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力量的人,气和、义正、态然,这由心而生的静,令我欢愉不已。
忽然发现自己一直沉迷于一种温柔的力量,内敛的静气。
成大事者,心有静气
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身经大大小小的战役,匡扶将倾的满清帝政。他把自己的管理心得写在了《康熙教子庭训格言》里,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中,康熙讲:
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意思是说,成大事者首先应该具有的是一种沉稳大气的雍容心态,即所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大将风度。因为,利害冲突或两军对垒之时,胜利的一方往往是那些具有决断力和胆略的将军,而不是学识更高一筹者。
曾国藩有言:“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在大事面前,往往得失利害相逼,人容易加倍的担忧、害怕,又或者贪婪、失控。极端的情绪总是容易取代客观冷静的判断,一旦慌乱,则高压之下必然有错。所以越是在重要的大事面前,越需要静气支撑。
胸怀静气,才不会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老子说:“静为躁君”,静,对立面是乱;乱的根由,是欲。佛教认为,静气之所以能够涵养,就是因为能够无欲,就是看得透,放得下。
我喜欢盛一伦的脾气,足够的沉稳和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