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香吧 关注:9,358贴子:121,063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拋開別有用心偷換概念的商業目的。
放下廣告宣傳軟文。
跟香友們一起,單純地來說說做香丸的蜜。
家常蜂蜜鎮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4 20:20回复
    我國最早的中藥文獻,成書於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是這麼説的:
    石蜜【经文】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一名石饴。生山谷。
    生山谷……山谷裏生的東西多了,山谷它媽是母山谷,山谷生的是小山谷
    給無名氏古人一個差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4 20:27
    收起回复
      這裡要介紹一位神人,陶弘景。
      如果不是他老人家去給《神農本草經》作了個批註,我們今天恐怕就看不到完整的《神農本草經》了。
      陶弘景是誰?出生於晉朝,歷經四朝,人稱山中宰相者是也。
      還不知道?封神榜看過吧?神仙裡面最大的是鴻鈞老祖,接下來是他三個徒弟,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實際上是上清太清玉清三清祖師,後面是各路大羅金仙天仙地仙……
      給這些神仙們像梁山好漢們一樣排定座次的,就是這位陶弘景道士,牛X吧?
      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批註的。
      陶隱居云: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巖石間作之,色青赤,味小醶,食之心煩,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為食蜜,懸樹枝作之,色青白。樹空及人家養作之者亦白,而豐厚味美。凡蜂作蜜,皆須入小便以釀諸花,乃得和熟,狀似作飴須蘗也。
      唉,宰相大人,蜜蜂有木有在蜜裏撒尿,你眼神好看了知道就行了,説出來太噁心人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24 20:49
      收起回复
        看看,陶大人這一批註,我們就清楚了。蜂蜜在哪裡有,什麼顏色,怎麼來的。
        然而,兼聽則明,我們來看看他朋友嵇含,就是我國第一部地方草木志《南方草木狀》的作者是怎麼說的:
        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取其汁,曝数日成饴,人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
        第二個說法來了,石蜜是蔗糖,有意思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24 21:02
        回复
          既然香丸這種香品是宋代最為著名的,那麼我們自然要聽聽宋代官方的說法啦。
          《衍義》曰:石蜜,《嘉祐本草》石蜜收蟲魚部中,又見果部。新書取蘇恭(無情書註:筆誤,應為蘇頌,北宋仁宗年間《圖經本草》主編,哲宗時任宰相)說,直將石字不用。石蜜既自有本條,煎煉亦自有法,今人謂之乳糖,則蟲部石蜜自是差誤,不當更言石蜜也。《本經》以謂白如膏者良。由是知石蜜字,乃白蜜字無疑。去古既遠,亦文字傳寫之誤,故今人尚言白沙蜜。蓋經久則陳白而沙。新收者惟稀而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24 21:45
          收起回复
            好了,至此我們可以知道,宋朝用來做香做藥的,不是生山谷懸崖上的石蜜,也不是甘蔗汁曬成蔗糖的石蜜,就是現在常見的蜂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24 21:48
            回复
              那麼,為什麼香友用蜂蜜做香丸,不是癱軟成泥,就是長毛變質呢?
              我們要用科學的原理來分析一下,而不是簡單的說野生蜜人工蜜糖水蜜來猜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24 21:51
              回复
                我們知道,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大約佔65~80%,蔗糖不超過8%,水佔15~25%,其餘一些物質如花粉蜂膠有機酸等約佔5%。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24 21:57
                回复
                  蜂蜜中的白色沉澱物,主要是葡萄糖和蔗糖。
                  蔗糖水如果被蜜蜂收集去,也會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當然,現在有些蔗糖也是用葡萄糖和果糖合成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24 22:00
                  回复
                    所以,餵糖水蜜可能會影響蜂蜜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對我們做香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
                    指責給蜂蜜餵食糖水,那應該是營養學家去譴責蜂農,香友反而需要感激他們降低了原料成本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24 22:04
                    收起回复
                      我們先說說癱軟成泥的原因。
                      蜂蜜裏的果糖是導致香丸癱軟成泥的主要因素。
                      果糖有個特點,就是它擅長吸水。沒錯,它在食物加工中用於麵包等需要保濕的食物,就能防止表面硬化翻沙。
                      所以,如果蜂蜜裡面果糖含量較高,那麼你搓的香丸很可能會癱軟無力。
                      而七十年代以來,果糖的化學合成工藝突破了瓶頸,被大量生產加工出來。又因為它可以無需胰島素的參與直接被人體腸道吸收,對糖尿病患者有重大意義,現在用量越來越大。
                      我們買來的蜂蜜中,很可能添加過果糖,這個就是香丸癱軟的罪魁禍首。
                      看看,對糖尿病人有好處的果糖,反而對我們做香不利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4-24 22:19
                      收起回复
                        那麼香丸為什麼會發霉長毛呢?
                        這個就跟我們製作香丸的煉蜜方式有關了。
                        蜂蜜本身有防腐防黴的特性,因為它含有一些獨特的酶,而且是一種過飽和溶液,所以一般的細胞接觸到它會被抽幹水分並且抑制繁殖。
                        根據國外文獻記載,金字塔中發现過距今三千年的一罐蜂蜜,並且沒有變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4-24 22:24
                        收起回复
                          那麼我們煉製的蜜,為什麼會發黴長毛呢?
                          因為煉蜜的溫度。
                          製作香丸的過程中,有一個步驟是煉蜜,古人說要煉至滴水成珠,就是溶液滴到冷水裏非但不溶解,還結成一顆硬珠子。
                          此時蜜內含水率已經低至4~7%,非常難以揉搓,衹能在比較高的溫度下添加香材。
                          熬煮到脫水,那溫度是要100℃了,而蜂蜜中的酶,在60℃就會失去活性。也就是說,我們的煉蜜方式導致蜂蜜防腐防黴功能失效了。
                          自然,丸子就會長毛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4-24 22:33
                          回复
                            問題是,我們熬煮到水分盡失的老蜜,並不能阻止其中的果糖吸水,它還是會從空氣中吸收水分,所以如果空氣中含水率達到46%以上,香丸還是會慢慢潮解的。
                            而我們人類感覺舒適的濕度,大約是49~51%。不知道你是不是不惜皮膚起皺,也要保住香丸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4-24 22:39
                            回复
                              有人也許要問,那麼中藥的水蜜丸也煉蜜了,為啥沒有潮解呢?
                              因為中藥丸子材料的製作過程不怕損失氣味,所以可以加溫殺菌。古代用紙包裹再用臘封起來隔絕空氣和水分。現代用糖衣包裹,起到同樣的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4-24 2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