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5,304贴子:3,255,955

越剧创作已经远离观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有姚剧王阳明,后有越剧王阳明。绍剧出过秋瑾,现在听说越剧也要排秋瑾和徐锡麟的戏。我想知道这是领导行政干预艺术创作的结果,还是这种戏更容易争取艺术基金?或许两者皆是。当然创作什么戏都不是问题,关键你得是越剧,要有越剧的特色,能塑造出人物形象,有好听的唱段。不要搞得表面看着高大上,实际越来越不像越剧,观众就看个舞台效果,没有唱段和人物形象能留下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0-18 10:59回复
    越剧还是适合才子佳人,唱腔设计也必须是重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18 17:33
    回复
      靠观众吃饭的才会贴近观众,
      民营看得惯么?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的典型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10-18 17:42
      收起回复
        支持!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10-18 18:32
        回复
          秋瑾的戏浙越早就演过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10-18 18:45
          收起回复
            题材无所谓,关键是最后出来的效果好就行了。但是目前我还没看过戏,所以也就没啥能说的了


            IP属地:上海7楼2018-10-18 19:18
            回复
              原标题:“新委员”冯远征:国家艺术基金使用存在浪费,规划应更科学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日消息,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著名演员冯远征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他将提交关于国家艺术基金使用的相关提案。
              “国家艺术基金的投入和使用的时间,包括完成时间,太短了。”冯远征认为,国家艺术基金应该是用以打造国家文艺精品的,具备艺术性的同时,还应该有市场效益,但有的创作单位“完成项目后,交一些照片、交视频,然后再把账一报就完事儿了”。
              “很多作品做完了以后,给国家交了差就封箱了,其实这是对艺术基金的浪费。”冯远征强调,“国家艺术基金应该重新规划一下。”
              他以自己所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例,“从立项到完成,一年要排练演出够40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打磨的时间”,“对于作品,还应当看它能否成为精品”。冯远征认为,对于大的剧种而言,比如话剧、歌剧等,国家院团级或者是省院团级的剧院,如果有能力去做精品,就应该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去生产精品。打造精品甚至经典,既需要反复的打磨,也需要时间的考验。“所以,国家艺术基金投入进去以后,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这是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经济效益,因为艺术作品它一定是跟经济效益挂钩了,特别是在现代。如果你只是打造了一个艺术作品,但是它没有市场价值,那它其实也不能叫做艺术精品。”
              冯远征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文艺作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应该“回笼”一部分到国家艺术基金里。“这个钱是国家给的,所以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挣了钱,应该拿出一部分,再返到艺术基金里头,丰富池子。这样的话,国家就不用永远往里投钱。”冯远征认为,文艺作品所得“回笼”国家艺术基金,“不至于浪费”,而且还能用以投入其他项目。
              冯远征建议,这些基金还可以用以扶持小剧种,或者扶持一些濒危的传统艺术,“这个可以全款投入,特别是让那些还坚持小剧种创作,或者是很艰苦的文艺工作者,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让他们全身心地去把艺术传承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0-18 23:59
              收起回复
                不知道一部戏的基金是多少。如果这些钱真能帮助剧团提高编导音舞美的水平,激励演员创作新腔倒还说得过去。不过现在流行请外面的编剧导演服装舞美等,都不便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0-19 11:10
                回复
                  我很喜欢阿花,这次王阳明首演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去看现场,看到各类吐槽后在网上找了视频。必须说看到中间有退出的冲动。本想写点观后感,发现有人跟我的感觉一样,写得比我好,转帖过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0-21 19:5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0-21 19:5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21 20:14
                      收起回复
                        哎,这种戏是浪费钱,浪费演员宝贵精力,浪费观众时间的戏。记得看过一个片子,阿花说,王阳明这个剧本几次修改剧本,最后改得和先前的面目全非了,可是没有办法,上面审查总是通不过,只好又改本子,改唱腔,其中有几次她都不想演了,反正各种折磨,心力交瘁,当然最终她又挺过来,还是把这个戏排出来了。不知道现在的越剧怎么啦,看起来别别扭扭的多,有美感的戏太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0-21 20:41
                        收起回复
                          这个戏演员辛苦,剧本太烂。不要怪观众看不懂,编剧自己都搞不懂。导演完全抓不住重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0-21 20:56
                          收起回复
                            如果国营不靠国家排戏那越剧就有出息了,可惜是异想天开,一部戏基金就要100万,靠票房回本,唉,心酸。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10-22 00:28
                            回复
                              这种叫“官人定制”,注定是一坨屎的,最可气和可怕的是把观众当猴耍,侮辱越迷的越商,越剧的生气就是这样被搞坏的


                              IP属地:浙江18楼2018-10-22 08: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