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物语吧 关注:155贴子:1,100

再见2018~再见《延禧攻略》 【完结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夏天开始追剧
秋天开贴扒剧
前几天我这里下了第一场雪
转眼2018即将过去
我们这部剧也要进入尾声了
这一年,我过的还不错
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通过一部好剧
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认识了一些新朋友
如此甚好
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她完成吧。


1楼2018-12-14 22:51回复
    从64集开始。
    解决了顺嫔,小四都看着顺眼了呢,舔屏啦~

    大家看这个细节还是挺有意思的,叶天士先报告喜讯,李玉没吭声,估计心里也在犯嘀咕。
    等叶天士说满3个月了,老李掐指一算,嗯,没错~这才赶紧贺喜。
    真是够机灵的。


    我前面说过,虽然前几集顺嫔和璎珞互斗的招数都不怎么样,但总体大方向还是没有背离的。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太后这一路走来的轨迹:
    容音做皇后时,她捧过小高,可惜小高不符合期望,后来转而全力支持娴妃。
    娴妃登上后位,她开始寻找下一个培养目标,璎珞脱颖而出。
    从圆明园回来之后,甭管她是否真的相信和安转世,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的重心倾向了顺嫔。
    她一直采取平衡战术,这样便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无论皇后宝座上的人是谁,后宫的大boss一直非太后莫属。结果这一轮四个女人混战下来,太后的局面变得十分尴尬:想捧的顺嫔被废掉,跟继后的关系不可能修补,璎珞已经羽翼丰满。
    简单说,太后手上已无牌可打,她出局了。
    从今往后她只剩下慈母这一个有效身份,可以不用再费神穿插安排,好好安享晚年吧。


    4楼2018-12-15 00:31
    回复(1)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曾道:【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去了。】
      所谓女史,就是后宫管理者的高级秘书,掌管王后所行的礼仪,帮助治理宫内之政,考核内宫所有财物,草写王后发布的命令,掌记宫闱起居等事。
      毛奇龄 《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彤史者,后宫女官名也。其制,选良家女子之知书者充之,使之记宫闱起居及内庭燕亵之事,用示劝戒。”这种负责记录皇帝和妃嫔们不可说生活的女史,因其使用彤管的红色毛笔,故称彤史。

      袁春望一听璎珞有孕三个月,就明白着了她的道。
      她肯定事先确定已有身孕,才敢放手一搏,反正最后她有这道保命符。
      自己傻呵呵的折磨她,如果璎珞有心要他的命,这一去就直接见阎王了。

      璎珞赦免了袁春望,一个是明面上的理由,过去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
      另一个是我们知道的理由,通过遗书事件,璎珞知道了袁春望的身份,这个大宝贝得留他好好活着。
      同时借小全子之口告诉袁春望,除了继续捆绑继后,别无出路。

      这就是把袁春望送给继后的好处,他野心大,主意也大,继后交给他的任务,势必被他进行最大化处理。
      想打继后就去打袁春望即可。像这次,璎珞直接跟小四告继后的状不妥,告袁春望效果更好。
      继后苦心经营三年,这下一棍子打回原点。

      至于顺嫔,不说也罢,懒得截她的图。
      通过这一役,废了顺嫔,出局了太后,压制了继后,彻底摆脱了袁春望。
      璎珞回宫时,这四位都摩拳擦掌,等着对她放大招。现在她以一敌四,化解危局,消除了身边隐患,打出了十年平静,这叫以战止战。如果编剧能换个套路,不用这个无厘头的私~奔大法,这一战绝对是封神之作。


      7楼2018-12-15 02:39
      回复
        当然了,红线还是要画好。
        如果认真看剧你会发现,从头到尾,真正被璎珞视为处于同一基准线上的对手,唯有继后。
        有一句鸡汤文说:朋友成就了你生命的广度,对手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说到这歪一句楼,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跟考30分的学渣做朋友,其实这有啥可担心的,只要你的孩子锁定考100分的学霸为对手就够了。
        这么说吧,放眼紫禁城,璎珞和继后才是有原则的职业高端玩家。
        两人谈不上惺惺相惜,至少彼此能对话讲道理。


        野心和出息不是都给了你啊……
        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得了便宜卖乖

        忽然想起N年前小四醉醺醺的表示,这个讨厌的魏璎珞,一天天的光知道气我,搞不好还得养她一辈子。
        还真让你说着了,不仅得养她一辈子,还有一堆娃呢。


        16楼2018-12-15 19:30
        收起回复
          难得轻松,发点老夫妻日常。
          日常互怼

          日常胡扯


          日常捏脸

          日常砍头
          可怜的小四,感觉“皇帝”这俩字已经被璎珞玩坏了,说出来的话P用不顶。
          管你说啥,反正没在怕的~



          18楼2018-12-15 20:38
          回复
            看继后这个样子,我还是同情她的。人啊,做选择容易,坚持初心却难。
            当初跟璎珞签订停火协议,拿到了那时认为还不错的条件,但她毕竟不是一台机械运转的机器,她是一个女人,有思想有感情,会疲倦会委屈,让她像只工蚁一样投身工作一辈子,本身就有点异想天开。璎珞跟她的口头协议能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都有效,我已经挺意外的了,我估计璎珞画红线的意思也是为了给皇子们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等皇子们长大,这条红线就会失效的。
            《奇皇后》里脱脱有一句台词说的特别好:变的不是你,是时机。

            前面乱糟糟的六集中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编剧没忘了璎珞的初心。
            顺嫔说傅恒成全了璎珞,而璎珞说傅恒不是成全她,是了解她。
            因为她落子无悔,绝不回头。

            最后这7集是袁春望主场,他忍耐了十年,等来了他认为合适的时机——阿哥们长大成人,争储的条件具备了。
            袁春望蠢蠢欲动的另一个原因我猜是年纪吧,他也55岁了,时间不等人呐。
            接下来我准备把他这条线单独整理出来。


            21楼2018-12-16 00:43
            收起回复
              第一次拿十二阿哥试探碰了一鼻子灰。
              本剧最铁主仆非继后和珍儿莫属,继后对这个丫头十分爱护,几乎从没派她干过脏活儿。
              大概主子太能干,完全用不着她操心,算算年纪,珍儿差不多40岁了,仍旧一派天真。
              袁春望只要打着为继后好,为十二阿哥前途着想的旗号,很容易说服珍儿。
              然后跑去用两句半截话挑动一下弘昼。
              袁春望对这几个人的心思揣摩的很透彻。
              跟皇后:分析了十二阿哥可能遭遇的处境,嫡皇子要俯首称臣,未来堪忧。
              跟珍儿:十二是继后唯一的指望,不能让继后的愿望落空,还画了一块他跟珍儿将来的幸福生活的大饼。
              跟弘昼:皇帝对你的女神不好,你女神很忧虑。




              24楼2018-12-17 01:06
              回复
                乾隆六年时娴妃23岁(容音语:14岁入潜邸,已9年。)
                则乾隆三十年时继后47岁,按古人的寿命,肯定已经进入更年期,身体、精神、心理都处在敏感阶段。
                本来情绪波动就大,加上袁春望三不五时在旁边絮絮叨叨,蓄意挑唆,继后离爆发不远了。
                你瞧,原本喜滋滋的跑去养心殿商量度假,结果看到四哥正跟璎珞嬉笑打闹,这个气啊……
                袁春望趁此发表了第二次演讲,主旨是论儿子继承皇权的重要性:
                1、以太后的幸福晚年证明儿子比老公可靠。
                2、继后能力强,可以帮十二阿哥赢得很多选票。
                3、誓言算个P,不要因不可靠的感情束手束脚。
                袁春望故态复萌,这次演讲很激进,换来继后赏赐他的一顿板子,我看是打轻了。
                这一段台词没什么内涵,都说的很白,袁春望想拱继后出来搞事情,他好跟着摘桃子,继后显然不会上他这个当,打一顿只是警告他不许乱说话。但反过来说继后也很无奈,这么多年,她从璎珞那接了盘,就砸手里了,她的很多行动(传递消息,收集信息)是要仰赖袁春望才能完成的,他们捆绑的太紧了。

                正是基于袁春望绑定了继后,才能顶着她的名号兴风作浪。



                25楼2018-12-17 18:03
                回复
                  PP被打开了花也阻止不了袁春望折腾,他找弘昼进行了第二轮巡回演讲。
                  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1、继后不稀罕皇帝的善待(怜悯),只有弘昼才能且配帮助继后和十二。
                  2、弘昼和傅恒、璎珞是宿敌,而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五阿哥是他们的同盟。
                  3、敌对阵营若掌权,必定打击异己,弘昼在被打击之列。
                  演讲完毕,还留给弘昼一道思考题:现任皇帝真的信任你吗?

                  《清史稿》中的这段记载刚好契合这道思考题,倒是嵌入的很妙。
                  【尝监试八旗子弟于正大光明殿,日晡,弘昼请上退食,上未许。弘昼遽曰:“上疑吾买嘱士子耶?”明日,弘昼入谢,上曰:“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待之如初。】
                  这一段还原度非常的高了。
                  不过帽子梗是另外穿插进来的,乾隆三十五年【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弘昼的后人启功对这次探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亲王挣扎着爬起来在床上给乾隆磕头,一边磕,一边用两手围在头上,比划出帽子样。和王的用意是希望乾隆把自己“头上”的这顶“和亲王”的“帽子”永远赏给子孙,就像八家“铁帽子王”那样永远世袭罔替地传下去。也不知乾隆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所答非所问地摘下自己的帽子,交给他,说:“你是想要我的帽子啊?”
                  话说这些历史梗如果用的好,确实非常添彩。
                  四哥给了弘昼一个委婉的劝诫,收收你的野心吧,都快溢出来了,嘿嘿~
                  关于弘昼那春风吹又生的萌动的野心,我们前面分析过很多,就不再啰嗦了。总之,现在继后这一方虽然还在遮遮掩掩,互相试探,其实已经达成了共识,即新旧交替的时间窗正式开启,不扭转局势就只能坐以待毙。


                  29楼2018-12-18 00:01
                  收起回复
                    永琪受伤,红线已破,平静期结束。
                    继后这是高兴昏了头吗,说出这种话来。。。



                    这两口子配合的太默契了。
                    袁春望干掉四阿哥的贴身太监也罢了,珍儿这样造主子的谣真的好嘛?
                    这女的简直色迷心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人蠢,演技到挺厉害,你咋不去拿个小金人呢?



                    35楼2018-12-19 17:29
                    收起回复
                      袁春望赖上继后倒是不意外,可怜继后,打死也没想到自己的丫头有这样炸裂的整容般的演技啊。
                      组合起来步骤就是这样了:
                      1、借四阿哥给永琪使坏,炸伤永琪这个准储君。
                      2、珍儿骗四阿哥是继后借他之手除掉永琪,再毒杀他,扶十二上位。
                      3、袁春望骗继后是四阿哥要除掉永琪栽赃继后以便自己上位。
                      4、除掉四阿哥的贴身太监造成灭口假象。
                      反正就是两边骗,看这段袁春望怎么作怪都不奇怪,珍儿默默跟在继后身边几十年,最后挖了个惊天巨坑,连我都要为继后鸣不平。
                      不过话说珍儿姑娘在配合袁春望进行表演时,那焦灼的眼神,那急促的语调,那绝望的呼吸,尤其是最后晕倒那一下,形体之优美,动作之销魂,简直是体验派演技巅峰之作,其演技之高,道行之深,在我平生所见的人当中,只有青霞和曼玉能与之抗衡——那还得是她发挥失常,青霞曼玉超水平发挥啊。



                      四阿哥性格急躁,人又比较草包,皇帝应该对这个儿子比较了解。
                      他会使坏,却没那个智商做局,只不过被人利用了,皇帝也很无奈。


                      36楼2018-12-19 20:12
                      收起回复
                        袁春望伤五阿哥,陷害四阿哥,杀太监杀宫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逼继后跟皇帝翻脸。
                        其实呢,就算袁春望不跳出来闹腾,继后也到了快主动出击的时候了。
                        历史上永琪乾隆六年二月出生,剧中则愉嫔刚怀孕,出生推迟到了乾隆六年末,不管是年头还是年尾,都比十二大了约10岁,加上天资远超十二,指不定哪天皇帝一高兴就立储了。如果继后主动谋夺,区别在于会把自己摘的很干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动。-


                        尤其是皇帝一直强调继后病了,这跟我们以前看过的三次说“病了”不同,那三次我们分析过,都基于皇帝自觉理亏,只得以病了为借口容忍皇后、娴妃、璎珞言语和态度上的冒犯。
                        这次说病了,是要架空继后的意思了。

                        袁春望真是360°无死角无差别攻击,连小十二也派出去碰钉子让继后生气难堪。
                        可怜的继后,自己精明的有一万个心眼子,偏偏亲近的人里头,从父亲兄弟到儿子丫头,没一个心眼齐全的。


                        37楼2018-12-19 23:17
                        收起回复
                          等到小十五中了毒,璎珞已经排除了继后,知道是袁春望开始作妖了。

                          可怜的继后,皇帝怀疑她,太后恐吓她,璎珞挤兑她,现在连低位的舒妃也敢拿白眼翻她了……


                          终于摊牌了,大家不要以为弘昼痛骂袁春望是本无谋逆之心。
                          恰恰相反,他是被袁春望说中心事而吓了一大跳,但这种杀头的事岂能仅凭一个奴材传话,肯定得一口拒绝。
                          因为我们前期已经把人物关系,主要事件全部理顺了,最后几集又只讲了一件事,步骤分拆的十分详细,所以并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


                          39楼2018-12-20 21:40
                          回复
                            弘昼看起来是被袁春望、傅恒、皇帝步步紧逼,其实归根结底,是他的野心已经藏不住了。
                            皇帝早期怀疑过弘昼装疯卖傻,后来正经做了几年差事,印象分应该加了不少,但后来急转直下,大家应该猜得到是为什么吧?
                            弘昼不能算草包,但也没有特别机灵,尤其是ZZ嗅觉不够灵敏,也不善于隐藏行迹。
                            举两个继后的例子:
                            1、继后把揭发璎珞服用避子汤的任务交给了吴总管,过后迅速用袁春望替换了他的位置,一方面削弱太后的势力,另一方面就是她自己坦率承认的,避子汤事件本身就是对皇帝的羞辱,事件经手人怎能整天在皇帝身边打转呢。
                            2、遗书事件同上,无论是皇帝出身成谜还是生母有难以启齿的往事,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尽量不沾边为好。
                            当年意外得到遗书,弘昼就应该仔细想想该怎么派用场,但他因对太后不满,一激动就自己跑去送信了。
                            等事情平息了,皇帝要不要琢磨一下这个事啊?
                            自己乳母写的遗书,是怎么落到裕太妃手里的?她秘藏此信想干啥?
                            虽然信其实跟裕太妃没一毛钱关系,但弘昼这一送,就把自己母子俩给绕进去了。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如果那对母子早知自己身世有疑点,就不能保证他们没在暗中做手脚——这是很自然的联想,因此弘昼上次监考时嘴欠引发皇帝那么大的反应。



                            这里重申一下我的观点:
                            我认为这部剧的编剧团队总体偏年轻兼高学历,在运用史料以及描写主线谋略布局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但社会阅历、情感经历、生活智慧的不足,就会反应在情感描写上。
                            剧中对小儿女情态的描写更灵动,但对成年人相对内敛深邃的情感描写就显得力道不够,明显的例子是皇后苏醒后因傅恒婚姻跟皇帝的冲突戏,实话实说,写的很稚嫩。当然另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就是利落决裂后复合,一个45岁的男人,一个29岁的女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要修复一段感情必不可少的要让彼此看到真挚的情感和坦诚的态度,他们需要的是成熟的对话、沟通、谅解、包容,而不是中二的搞私奔测试。
                            复合戏本应该是全剧第二个大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傅璎分手),结果分别因为演员和编剧经验欠缺,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配角打磨的不够,偶尔忘了让配角跟随剧情演进。
                            比如此处。
                            我们来简单推理一下:太后因遗书吃了大概有生以来最大的败仗,而且败的异常狼狈,难道她过后不打听遗书是怎么到的皇帝手中的么?弘昼曾说太后欺压裕太妃,关于这一点剧中没有具体表现,但却反复提及太后视弘昼如己出,十分疼爱他。从小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孩子,拿到了致命大杀器,毫不犹豫就把她给卖了,这么一个欲置自己于死地的逆子,太后对他还能一如既往吗?
                            但编剧恐怕是给写忘了,老太太就跟得了失忆症似的,她维护弘昼的目的是?因为善良??



                            42楼2018-12-21 00:06
                            回复(1)
                              这里还是老聂演的到位,故意让隔墙的那只耳听到谈话内容。
                              太后这次竟然毫无私心,难得啊。
                              论私,她跟继后早就势同水火;论公,皇帝一共没剩几个儿子了,四、五、十五都出事,继后有无可推脱的责任,通过璎珞的制衡,后宫平静了十年,但太后本人可是九子夺嫡的亲历者,一定理解即将面临的局面吧。
                              除了担心引发朝中动荡,是否还有其他理由?同学们对此有什么见解?


                              袁春望得到弘昼的消息,可能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吧。
                              继后这回是真没有退路了。


                              43楼2018-12-21 02: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