我卑微我每天为了衣食住行焦头烂额,我什么都管不了,可是我至少有说的勇气,至少我不会把某些事推波助澜的人之一,尽管我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土。(大学时期,这一段和上一楼,写在另一个读书笔记上的一段文字被删除,改了一下放在这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1-04-28 08:32
                    收起回复
                      【苏菲的烦恼】故事都很简单,就是写如何变成一个好孩子,从一个成年人都角度来说,苏菲实在不是个可爱的孩子,不过这是很正常的,她只有四岁性格还没有形成,几乎拥有所有的人与生俱来本性上的弱点;可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可是教育是永远都不过时的话题。可能我有点太大了,这本书在我看来有一点琐碎。可无疑这就是一个邻家小女孩普通的日常。或许是观念问题,作者在书中毫不回避死亡和血腥,或许她认为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看了作者的生平,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她大概也在用写作的方式治愈自己。不过无论如何,作者值得敬佩,她和乔治·桑一样,成了第一批靠稿费生活的女人。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1-04-28 11:01
                      收起回复
                        前几天跟人聊起来我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共情能力特别差似的,我不理解很多人说的所谓“合群”是个什么概念。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全哭,我就得哭。别人全笑,我就要笑呢。明明我是一个人,有思考能力的和自己的感受的。我通常是,一脸冷漠的看着一群人或者一个人夸张的表情或者动作,听着他们浮夸的语言,心里觉得很虚假。我想这是我成不了作家而成了一个记者的原因,文学作品需要细腻的感情,而新闻正好相反。作家一般都是比较梦幻,他们为这个世界不够完美而伤心,可是我三观非常现实。或许我本就有点迟钝,可是我回想自己的人生路,还是觉得现实谋杀了我的浪漫。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21-05-07 12:53
                        回复
                          【父与子】能画出这样暖心的漫画的人,一定是个有童心的好父亲。艺术是伟大而严肃的事情,而爱让艺术拥有了灵魂。这样一位作者竟然被纳粹迫害而死,纳粹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东西,愿类似的思想彻底远离中国。看着故事的结局,父与子牵着手走向天空化成月亮和星星,真的好想哭呀。如果有天国,我愿作者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1-05-10 17:16
                          回复
                            并非年轻人都愿意“躺平”,只是不得不如此。本来人可以选择安逸的当过普通人,或者选择不断拼搏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而现实是选择安逸的会饿死,只能拼命的做个普通的穷人。有人问为什么90后生育意愿这么低,实际上90后很多生存意愿都很低的。房子买不起,孩子生不起,活不起,病不起,一想有一家子人死都死不起,这个时代真可怕。其实我不是很支持过分打击“丧”文学,因为生活很艰难,我们无力拒绝生活强加给每个人都压力,但至少我们应该有不开心的权利。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21-05-17 09:25
                            回复
                              这几天的工作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社会上,或许每个人都曾经一腔热血,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哪怕自己的力量再微小,然而到头来会发现,这实在太过理想化,一个人连自己改变自己的人生都很困难。每个人或许也曾经热爱自己的职业,看不惯自己行业内的种种现象,对自己说我绝对不会这样。到头来呢,才发现要想继续干下去,热爱这种东西毛用没有,不如研究领导喜欢什么来的实在。我今天算是知道如果我还想干下去,我就得学着变成我上司那样,哪怕我对此非常不赞成也不擅长。做人真难、活着真难。说到底我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明白,新闻行业的意义,至少我做的、我该做的和想做的,都是不一样的。从今以后,这一辈子大概八面玲珑又庸庸碌碌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1-06-11 1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