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诗会吧 关注:242贴子:4,056

诗词格律教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声明,我对格律的研究不是闭门造车的,而是基于前人的结论的。所以,在此特别感谢古诗吧的@春风寂寥 、以及尹贤先生和他的《诗词写作指导》,还有已故的王力教授和启功教授
一、古音的四声以及平仄
首先要声明一点:标准普通话与古音是有区别的,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会停留在原地。因此,我们在读古人的作品时,难免会觉得不悦耳,大家要了解和适应。
言归正传。古音和普通话一样,有四个声调。不过,不是我们现在的一二三四声,而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下面展开讨论。
首先看平声。平声自成一个声调。到了后来,又演变成了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两个声调
次看上声。上声后来演变成了普通话的第三声。
再看去声。它后来成了普通话的第四声。
最后看入声。入声比较特殊。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而入声字则不同程度地变成了一二三四声的字。例如直、白、黑、侧、脚这些字都是入声,而他们有的是第一声,有的是第二声等等
特别注明:以上说法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是”这个字,现在是第四声,可在古音中是上声;再例如“纬”,现在是第三声,然而古音中是去声。诸如此类的很多,不再列举
如今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的方言还保留着入声,但中国北方地区的方言基本上没了入声
古人据此把音调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平声就是平声。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仄,通“侧”,有不平之意。古人写诗,讲究平仄声的交替,以显得铿锵有力。
第一讲到此结束,请愿意做徒弟的在二楼举个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17 19:08回复
    早上好呀
    (感觉怪怪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2-17 19:15
    收起回复
      坐等更新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2-17 19:18
      回复
        已经加精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2-17 19:19
        收起回复
          可不可以认为平就是一二音,仄就是三四音?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2-17 19:22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17 21:06
            收起回复
              补充一下,入声比较短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2-17 22:34
              回复
                默默地更新第二讲
                二、古诗的押韵和古绝
                范例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上声养韵)
                ○○●●○,●○○●◆,●●●○○,●●○○◆。
                2.衔鱼翠鸟 钱起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去声御遇韵)
                ●●○●○,●○●○◆。●○●○○,●●●○◆。
                3.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去声遇韵)
                ○●●○●,○○●●◆。●●●○○,○○●○◆。
                4.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上声阮韵)
                ○○●○●,●●○○◆。●●●○○,○○●○◆。
                5.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声麌韵)
                ○○●○◆,●●○●◆。○○○○○,●●○○◆。
                6.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平声先韵)
                ○○●○●,●●●○◎。○○○●●,○○○●◎。
                7.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平声阳韵)
                ○●●○●,●●●○◎。●○○●● ,○●●○◎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平声寒韵)
                ○○○●●,●●○○◎。○●○●●,○○○●◎。
                9.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平声阳韵)
                ○○○●◎,○●●●◎。●○●○●,○○○●◎。
                10.长干行(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入声职韵)
                ○○●○●,○●●○◆。○●○○○,○●●○◆。
                11.洛阳道 储光羲
                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树绿。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入声沃韵)
                ●●○○○,●○○●◆。○○●●●,●○○●◆。
                12.邀花伴 孟郊
                边地春不足,十里见一花。及时须遨游,日暮饶风沙。(平声麻韵)
                ○●○●●,●●●●◎。●○○○○,●●○○◎。
                13.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入声黠洽韵)
                ●●○○●●◆,●○○●●○◆。○○○●●○○,●○●●○○◆。
                14.三绝句(其三) 杜甫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平声东韵)
                ●○○●○○◎,●●●●○○◎。○●●○●●●,●●○●○○◎。
                15.田园乐(其四) 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平声寒韵)
                ○○○●○●,●●○○●◎。○○●○○●,○●●●○◎。
                上图○为平声,●为仄声,◎为平韵,◆为仄韵。
                我们先看古诗的押韵。押韵是古典诗最基本的一个格律要素。“无韵不成诗”,可见押韵的重要性。大概来讲,韵母相同或相近,且声调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互相押韵。平仄声韵不可通押。
                例如,开和来,韵母都是ai,且音调都是平声,故可以押韵;东和风,虽然韵母不同,但相近,故可以押韵;纸和势,韵母都是i,且一个上声,一个去声,音调相近,故可以押韵;又例如长和漾,虽然韵母都是ang,但一个平声,一个仄声,音调不同,故不能押韵。
                注意:很多古诗初学者可能受现代诗和现代歌曲的影响,常忽略音调这一要素,并会犯平仄通押的毛病,这一点要注意。
                另外需注意,入声的音调与其他三声不同,因此不能与其他三声的字通押,只能单独使用。
                古典诗用的是古音韵。唐宋人据以确定字音平仄和用韵的韵书是《切韵》或《广韵》。二书韵目繁多,后来自平水县的宋人将其归并为106韵,是为《平水韵》,沿用至今。
                古音韵中,几个大致相同的韵部称为邻韵,例如学诗者所熟悉的平声一东与二冬韵。
                现在,由于语言的发展与演变,读以平水韵为准的诗可能会感觉不大悦耳,甚至会感觉不押韵。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用新韵(即今韵,普通话韵)。不过,由于学习古诗需要读古人诗,并且平水韵四声俱备,所以还需要了解平水韵。
                平水韵查询链接如下:www.sou-yun.com/QR.aspx
                下面讲古绝。
                古绝,是古体绝句的简称。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六言绝句。其中六言绝句极为罕见,如例15,一般不论。
                五言即一句五字,七言即一句七字,以此类推。但没有八言绝句及以上。
                一般学习古诗,都是从古绝(尤其是五言古绝)开始,概其格律较为宽松,限制少,较容易写成。
                古绝二四句押韵,首句一般不押韵。既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必要时可用邻韵,如例2、例13。第三句话句末字的平仄一般和韵脚的平仄相反,以显得悦耳。古绝不拘平仄,只要符合上面的规则,有诗意即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18 00:14
                收起回复
                  学诗者不妨先写几首古绝,我来评点(写的不好没关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2-18 00:50
                  回复
                    早上好。我虽年近古稀,但很爱这门艺术,愿做你的学。请介绍几本初学者的书。你写得很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18 08:29
                    收起回复
                      从军
                      朝与爷娘别,前路千山雪。得擒单于归,何吝健儿血。


                      IP属地:广东12楼2016-02-18 11:39
                      收起回复
                        坐等更新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19 22:34
                        回复
                          人好少,继续更
                          刚才编辑时,有一大段重复了,所以只好几楼全删掉重发……
                          第三讲、近体诗的概念、格律规范,五言律句和五言律绝
                          范例
                          1.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真韵)
                          ●●○○●,○○●●◎。●○○●●,●●●○◎。
                          2.问刘十九 王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虞韵)
                          ●●○○●,○○●●◎。●○○●●,○●●○◎?
                          3.经檀道济故垒 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尤韵)
                          ●●○○●,○○●●◎。●○○●●,○●●○◎。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青韵)
                          ○●○○●,○○●●◎。○○○●●,●●●○◎。
                          5.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先韵)
                          ○○○●●,●●●○◎。●●○○●,○○●●◎。
                          【金粟柱】精美的弦轴。金粟,桂的别名,以其花蕊如金粟。
                          【周郎】周瑜,精晓音乐,听人奏曲有误必顾看。时人云:“曲有误,周郎顾。”此借指弹筝女属意的男子
                          6.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微韵)
                          ○○○●●,●●●○◎。●●○○●,○○○●◎
                          7.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豪韵)
                          ●●●○◎,○○●●◎。○○○●●,●●●○◎。
                          8.离骚 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元韵)
                          ○●●○◎,○○●●◎。●○○●●,●●●○◎。
                          9.闺人赠远(其一) 王涯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真韵)
                          ○○●●◎,●●●○◎。○●○○●,○○●●◎。
                          【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御沟】流入宫中的河道。
                          10.从军行 令狐楚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庚韵)
                          ○○○●◎,●●●○◎,●●○○●,○○●●◎。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今体”之名;与古体诗最大的区别,就是近体诗的格律较严密。兴起于唐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不仅是唐朝的新体诗,也是中国诗歌的正宗。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也因其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一定的严密格式和规律,犹如法律、纪律一样,所以后人也称其为律体诗。(以上均摘自维基百科)
                          近体诗发源于南北朝,定型并兴盛于唐朝。它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中。南北朝便渐渐出现了类似于律诗和排律的诗,是为“齐梁体”诗。后经唐代陈子昂、宋之问等人的改革和完善,最终完善了律诗的声律。
                          从篇幅上讲,近体诗可以分为律绝和律诗,其中律诗又可以分为一般律诗和排律。从每句的字数上看,又分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的句数一定是偶数,绝不允许有奇数句的近体诗。大多数近体诗押平声韵,也有一小部分押仄声韵的近体诗。
                          近体诗从首句开始,每两句称作一联。该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近体诗每一联对句的最后一字押韵,称作“韵脚”,首句也可以押韵。如果押平声韵,则每联出句的最后一字必为仄声。
                          近体诗讲究平仄交替与谐和,以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一般情况下,近体诗每句的二四(六)字平仄交替
                          近体诗从首句开始,每两句称作一联。该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对句”
                          近体诗符合一以下四个特征:
                          1.“律”,就是用律句,下文会讲;
                          2.“对”,指的是一联中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或基本相对。违之称作“失对”
                          3.“粘”,指该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应与前一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另有一种说法为该联出句与前一联对句平仄基本相同。违之称作“失粘”
                          4.“韵”,指的是律诗的押韵。律诗除了不可平仄通押外,其韵脚必须出自于同一韵部。只是在盛唐之后,近体诗如果首句押韵,则该句可以使用邻韵,被称作“衬韵”或“孤雁入群”。违背这一规则的称作“出韵”
                          五言近体诗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型:
                          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仄)
                          2.平平仄仄平(腰字可平,这比较特殊)
                          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
                          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
                          【注】腰字指五言句中第三字
                          这种被律化的句子,被称作“律句”。
                          根据近体诗的四个特征,可以总结出五言律绝的四种声律格式:
                          1.仄起首句押韵
                          中仄仄平平(韵),平平中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2. 仄起首句不押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3.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中仄平(韵),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4.平起首句不押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注】中的意思是指可平可仄。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要素,学诗者须切实掌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2-20 00:33
                          收起回复
                            注意:讲律句时 仄仄平平仄 括号里应该改成 首字可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2-20 00:34
                            收起回复
                              乡夜
                              夜暗风入户,
                              雾漫将行路。
                              丽春似月影,
                              欲问情如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2-20 00: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