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良吧 关注:6,000贴子:72,150

非良文 满目河山空念远,不如怜惜眼前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是一个高三党,如今高考结束,写非良同人文,聊表心意。其实楼主在吧里一直是潜水状态,一潜好几年,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2 21:00回复
    韩宫宴席,初次相遇
    ——如果没有遇见你,就不会有以后的我
    秋天的风,卷席整个大江南北,卷走了夏天的暑气。初秋时节,炎热还未完全散去,不论平民百姓,还是王侯将相
    夜晚的星空显得深邃而神秘,韩宫内外灯火通明。今日,是韩安王的60大寿,有功之臣都来参加。韩国丞相张开地携孙张良赴宴。
    韩国张良,祖上五代为相。男身女相,小时候就像瓷娃娃一样。母亲因身体虚弱,生下他后离开人世。父亲张平,英年早逝,临终之前,给张良取字子房。张良自幼聪慧,喜欢读书,五六岁时,已经熟读各家经典,通其意。“小神童”的名号由此而来。因出生书香门第,又是独子,从小家教甚严,虽是孩子,但行为礼节却面面俱到,挑不出半分毛病。待人接物也是中规中矩。祖父张开地视为掌上明珠,不愿让张良结交王孙公子,张良却也乖巧,安心读他的圣贤书。直至七岁,他随祖父赴宴,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然这是后话了。他遇到的那人便是九公子韩非
    九公子韩非,生性活泼好玩,虽出生帝王之家,却不得王上的喜欢。他虽然洒脱不羁,却从来没有落下功课,又因为天资聪颖,年末测试总是第一。韩非虽然行为有失体统,但他心地善良,对待下人总是和声和气,宫中的人都喜欢他。束发之年,他结识了第一个朋友,张良
    宴席上,所有人都已经做好。只有韩非的位子还是空着,韩王问侍从到:“九公子怎么没来,今天可是寡人的寿辰……”话音未落,韩非踏进宫殿。“父王,今日是您的寿辰,孩儿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礼物,所以来迟,还请父王赎罪”。他一挥手,两个侍从上前展开一副画,却是空无一字。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早听说韩非公子喜欢捉弄人,没想到…”。韩王正欲降罪,就听韩非说:“父王息怒,孩儿并无戏弄之意,只是这幅画需要在黑暗中才可以看清”。说着命人熄灯,殿内一片漆黑,那画居然变亮了。片刻之后,一副《贺寿图》全然展现,大臣唏嘘不已。把小张良看的一愣一愣的……
    晚宴结束后,张良趁祖父应酬时以去厕所为由追赶刚刚离席的韩非。“那个,九公子,你等一下”。韩非回头,看见一个小青团子快速的移动着两条小短腿往这边靠近,心下了然。其实,他刚进殿就注意到这个小孩子,在相国身侧稳稳的坐着,一定是有“小神童”之称的张良了。之后,看完那副画,小张良惊讶的表情令韩非哑然失笑。没想到,这个小团子居然追过来了。
    韩非止步,转过身去,片刻,小张良跑了过来。他肉嘟嘟的脸蛋红扑扑的,一看就知道跑的有多快,韩非蹲下身,为他顺气。看着小张良可爱的小脸蛋,韩非鬼使神差的捏了一把,心里想着:手感还挺好的。小张良原本就红的脸更红了,韩非暗自发笑,又忍不住在小张良脸上轻轻咬了一口。这会,小张良愣住了,捏我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咬我?一向教养好的小张良忍不住拿《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来教训韩非。韩非愕然,随即像变戏法一样从袖中拿出一小盒荔枝糖,小张良到底是个孩子,被韩非哄的一愣一愣的。
    之后,韩非问到:“你不随你祖父回府,找我何事?”小张良这才想起自己的目的是为了那副画…“公子,该回去了,相国大人找您好久了”,小张良低头不语,韩非仿佛看穿一般,说到:“我们也算是朋友了,天色不早,你祖父还在找你,有问题的话,明日你来我府上吧”。小张良抬头,眼中满是不敢相信,韩非摸摸他的头,说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小张良露出天真无害的笑容,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望着张良离去的背影,韩非宠溺一笑,无奈的摇摇头,转身回府。“朋友?小张良你可是我的第一个朋友,这笔人情可得记清楚了”韩非暗自腹诽
    第二日,小张良以请教九公子为由,早早离开相府。张良来到公子府,韩非刚刚起床,只见那人里衣微开,精致的锁骨暴露在外,长发还未束起,小张良只觉得脸在发烧,转过身去,心里默念“非礼勿视…”。韩非洗漱完毕后,小张良礼貌的问候:“韩兄~”。韩非微微一笑,说到:“小良子,起的挺早嘛”。小张良一愣,“小良子?是说我吗?韩兄怎么这样啊,乱叫人家的名字”。随后,又摆出一个严肃的脸,一本正经的对韩非说:“韩兄,我年纪虽小,但家父离世早,给我取字子房,你叫我子房就好”。韩非看着一本正经的小张良,终究不忍拂了他意。韩非问到:“子房,可有吃早饭?不如和我一起吧”。小张良虽然吃饭了,但看着韩非充满期待的眼神,也就答应了。吃饭时,韩非不停的给小张良夹菜,小张良说:“韩兄,你身为公子,只怕于理不合”。韩非轻轻一笑,顺手摸摸小张良的头,说到:“子房,非从小出入宫廷,虽然结交的人不少,但是只有你,是我的朋友。非第一眼看见你,就觉得你很特殊。既然是朋友,又何必拘泥于礼节。我们虽然君臣有别。但是子房,非从来不是中规中矩的人,跟非在一起,就不必拘束”小张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话说,子房你昨日到底有什么问题要问呢?”小张良略微思索到:“那副画怎么会有那样奇特的效果?”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12 21:01
    回复
      韩非解释到:“那种奇特的粉末是我外出游玩时偶然间得到的,后与水交融,在晚上时,非亲自画的”当然,韩非并没有告诉张良,“奇特的粉末”是他在外游玩时,迷路走丢发张的。。。笑话,此等尴尬事,非公子怎么可能说出去。小张良一脸震惊
      早饭过后,韩非拉着小张良去后花园荡秋千,虽是到了秋季,但花园里花似乎不受时令的影响。韩非带张良坐在秋千上,因为小张良腿短不着地,小家伙露出难得的惊恐的表情。韩非暗自发笑,抱起小张良,坐在秋千上。对张良说:“子房,别怕,有非在,你不会有事的,抱紧我”。只见小家伙坐在韩非怀里,紧紧的搂着韩非的腰。等秋千放起来时,小家伙闭上眼睛不去看。韩非在他耳边轻轻说到:“子房,莫怕,睁开眼睛看看”。温热的湿气打在小张良耳边,他竟有几分冷静,睁开眼睛看着花园里的美景,享受着坐秋千的微妙感觉。几番下来,韩非也已气喘吁吁,抱着小张良坐到花园的凉亭中教他下棋。
      临近午时,韩非派人去相国府传话,美名其曰:“公子韩非要带小公子体验生活”。张相国一头雾水,自家孙儿可是被九公子色诱不成?韩非带着小张良吃过午饭,留他在府中休息,而他自己则去准备。半个时辰后,韩非回来,却见小家伙睡的正香。他俯身过去,抱起小张良上了马车,嘱咐马夫不必着急,慢点就好,莫要惊动小张良。马车慢慢的前进,车内,韩非抱着小张良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最后还是找个舒服的坐姿,抱着小张良让他睡觉。张良到底是个孩子,在韩非怀里左蹬右踹
      寻找舒服的姿势,片刻之后,小张良似乎找到舒服的睡姿,不在折腾。这可苦了韩非,他大气也不敢出,动也不动,生怕惊扰了小张良。可能路途遥远,又大概是为了张良,所以到达目的地后已经过了一个时辰。韩非动了动僵硬的胳膊,拍拍小张良,小家伙也好像睡好一般,揉揉眼睛坐了起来。却发现自己坐在兄长的腿上,难怪那么软,望着韩非疲惫的眼神,小张良内疚不已,韩非似是看穿一般,拍拍他的头,以示自己没事。小张良越发委屈,看着小家伙快哭的眼神,韩非立马说到:“子房若是觉得有愧于我,那就亲亲我吧”。小张良上前搂住韩非的脖颈,在他脸上亲了一下,说到:“非哥哥,良儿最喜欢你了”。这下,轮到韩非吃惊了,本想逗小家伙开心,却不曾想到他真的会亲自己,“非哥哥”,叫的不错。韩非活动了一下筋骨,带着一件披风,抱着小良儿下了马车。目的地是新郑郊外枫林,还未到深秋,枫叶也没有那么红。不过这里是个好地方,凉风习习,不觉炎热,附近有条河,虽说是河,却也十分宽。远远望去,如同一条蓝色的丝带,里面还有很多鱼。韩非所谓的体验生活,其实就是带小良儿来此钓鱼,他从马车上拿了两把鱼竿,又拎个小桶,又拿两个厚垫子给张良,坐在河边,一本正经的钓鱼。他们的运气倒也不赖,一会儿,就有了小半桶。“良儿,非哥哥有点困,先休息一下,待会你叫我”。小张良看着看着他疲惫的眼神,为他取来披风披在身上,对他说:“非哥哥,你好好休息一下,良叫你”。韩非靠着枫树昏沉沉的睡去,韩非醒来之后,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以后,他见张良已经收拾好鱼竿,和一桶鱼在他身边坐着。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12 21:02
      回复
        韩非突然觉得时间就这样停止该多好,他起身轻轻拦住张良,将他带入怀中。小家伙先是一愣,随后就安静的躺在韩非怀中,“非哥哥~”“嗯?”,“非哥哥~”,“良儿,怎么了?”“没事,就想叫叫非哥哥”。小张良转过身来,睁着大眼睛看着韩非,“非哥哥,良儿不想离开你~”望着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小家伙,韩非拍拍他的背,将他揽入怀中,轻轻拥住。韩非还为小张良烤了一条鱼,又深怕他不小心吞了刺,小心翼翼的为他把刺拔掉,再用嘴吹吹,喂给小良儿。一条鱼结束后,天色已然变暗,一阵风吹来,韩非打了好几个喷嚏,暗道不好。见张良一脸担忧,说到:“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去吧”。因天色已晚,所以回去的速度明显有点快,一刻钟后,便到了相府,韩非把小张良交个相国,并道歉。张相国倒也识大体,虽然非公子不拘礼节,在必要场合,官架子到也端的很正。虽听说他活泼好玩,却也聪明伶俐,见面之后又觉得非公子乃人中龙凤,虽已束发之年,却有一颗赤子之心。送回张良,韩非回府后,倒头就睡,不想第二天却醒不来了。。。。
        第一节完~期待下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12 21:09
        回复
          楼主虽然放假,但文学素养不够高,两天或三天更一篇,希望大家见谅。暂时没有想好属于长篇还是短篇,但是一定不会是虐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2 21:11
          回复
            题目选自晏殊 的《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________________
            光阴短若片刻,人生短暂有限.寻常的一次次离别,虚掷了年光,实非等闲之事,怎能不黯然销魂呢.既然离别已令人无奈,酒筵歌席就不须推辞,莫厌其频繁,正好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看到风雨落花,更添伤春之思.说明念远之无济于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12 21:15
            收起回复
              山河万里,不及你眉眼如画;万千灯火,却是万人非你。这河山与你,我选择你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2 21:18
              回复
                叫楼主涵涵就好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2 21:20
                回复
                  缠绵病榻,悉心照料
                  ——天问用双手换双翼可否愿意,我放下双手去陪你
                  九公子韩非,自幼生的帅气,虽是束发之年,一双桃花眼不知勾了多少女孩的魂魄。然而,遗传他的母妃,自幼身体不好,又不服管教,自知身体不好,却还未放在心上,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昨日陪张良去枫林钓鱼,小睡时估计被风吹到,又恰逢从相府回府,湿气加重,故染了风寒。这不,今天一早,小厮叫公子起床,却迟迟无人开门。那小厮使出洪荒之力,踹开门,只见非公子满脸通红,呼吸急促,料定公子染了风寒。急忙找太医来医治,大夫留下药方就离开了。侍女煎好药,喂韩非服下。韩非在迷糊中感觉有股药味,却睁不开眼,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坏事都被韩非赶上了,风寒还没好就遭人暗杀。当夜,电闪雷鸣,下着急雨,一个黑色的身影来到房门前,用刀挑落门栓。跃进屋内,抄起剑朝韩非走去,可能是剑的寒光刺到韩非的眼睛,他坐起身来,看着眼前的黑衣人,“是谁指使你来的?”。“九公子果然好胆识,小小年纪竟不畏生死,不过我给不了你答案,你还是问阎王去吧”。那人起剑瞬间,说时迟那时快,韩非拿起自己的枕头朝那人砸去,翻下身跑进院子,那黑衣人立马追了出来,“公子,你怎么不跑了?”。那人提剑朝韩非砍来,韩非只能在假山周围躲闪,没有内力护体,风寒未愈,身上已多处挂彩。终于,在假山后面的丛林中找到机关,韩非有意引那人砍过来,一剑正好斩断那条带有机关的线,铃铛的声音立刻传遍公子府。那黑衣人恼羞成怒,挥剑砍来,韩非终是躲闪不及,右臂被划了一道,又加上头眩眼花,最后倒在大雨之中。片刻,禁军便赶来救驾,黑衣人自知得不到便宜便跃墙逃离。韩非立马被送回屋内,小厮忙去请太医医治。第二天,朝野震惊,九公子遇刺传的沸沸扬扬。韩王虽不宠这个小儿子,但到底是亲骨肉,召来新郑最好的太医为韩非治疗。
                  却说小张良这几天每日心神不宁,早上起床就听见下人议论纷纷,说公子遇刺,不知是死是活。张良愕然,打开房门,问到:“可是出什么事了?”。仆人答道:“回公子话,前日非公子送您回来,染上风寒,昨夜又遭人刺杀,在雨中淋了好半天,到现在还昏迷不醒。王上已经下旨召太医为非公子治疗,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好是坏”。张良愣住了,他的非哥哥一向与人为善,怎会遭人刺杀。转身欲出相府,这时,张开地早朝归来。“祖父,今天怎么提早了。”,“嗯,昨夜九公子遇刺,王上提前下朝”。“祖父,我~”。张开地看出他的担忧,说道:“现在太医正在治疗,现在去只会打扰到公子,待会我也会去看看公子,你随我去吧”“是,祖父”。半个时辰后,张开地估摸时间差不多便带张良去了公子府
                  公子府的人十分多,见相国来访,都自觉退到一边。韩非已然睡醒,只是面无血色,精神不济。张开地问了些许情况,又问公子有何需求。韩非还没答话,就听见自家孙儿在一边说“韩兄如今刚醒,需要静养,这么多人,韩兄怎么能休息好?韩兄的需求就是这些大臣赶紧离开。”韩非闻言,大笑不止,“子房果然聪慧,相国大人位高权重,就交给你办了”。张开地起身告辞,又嘱咐张良:“你若想在这里,就多陪陪公子,别给公子惹麻烦,想回去就差人来接你”。张良点点头。张开地出了房门,对大臣们说道:“九公子大病初愈,需要静养,各位请回吧”。一会儿,就都散了
                  张开地走后,屋里只剩韩非和张良两人。“良儿,过来坐”,韩非抬起左手朝小张良挥手示意。小张良过去坐在床上,死死的盯着韩非身上的伤,韩非用手摸摸小张良的头,却不想,小家伙“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趴在韩非怀里啜泣,韩非愣了好半天,也知道他是担心自己,韩非的眼神愈发的温柔。拍拍他的背,说道:“好良儿,不哭了,是非哥哥不好,让你担心了”。大概是哭累了,几番安慰后,小张良终于恢复了灿烂的笑容。张良虽然七岁,却是有着连大人都不常有的决心,他望着韩非说道:“良儿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习武,良儿要保护好非哥哥”。韩非轻轻一笑,将张良拥入怀中,享受着这温暖。对于他们而言,虽然才几天的时间,但他们已经建立起如此深的友谊,初次相遇,就如同见过面一样。或许这这就是天意吧,韩非突然有点害怕会失去这个小家伙,不由得将他搂的更近。其实,束发之年(古代男子15岁束发)的韩非,虽然对男女之事了解甚少,但他对张良只怕是……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现在良儿年龄尚小,对他可能只是依赖,将来他长大了,会娶妻生子,自己于他而言,只能是哥哥罢了。他又忽的开朗起来,以后的事,没人可以预料,不如好好珍惜当下,他释然了,轻轻的在良儿额上一吻,他没有注意到,小张良耳朵红了~
                  敲门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公子,你的药煎好了”。小张良跳下床,打开房门从侍女接过煎好的药,并问:“府中可有蜜饯?韩兄怕苦”。侍女闻言,捂嘴轻笑,道:张公子稍等,我这就去拿”。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13 19:55
                  收起回复
                    心里却为韩非高兴,公子府的人十分了解韩非的脾性,公子平日虽然为人亲和,但据她们所知,公子从来没有朋友,只是小张良很是特殊,而小张良也把韩非挂在心上,自然为自家的公子高兴。不一会儿,侍女便把蜜饯拿来交给张良。小张良端着药,拿着蜜饯回房。“非哥哥,你胳膊上还有伤,良喂你”。不容拒绝的强硬语气,韩非暗自摇头,“小家伙真的生气了”。只见小张良放好盘子,端起药碗,小心翼翼的走向韩非,坐在韩非床上,舀了一小勺药,放嘴边轻轻吹了吹,然后喂向韩非。药进嘴里的一瞬间,韩非脸色变了三变,皱起眉头,标准的一张苦瓜脸。小张良暗自好笑,却一本正经的对韩非说:“非哥哥,良药苦口利于病~”。又喂了三勺,韩非忍不liao了,“好良儿,非哥哥以后会注意身体的,我自己来吧”,看到韩非真挚的小眼神,小良儿心软了,撇撇嘴,把药碗放到韩非的左手,那只受伤不重的胳膊。韩非拿起碗,一口气把药尽数喝下,苦味从舌尖弥漫开来。“非哥哥,张嘴”,还未反应过来,几颗蜜饯已经送了韩非口中,口中的苦味渐渐消退。
                    吃过药后,时辰尚早。由于韩非身体不便,不能下床。小张良无聊的坐在韩非的床边,看着前方发呆。韩非轻轻的把小家伙揽入怀中,说:“良儿,非哥哥给你讲个故事吧”。小家伙一听到要讲故事,眼睛都发光了,乖乖的躺在韩非怀里,嚷着听故事。韩非清了一下嗓子,缓缓说道:“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于是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之后,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 还没等韩非说什么,张良就笑了起来,韩非问到:“良儿笑什么呢?”。小家伙说:“那郑人也太傻了,贵的是珍珠,不是盒子啊”。韩非摸摸他的头,说到:“良儿聪明,以后不论良儿做什么事都要以主要利益为先,千万不能像郑人一样因小失大,不懂取舍”。张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韩非轻轻一笑,良儿还小,就算他不懂,以后也会渐渐明白的。到底是个孩子,加上几天都心神不宁,没有休息好,在韩非怀里昏沉沉的睡去。韩非为他把被子盖好,自己也睡着了。临近午时,小张良睡醒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与韩非“同床共枕”了,虽然才七岁,但良好的家教使张良从小就明白“非礼勿视”的道理,更懂得“同床共枕”意味着什么,想到这里,小心脏不由得砰砰乱跳,小脸红的跟番茄一样,不自觉的往韩非怀里缩了一下。这一缩却把韩非惊醒了,愣愣的看着小家伙特殊的举动,好半天才知道原来小张良害羞了。韩非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拍拍小张良的背,说道:“良儿莫睡了,快要吃午饭了”。
                    午饭过后,韩非与小张良博弈,小家伙虽然七岁,却也不亚于韩非,在几回合后,韩非体力不支,对小张良说:“良儿,你若想回相府,我就派人去送你…”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小张良打断了:“不,我不要回相府,良儿要在这里陪着非哥哥”。韩非被他的表情逗乐了,说道:“那好,非哥哥先休息一下,书案上有书,有笔墨纸砚,你随意就好”。小张良乖乖的点头,在写字画画中度过几个时辰,看着天色已晚,心道:“非哥哥怎么还不醒?明明好长时间了”。他走到床前,看到韩非满脸通红,就知道韩非又发烧了。小家伙没有打扰任何人,拿起脸盆打了一盆水回来,又在房里找了两块毛巾放在水里弄湿,轻轻一拧,叠好放在韩非的额头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小家伙趴在床边睡着了……
                    第二天 天微亮,韩非就醒了,看到熟睡的小张良,放在床边的水盆和在额头上的毛巾,心下了然。韩非叫醒小良儿,示意他上床上休息,小家伙迷迷糊糊的就上床了,韩非为他盖好被子,静静的看着小张良,七岁的年纪,虽然还没有长开,但脱俗的气质已然显现,如果是个女孩的话,长大后一定是个大美人。如果时光一直就停在这时,也是极好的。韩非望着身侧的“小美人”,轻轻的在小张良额上落下一吻。“如果可以,非希望可以和你一直在一起,共同看遍世间的美景”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13 19:57
                    回复
                      第二章结束~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13 19:59
                      收起回复
                        元夕佳节,离愁销魂
                        ——此生愿与你并肩而立,共享芳华
                        半月之后,在小张(xi)良(fu)的悉心照料下,韩非的伤总算痊愈。小张良被相国大人接回相府,张开地美名其曰,为小张良补充营养。数日之后,韩非为感谢小张良,亲自作画一副,派人送去相府。小张良带着画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观看,愣了一会儿,脸不自觉的变红了。画中稍稍年长的公子坐在秋千上,手执绳索,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穿着紫色的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银色镂空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 登着玄丝步云履。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风流倜傥之相显露无疑。怀中的小公子穿着青色的衣服,衣服上锈着好看的花纹,腰间系着镶有祖母绿宝石的腰带,足下登着一双墨色云履, 头发以竹簪束起,小公子脸如桃杏,姿态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瞳仁灵动,水晶珠一样的吸引人,双手紧紧的抱着紫衣公子。周围是一片花海,原来此画是当日韩非带小张良在后花园荡秋千的情景。许是想起那日的美好,小张良在画前愣愣的坐了一下午,许久之后,将那副画轻轻收起,放入自己的衣柜中。
                        转眼之间,秋季已过,凛冽的东风呼啸而来,吹走树上摇曳的枫叶。恍惚间,又过数月,在穷冬烈风中迎来了元夕佳节¹。这日,彤云密布²,不一会儿,北风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飘下。韩宫内外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公子府内的宫女、小厮忙着贴上桃符,挂上灯笼,韩非在房间内为宫女、小厮们题字。平日里,韩非对这些仆人就十分和善,何况是年初的重要节日。等他们都忙完的时候,大雪已经覆盖了地面。午后,风势渐渐减弱,雪却依旧纷纷扬扬。前日,韩非派人给张相国送了一份信,大致内容就是,韩非数月不见小张良,甚是想念,请相国大人割爱,让小张良陪他几日。相国收到这封信,气的差点没把胡子掉下来,但韩非毕竟身为公子,他也不好在说什么。韩非在念书中度过几个时辰,不觉已经到了黄昏,虽是黄昏,天色却显得十分阴暗。他不由得担心起小张良,刚刚起身,房门就被打开。韩非定睛一看,原来是小张良,肩头、发间皆是雪花。他拿来一块毛巾,为小张良拂去肩上的雪花,又取下他的发簪,为他擦头发。韩非问到:“没人送你吗?怎么弄成这幅模样?,”言语之间稍有不满。小张良连忙解释道:“他们有送我的,只是府门离房间太远,我也不想打扰府中的仆人,就径自走了进来”他说的越来越低,小手拉住韩非的袖子,“非哥哥~,良儿错了,你别生气了”。韩非蹲下身,手指刮了下他的鼻尖,说道:“傻瓜,非哥哥怎么会生气呢?只是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小张良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震惊了,小脸上泛起可疑的红晕。韩非怕他着凉,拿来自己儿时的衣服让小张良换下,只见小张良拿着衣服愣坐了半天,没有丝毫动静。韩非看看他,心下了然。自己虽然是公子,但从小不愿别人伺候,穿衣、束发皆是自己亲力亲为。而张良乃相国之后,张开地又视为掌上明珠,这点小事怕是都由宫女代劳。他把小张良抱上床,脱下他的靴子,解下腰带、脱去他湿透的外衣。里衣怎么办呢?韩非不由的皱起眉头,对小张良说道“:良儿若是不愿脱下里衣,定会生病。那 非 会自责的,良儿若是羞于见人,非也不会强迫”。小张良说道:“非哥哥是为我好,我自然不会害羞…”。可他不知道,脸上的红云已经出卖他了。韩非为他脱去里衣的同时,就把被子裹在小张良的身上。他吩咐宫女将里衣烘干送过来。一盏茶的时间后,宫女送来里衣,韩非为他穿好里衣,耐心的把自己儿时的衣服为他换上,口中还说:“良儿是个小大人了,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良儿熟读诗书,也应知道男女有别”,小张良乖巧的点点头。
                        屋外,雪已经停了。韩非把小张良的头发扎好,为他披上一件狐裘,不用想,这一定是韩非儿时穿过的。韩非牵着小张良的手去了后花园。雪后的花园,一片银装素裹,各种颜色的梅花争相开放,一股股好闻的香气钻入他们的鼻孔。韩非一时兴起,用手搓了个圆球,在雪地上滚动,雪球越滚越大。小张良玩性大发,学着韩非的模样滚起了雪球。之后,韩非把小张良滚的小雪球放在自己的大雪球上,小张良心领神会,不知从哪里找来两颗小石子安在小雪球上,用手指在下面勾出一个大大的微笑,韩非随手折下两根树枝插在大雪球上,一个“雪人”就造出来了。韩非愣神的片刻,一团雪飞过来,正好砸在韩非的胸前。“罪魁祸首”正躲在雪人后面偷笑呢,韩非随手从地上操起一把雪朝小张良砸去,小张良一个躲闪就坐在雪地里,韩非正欲去扶,一个雪球又朝自己飞过来了,两人玩的不亦乐乎。
                        天色渐渐阴暗,韩非带着小张良回了房间,简单的用热水洗漱后,便坐在案边吃饭。韩非取来两只酒樽,倒入酒水。小张良不自觉的皱了一下眉头,韩非笑道:“良儿莫要担心,这是素酒,用水果酿的”。韩非举起酒樽,道:“良儿,我们已经相识半年之久,为了我们的友谊,我先干为敬”,说完。又到了一杯,说道:“为感谢良儿照料我的恩情,我再敬你一杯”,说着又为自己满上了第三杯。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6-15 22:34
                        回复
                          “非哥哥可是要外出?良儿是不是很难见到你了?”。韩非苦笑,小家伙心思玲珑剔透,纵使自己不说,他也都知道。“是,非哥哥要去齐鲁之地桑海求学,许是一年、两年或是更久…”,“可以不去吗?”小张良急切的打断他。“这是父王的旨意,也是我的心愿”。小张良低头不语,“良儿可愿与非哥哥干了这杯酒?若你不愿,也不必勉强”。小张良抬头,拿起面前的酒樽与韩非的酒樽轻轻一碰,然后一饮而尽。“良儿,莫要不高兴了,今天是元夕佳节,饭要好好吃”。两人在沉默中,吃完了年夜饭,等收拾完后。韩非看到小张良坐在床上发呆,径自走过去,将他揽入怀中。“非哥哥会想我吗?”,小张良紧紧的拉住韩非的衣袖,生怕他消失。韩非轻轻摸了下他的头,“那良儿可会想非哥哥?”。“当然会~”几乎是脱口而出,韩非轻笑,“我会回来的,良儿要乖乖等我”,小张良轻轻点头,往他怀里蹭了蹭,“非哥哥,良儿困了”,“那便休息吧”。入夜,韩非看着往自己怀里钻的小人儿,不由轻笑,“良儿,若是我求学归来,你我皆无意中人,我一定告知你我的心意,不管你将来是否愿意,我都不会后悔”。哪怕天下人对我指指点点,只要有你,便不会惧怕
                          以后的日子里,小张良几乎每日往公子府跑,美名其曰,共同探讨文学。不过,他也确实那样做了,缠着韩非为他解释《尚书》,拉着韩非和他博弈。来回奔波的小张良把相国大人弄的提心吊胆,生怕自己的宝贝孙儿被人劫(guai)走,他不知道的是,小张良早被人劫了,不过劫的那人是九公子罢了。看着小张良如此行为,韩非心中泛起苦涩,“良儿,非会回来,非哥哥什么时候骗过良儿呢?”,这几天压抑的情绪在一瞬间瓦解,小张良泣不成声。举起小拳头锤在韩非胸口,愣是一句话也没说。“良儿想我的时候,可以给我写信啊,不论多久,非都会等的”“真的吗?”“当然是真的,那我们拉钩好了”…
                          半月之后,冰雪逐渐消融,气温也不似冬日那样严寒。韩非一人一骑前往桑海求学,直到韩非的背影再也看不见,小张良才离开城门……
                          “非哥哥,良会想你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6-15 22:35
                          回复
                            第三章结束~
                            小科普:1元夕佳节:指现在的春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在春秋战国是叫做“元夕”,多以祭祀为主
                            2彤云密布: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 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6-15 22:40
                            回复
                              咫尺天涯,飞来横祸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果再次遇见你,我想我会记得你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齐鲁之地因此而闻名。小圣贤庄原名稷下学宫,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稷下学宫是七国圣贤,诸子百家讲经、求学之地,故名圣贤庄,“小”字有谦逊之意,所以战国后期称稷下学宫为小圣贤庄。荀子,名旷,主张“性恶论”,提出“礼法并施”,在此担任“祭酒”,长居小圣贤庄,著有许多文章,如《王霸》、《劝学》等,韩非曾拜读过他的许多文章,又加上自幼喜欢司法条例,所以在动身之前就决定拜荀子为师。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韩非终于来到小圣贤庄。
                              却说这荀子也是一个怪人,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学习。而荀子虽主张“礼法并施”,却是只看个人天赋,当韩非向他拜师时,荀子老人家一眼就看中他,认为他根骨奇佳,是个学习的好材料,但还不能在脸上显露出来。于是,给韩非出了一道题,题曰:天下大事如何而定?韩非只写一字“法”,曰“天地之法,执行不殆,车有车轨,才不会出现意外,国家有轨道,才可安国定邦,这就是法”。荀子甚为意外,但十分赞赏。于是将韩非收为关门弟子,韩非天赋异禀,加上收敛玩性,又熟读百家之读物,三年之后,他自创法家,只是一直隐瞒荀子,未曾告知。求学之中,又创作了《五蠹》、《喻林》,在七国之内流传甚广。第四年时,荀子又收了一个弟子,名叫李斯。
                              李斯,字通古。 生于上蔡县, 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同样为他出了一道题,与韩非的一样。李斯答曰:“环境,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这种观点来自老鼠, 有一次,他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于是,他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荀子认为他是个有主见,深谋远虑之人,故收他为弟子,对韩非以“师哥”相称。
                              李斯不像韩非那般洒脱不羁,他做事总是一板一眼,因此韩非总是调笑于他,他也不恼,只是微微一笑,他对于这个师兄充满敬重。韩非顽劣,能收敛脾性三年之久也算奇迹。自打这个小师弟来以后,他顽劣的性格又蹦了出来,经常惹荀子头疼,每当这时,李斯总是出面相劝,免了一场又一场的腥风血雨。当然,韩非偶尔也会被罚,李斯总会替他承担责罚。在无形之中,他好像对这位时常调笑他的师兄有了点特殊的感情……
                              自韩非去了齐鲁之求学,时常与相府的小公子又书信往来,就在荀子收李斯为弟子的那一年,小张良便再也没有回过韩非的信,韩非只道是小家伙用心学习,也不甚在意。殊不知,相府出了大变故。
                              韩非求学之后,小张良紧记韩非的承诺,刻苦学习,勤练武术,三年之后的小张良已经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韩非求学第四年的秋天,暑气尚未消减,一日晚上,有刺客来相府行刺。那晚,小张良与祖父张开地在议事厅讨论朝中之事,刺客的目的是张开地,小张良随身携带平日练武用的宝剑与刺客搏杀,虽然学有所成,终究是个孩子,又加上刺客经过特殊训练,小张良身受重伤。茶盏功夫后,相府的侍卫匆匆而来,刺客行刺不成,丢下一把大火。大火从后院开始,秋天本就干燥,加上风力作用,一会儿就烧到小张良的房间。当有仆人急匆匆开报时,小张良不顾祖父的反对,冲回房间。衣柜里有韩非送他的画,是他一直视若珍宝的,也是他的非哥哥送他的第一件礼物,他不允许也不能让那副画受到损伤。循着熟悉的路线,他拿到那副画,这时房间里已经是浓烟密布,四周房梁开始有了崩塌的迹象。他匆匆向门外跑去,这时,一根房梁坠落,小张良眼前一黑,失去意识……
                              当张开地带着仆人匆匆赶到时,小张良已经没有了呼吸,他们抬起压在小张良身上的木头,只见他的怀里死死的抱着一幅画。府中的大夫用了一宿的时间把小张良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大夫临走时,对张开地言道:“受到重物的敲击,可能会失忆,只是这种失忆不似永久失忆,与他越熟悉的人可能越记不起,这种失忆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到死也不会记起,请你做好心理准备”。张开地把在小张良枕边的画收了起来,“良儿,祖父是为你好,如果你能想起,我定会交付于你,如果你记不起,那就永远都不要记起来了”。小张良昏睡了三天三夜,高烧不退,梦里,他看到一个紫衣公子轻轻叫他良儿,只是他看不清那人的模样,他越靠近,紫衣公子便离他越远。他只听到紫衣公子在他耳边说“良儿,不要睡了,不论怎样,都要等我回来”。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6-17 2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