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吧 关注:40,512贴子:226,227

记录我大学毕业之后看过的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有个帖子记录了大学四年看的书,我是真的更新了四年,结果被百度无情的吞掉了再也没还给我,这件事弄得我欲哭无泪。唉,以后我会备份的,大学四年看的书应该够二百本了吧?我还没来得及数,不过我还真没到是以冯唐的《万物生长》给我四年时光收尾了呢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7-07 22:30回复
    《远大前程》:听说这个故事有两个结局,另一个是艾斯黛拉在丈夫死了以后另嫁一位医生,并有了一个孩子,与匹普在街上相遇寒暄一番之后便离别了。据说这是本来的结局,只是有人跟狄更斯说这个结局太悲伤,才有了现在的开放式结局。相比之下,我可能更喜欢开放式结局,或许有些背离主旨,可是这样给人想象的空间更大,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这个故事继续下去。
    整本书都充满这一种幻灭感,一笔从天而降的遗产,勾勒出众生相。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年轻时一厢情愿,一往情深的爱情,都如同一场华丽而虚无的梦境,而世间很多人都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然而这些往往掩盖了生命中最可贵最真实的爱。财富就像一个华丽的外包装,只有将它剥落才能露出生命的本真。
    这部作品让我想起很久之前曾经看过的一部演济公的电视剧。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央求济公为他作法高中,济公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便有了豪宅,美妻,高官。他在富贵中渐渐迷失自己,交了一群狐朋狗友,还为了利益无恶不作 最后因意图谋财害命被出卖而进入监狱,周围的人也是树倒猢狲散。然而在上了刑场那一刻,书生一下惊醒原来这只是南柯一梦。窗外锣鼓喧天,大家又不知道去夹道欢迎哪一位“新贵”了。书中权贵的傲慢与专横,中间阶层的阿谀奉承 ,下层所受到的排挤与鄙视,以及匹普获得与失去这笔价值不菲的财产之后,周围人怼他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无不讽刺这人性。然而我认为狄更斯是个善良的人,他没有完全对人性失望。他没有对与匹普的行为一味地讽刺,而是站在匹普的角度对他宽容与谅解。狄更斯对于匹普的内心勾勒的很细致,说实话,作为一个下层来讲,我觉得匹普这个形象非常的真实,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心态,他无非就是个想要向上的穷孩子,命运却一再戏弄他。我并不觉得他想做个上等人的追求有什么错,就像我喜欢迪士尼的蒂安娜公主,可能对于一个清高的人来说吻一只青蛙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开餐馆的钱,这很庸俗,可是我觉得这很真实 ,把大多数人换成他或者她我看结果差不多。一个人觉得钱不重要大多数情况下他很有钱,一个人觉得地位不重要大多数情况下他本来就出身上层。只有贫穷的人才看得见富贵,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惊叹不已,然而周围的小姐公子们对这一切早已熟视无睹。乔,毕蒂,赫尔伯特身上可能看到人性最质朴最闪光的一面,可见狄更斯还是相信人性的质朴与纯良的。还有就是那个罪犯,我坚信他本性一定是善良的 ,如果换个环境那么他应该不是这种人。人性向来是复杂的,世界更是复杂的,进过监狱的不一定完全是恶人,在大千世界自由活动的某些“慈善人士”也未必全是好人。
    好书是可以穿越时代的,不论什么年代,什么社会,大多数人还是会对繁华富贵追个不停,然而富贵却像蝴蝶不会永远停留在一朵花上。这出闹剧,以前上演,现在上演,以后还会上演。然而我们仍然要寻求一种改变,一种进步,人不可能完全平等,只是我们要追求一种尊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7-08 09:41
    收起回复
      【女生徒】电子书。读太宰治的书有时候是件令人沮丧的事情,或许因为它能让人更加看清自己。我不知道这本书里出现的男性角色有没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我觉得是有的。我惊讶于他作为一个男性对于女性的心理竟然如此了解,那种细致入微甚至超越一些女性了解自身。他笔下这几个角色的情绪绝非多愁善感和一地鸡毛可以概括的,她们大多是孤僻的边缘人而又是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对于生活她们自卑又焦虑,有些懦弱,颓废却又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内心最后一丝尊严,这大概是包括作者在内的,日本一代人内心的真实投影。或许出于社会带给人的消沉,亦或出于人对于被社会同化的深深的无力感。实际上我认为,不论到了什么时代,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的正常人,内心都会有脆弱和自卑的一面,微笑之下都藏着波涛汹涌的情绪或者微妙的心里变化,我们在人前能表现出的永远不是全部的自己,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可是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座孤岛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7-14 18:30
      收起回复
        明天上班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7-15 22:09
        回复
          加油嗷!我会一直关注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7-18 20:29
          收起回复
            帖子恢复了!可以给一下 大学四年看的书 的帖子地址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23 13:45
            收起回复
              《猫城记》:此书为《猫城记》和《小坡的生日》的合集。从《小坡的生日》中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的为人,我认为他充满童真像孩子一样单纯,却没有忘记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而《猫城记》讽刺意味强,它不仅揭露那个时代中国的现状,也冷静客观的分析出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甚至有点政治预言的意味。《猫城记》无比辛辣,发人深省,如果这是幽默那简直让人想哭。老舍这种作家是后世的指明灯,不论是否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们都应该铭记他和他的作品,只有这样历史才不会重演。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19 06:24
              收起回复
                《妻妾成群》:其实我以前是批判过苏童老师的,在此表示抱歉。那时候看的作品是《米》因为那时候年龄还小,对他笔下扭曲的人性还不是很能接受。现在就《妻妾成群》来说,这几个人女人的纷争,是出于生存,她们没有一个不可怜的,全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其实其中可以看出苏童老师对于女性命运和境遇的思考。颂莲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女性,其性格和境遇是十分鲜明的。新式教育很可能只是形式上的,无法根除旧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难也不允许发挥它的作用,甚至新式教育也成为依附男人的工具。一个大宅就是社会的缩影,那口井就算不吞噬人也要吞噬人性,吞噬精神和意识,不论反抗与否,那都是那个时代女人最终的归属。这个集子里,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妇女生活》,我觉得这一家三代女人的命运比她们自己认为的相似的多,我认为苏童老师很了解女人。封建社会已经被送进坟墓好多年了,只是女性自强自立还有很多路要走,如何不把悲剧一代一代延续这是个问题 ,除了自身也有时代原因。其实从这三个女人能看出,女性是逐渐走向自立的。只是苏童老师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给广大现代女性指出一条出路。说实话我认为,性别这个东西可能是天生的,可是对于性别的印象应该是后天形成的,女人并不是天生要依附男人,女人在成长过程中才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女人”。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9-02 09:13
                回复
                  吧主毕业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9-13 23:53
                  收起回复
                    想念大学的图书馆,由于经济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接受电子书,其实感觉还是看着不舒服。没办法,一毕业家里开始跟我算钱的事,而且家里已经明确表明态度,别说给钱发工资之后想让我每个月帮家里存钱,而且我大学的时候我妈异想天开想让我毕业给她交社保,所以北上广我根本没考虑过,在北上广刚毕业不管家里要钱很难的,而且其他人是为了梦想,我志不在此,何必远方。说实话有时候确挺羡慕我的有些家境好的同学呀。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9-16 07:22
                    收起回复
                      楼主真棒,为知识渊博的小仙女你点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9-21 07:00
                      回复
                        我读书少,向你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9-21 07:00
                        回复
                          《暮光之城:暮色》:看的电子书,一直以来由于电子书不方便翻找和记录的特性,我看的电子书也不是深刻的类型,一定限度上来说我已经猜测到这书会让我不满意。其实读呢只为了消遣,毕竟前几本读的书太过沉重。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恕我见识浅薄,实在无法欣赏此书的文笔。这书吸引眼球的元素虽然多但是情节实在是平庸。相比电影中绚烂的视觉效果,这本书给人感觉简直就像刷锅水一样,原料是很多可是味道一点都不好。我承认或许它反映了现代女性某些择偶观的问题,爱德华应该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完美男人,而且恰到好处的用了第一人称模糊了女主的外表,而注重于心态描写,让女主的形象靠近于大多数女生博得了很多的好感。2看不看我需要考虑一下。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9-25 10:48
                          回复
                            在祖国七十华诞之际,我愿说几句肺腑之言:都说还想再活五百年,可是作为一个每日为五斗米折腰的小人物,我可不敢劳烦老天借我五百年浪费国家资源。只愿在这不到百年的人生中,每天看着窗外车如流水马如龙,坐在楼上闻着茶饭香扑鼻,看年年岁岁灯笼红似火,茶的热气与门外雾气缭绕,雪花飘飘扬扬,就这样渐渐老去。待千百年后,我成为冢中枯骨,这片土地仍能不缺一边一角,生活在此的人都能如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也算是一个庸人平生之夙愿了。若有来生,将带当带三尺剑,为国肃清边患,以安民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0-03 09:43
                            收起回复
                              《三国史话》对于其中几个章节对于三国人物的观点,我在批注中提出了与作者不同的看法。主要出于观点不同和立场不同,跟史实可以说是完全无关。作为一个小白这样固然是大不敬的,只是我觉得我同样有表达看法的权利虽然很是粗陋浅薄。吕思勉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值得我终身学习。联系作者生活的年代,我觉得吕思勉先生写此书应该不仅仅是单论历史,更是表达自己对一些现存事务的观点和看法,大有以古鉴今,破旧立新之意,这部分看法我大多是支持的。可能跟大部分女性不同,我从小最喜欢的偏偏就是三国,有时候也想,生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究竟是种什么体验?倒是不想着舞枪弄棒,只是想若上天眷顾,我恰好聪敏机智为世之英才,悠悠青史会不会留有我的姓名,而我又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归隐山林,公忠体国或是野心勃勃?当然那种时代,很大可能作为一个普通人活着仍属艰难,真的生在那个年代不死于战乱已是老天保佑了,权利只是少数人的游戏罢了,所以有时候哪有什么对与错呢。千古英雄,皆像那滔滔江水去而不还,真是让人感叹呀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0-15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