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与霞吧 关注:1,149贴子:68,183

戏里戏外都是戏,云去云来远近山----我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段时间在两岸三地最热的词莫过于两个字“我们”,缘于眼下极热的冰晨恋,这两个词运用得最刻骨铭心的,非秦霞莫属,这让我此次大陆之行经过一晚的思索,写下这篇拙文,献给我一生的挚爱的青霞和她唯一心上的他,还有这个吧里一直以来坚守秦霞、热爱秦霞的所有吧友,这里没经茶煲网友的同意借你的美图一用,美人共赏:
鲁豫:那次是第一次到内来对不对?
秦汉:对对,就是因为滚滚红尘这部戏,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在塘沽的一个镇里面拍戏,拍的时候当地很多人都在看,有爬树上也有爬屋顶上的,然后晚上收工的时候,我们在前面走,就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哐哐哐,就只听到那脚步声,这种情况以前没碰到过。
以上摘自鲁豫有约
青霞:我发现人会有这种反应是在欧洲旅游的时候。坏就坏在那时我有一大堆行李,得拖着行李换火车。从这一站拖到那一站。那一趟最糟糕的部分莫过于此。我们没有旅行计划,搭火车到了目的地之后再去找旅馆。
铁屋彰子:你说的“我们”是指你和
青霞:他(秦汉)
以上摘自铁屋彰子《永远的林青霞》
这些幕前幕后的伙伴们,经过数十年光阴的洗礼,都有着不同的人生风景,沧海桑田,永恒不变的只有《窗外》,它留住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想,提醒我们曾经拥有的一段回忆。摘自林青霞《窗里窗外》
小时候重复做着同样一个梦,墙角有一张又平滑又白的纸,心里感觉很清凉很舒服,因为太喜欢这种感觉,深怕它会变皱,它却开始有了皱折,那皱折越来越多,越来越皱,我那清凉平静的心,也越来越纠缠,越来越绞痛,就在这个时候我醒了。——林青霞《窗里窗外》
有人说这张纸,这个梦是指秦汉,爱林有不同解释,且看:一九七三年夏,《窗外》在香港上演,我一夜成名。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没停过拍戏,有了名,有了利,更有了得失心。在忙碌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下,已经忘了什么是快乐。一九九四年嫁到香港,育有三名可爱又美丽的女儿,在人生的道路上历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虽然离开影圈十几年,还是逃不开媒体的追逐。世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实人生这场戏,比虚构的剧情更富有戏剧性。----摘自林青霞《窗里窗外》
对着雨景、对着大山、对着远处的虎穴寺,谁还舍得说话,我想大家都在咀嚼龙哥诗里的意境。这是宋代词人蒋捷的《听雨》,这何尝不是我内心的写照。“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那些年在台湾拍戏拍得火红火绿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立之年,孤身在香港拍戏,一待就是十年,曾经试过,独自守着窗儿,对着美丽绚烂的夜景,寂寞得哭泣。“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而今真是鬓已星星也,到了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甜酸苦辣、生离死别,接受了这些人生必经的过程,心境渐能平和,如今能够看本好书,与朋友交换写作心得,已然满足。-----摘自林青霞《云去去来》


1楼2015-06-17 11:01回复

    爱林:青霞在未走进窗里时,她是每天幻想自己变成蝴蝶,走进窗里,走进她的戏梦人生的第一天,她说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因为她仿佛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她非常快乐,少女情怀如诗如梦,因为太喜欢这种感觉,深怕它会变皱,但是她太过于谨慎、过于小心,所以整天紧张兮兮,没有享受到当下的美妙,和她最美好的时光,于是梦有了皱折,那皱折越来越多,越来越皱,她那清凉平静的心,也越来越纠缠,越来越绞痛,94年梦到坚守到最后一刻,梦醒了,蝴蝶梦为庄周,她不得已重新被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于是,她嫁人了,既然嫁不到最爱的人,那么嫁张三李四都一样了。她真的放松了,因为不再爱谁,不再牵挂谁,不再为谁肝肠寸断了。只是这样的“幸福”竟也没有维持多久,于是,她心碎地唱到,世界不管怎样荒凉,爱过你就不再孤单。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青霞,谁来懂你?蒋勋赠予一字联:潮来潮来,白云还在青山一角 青霞自喻白云,性情多变,因此她说她是一个永远不甘心停在老地方的人。她永远在成长,让人无法预料。但不管如何变幻,她爱他的心的始终如一,这就是最凄美、最动人的秦霞爱情故事。
    典故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梦与蝶是人们长久以来,深存于心的一个不解情结,当现实的重压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能成梦化蝶。
    上至拥有九五之尊的简文帝萧纲,身虽帝王,实则傀儡,在终日如履薄冰的现实中,他多么希望也能化为庄周的梦中之蝶,“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诗圣李白更是看淡了红尘,一样会写下了这样一首人生如梦,何所求的诗章:“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就是那千古流传的《梁祝》,当现实无法让他们成双成对时,人们一样会善意地设想,他们破墓化蝶后,同舞九天。
    琴声还是让人感觉到了凝重,因为人有的时候真的是很难分清哪个是梦,哪个是真实。。梦中的感觉是模糊的,而醒着的感觉是清晰的;梦里的事情往往是变幻不定,缺乏逻辑的。而现实中的事情则相对稳定,和有条理的;人做梦迟早总是会醒,而醒了却是不会再做梦了。
    凭这些感觉似乎可以分得清,梦与非梦之间的界限。但在现实中,人的感觉有时是很不可靠的。就如有时的梦境会相当清晰,你根本不会相信那是梦,甚至会明知是梦,却总愿意相信那就是真实。其实人性中,始终都存在着这样的不确定性。
    于是,对醒着所经历的所有生活,人们不是也一样认为那也只是一场梦吧?只是哪梦里有更多的场景,哪故事也更清澈,哪情节也更离奇,哪路径也更曲折,哪时间也更长久而已。
    琴声依旧,生活依旧,梦蝶依旧。醒中不是梦,梦中不知醒。谁又能真的能从这人生的大梦中醒来呢?突然想起郑老怪那句名言:“难得糊涂”,其实这糊涂与梦蝶,同样是异曲同工。(老汉在失去青霞后一直在装糊涂,青霞白天努力活着,晚上做着红楼梦,如她前段日子所定日子还是得照过)


    6楼2015-06-17 11:33
    收起回复
      不经意间遇见了你生命中犹如光一般的人。曾经疯狂的追逐像不可一世的倔强,你一切的物品都是他美丽的应援色,你的手机里唯一舍不得删除的是他的照片,你课本的每个角落都有他名字的笔画。外人看起来你是那样疯狂,只有你知道,他就是你生命中独一无二的那个人了。但有一种爱也叫遗憾,总有些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总有些爱而不得的人。
      秦汉出身将门,是红极一时的白马王子,如此一个英年才俊,却因情不自禁走到这复杂的恋情故事里,94年他错过了她,后面知道她不幸福,他情愿孤单,不愿割舍和她的关联,默默用岁月守候他们的承诺,他常对人说两人之事不足对外人道,青霞跟她也保持着默契,对黄佟佟她们都是三缄其口,她不愿提秦汉,只为他点了首歌:很想知道你近况,我听人说,还不如你对我讲。
      想起:金岳霖老先生在医院中苦挨最后的时光。相当多的人都变着法儿从老人那儿想套出他和林徽因之间的种种故事。可是,他却一直咬紧牙关不松口,不吭声。而到生命中最后的最后,他终于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稍停顿了一下,“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是呀,他们只想互诉衷肠,情话哪能对外人道。


      20楼2015-06-17 13:55
      收起回复

        几天前女儿嘉倩慎重其事的向我要一张签名照,送给同学的妈妈,说这位母亲得了癌症,而她一生中最大的心愿是拥有我的亲笔签名。我即刻DHL一张照片和一本我写的书《窗里窗外》到台湾给她,照片后面写着:
        人说人生如梦
        梦醒时或在另一个国度
        祝福你
        梦里是美梦
        梦醒也美好
        前阵子看了一本书《死过一次才学会爱》,叙述一个病患经历四年淋巴癌的蹂躏,于二○○六年二月二日死亡之后再回到人间的亲身经历。她这样形容死亡:「这不是一种到了另一个地方的感觉,反而比较像是苏醒过来,感觉就像是大梦初醒。感受到宇宙间充满着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的我,没有躯体,没有任何生理上的残迹,但是我纯粹的本质依然存在,这就是永恒,彷佛我一直都在,而且将永远存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不受躯体的限制,可以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空间。我是一种纯粹的能量,可以诠释为灵魂或精神,它比身体庞大许多。」我惊讶的发现,她所形容的死亡竟然跟两千多年前希腊哲学家苏
        格拉底不谋而合,苏格拉底不畏惧死亡,用生命来证明灵魂是永恒的存在而身体只是它暂住的房子。
        《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作者是艾妮塔.穆札尼,她是生长在香港的印度女子,家庭保守,父亲管教严格,学校毕业后父母要她依循印度传统,做个贤良淑德的家庭主妇,多次为她安排相亲,结果决定让她和一个只见过两次面的印度男子订婚。由于自己是追求梦想的人,她经过痛苦的挣扎,终于决定悔婚,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内疚。她最好的朋友得了癌症,眼看着好友的身体受癌症吞噬的痛苦感到无比的恐惧,没多久自己也被医生诊断出得了淋巴癌,经过死而复生,她用两个字总结得癌症的原因——「恐惧」。
        二○○六年三月九日紧急送医治疗的五个星期后,她已出院回家了。如果没有医院的病历,很难相信,一个病入膏肓的癌症患者,去到另一个世界再回来,短短数月竟然不药而愈。她的疗愈是因为放下,抛开了她的恐惧,接纳自己并让自己本身成为爱。美国肿瘤科柯耀冰医生(Dr.PeterKo)对这宗癌症自动痊愈的病例很感兴趣,专程安排一趟香港之行和她在养和医院碰面,并仔细研读她的病历,他透过电邮将这份报告寄给媒体和参加研讨会的医界人士,也证实了艾妮塔并非信口开河。
        每当发现一本好书,我总爱跟大家分享,买了很多本《斐多》和《死过一次才学会爱》,送给朋友,让大家对照苏格拉底和艾妮塔关于死亡的诠释。
        艾妮塔住在香港,刚巧我的朋友认识她的朋友,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约她见面。我们约在lFC大楼的日本料理店,席间有她的先生、我的两个大女儿、几位好朋友,其中一位朋友正在和癌症搏斗。我给她的见面礼是一本英文版的《斐多》和我自己写的书。她个子不矮,一头黑色鬈发,皮肤略黑,身材略胖,五官轮廓很深,是一个好看的女子。一排长桌,我坐在她正对面,两人专注的交谈,她整晚保持微笑并温柔的回答我的问题,微突的眼睛射出的两道光芒却把我震慑住了。书上说她在另一个世界见到她死去的好友和父亲,环绕着她的是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原因无他,只因为她的存在,那是一种美好。但是她选择回到人间,她想把她的经历和体悟跟世人分享。她认为导致她罹癌的是情绪与心理因素,希望人们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致病机率。
        我问她还能感觉到父亲的存在吗?她说她的父亲正在她身后。我问她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她说希望做到两件事,一是教育,希望不要强迫和限制孩子们的学习,让他们快乐的做自己。 一是医疗方面,希望医生除了治病更要多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
        达lai喇嘛说人们惧怕死亡,是因为不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如果死亡就如艾妮塔形容的这么美好,那还有什么好怕的,不如好好的把握当下,活出自己的价值。


        51楼2015-06-19 15:08
        收起回复
          这下面的体悟应该对青霞的灵性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这些恰恰是她过去性格中很匮乏的东西,当然也是很多人身上匮乏的东西,秦霞恋在今天这个时代应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灵性层面来谈,而不仅仅是肤浅地去八卦一段逝去的爱情而已,青霞说过希望你们因为喜欢我而成就自己,秦霞恋这几十年来伊然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情感课题,里面的可挖掘的亮点真的也是层出不穷,当然这也是因为秦霞两人本身的精神素养绝不仅仅流于是三教九流的明星这个浅薄的表面而已:
          当你爱自己觉得心满意足时,你会有更多的东西给别人,因为你无法给别人你没有的东西
          当你能爱自己到觉得实现自我、展现自己的时候,你所付出的爱就变成无条件的,因为你已不要求任何人回报,你所付出的爱是纯净无条件的,这是我最重要的领悟,让我描述一下我过去是怎样的人,我以往认为爱自己是自私的,我以往认为我必须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于是我不断付出,直到自己精疲力尽,同时我一心想取悦别人,我不要有人不喜欢我,我要取悦所有的人,我为所有人、任何人服务, 除了为我自己,
          无惧地生活,无惧地做你自己。
          无惧很重要,无惧指的是什么?我指的是——停止害怕别人怎么想你之类的事。大部份人其实不在乎,我过去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我说过我喜欢取悦别人所以我害怕所有的事,我害怕别人怎么看我我害怕自己不够好,我害怕失败,我总是逆来顺受把自己放在最后,我总是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当我为别人做事时,我并不是出于爱,我并不是为了他们去做的,我去做是因为如果我没有去做,我害怕别人怎么看我,所以我做的每个选择或决定都是出于恐惧,不是出于爱,我对食物的选择也是一样,如果我选择吃健康的食物,我这么选择并不是因为我看重生命我想要活得健康长寿,我这么选择是因为我害怕生病,我吃营养品,不吃不行。因为我害怕生病,我害怕任何事,我执着于很多事,我有很多强迫性的行为
          所以我生活中的所有决定都是出于恐惧,有人告诉我有些恐惧是好的因为它让你安全。我并不同意,因为恐惧其实让你裹足不前,是爱让你安全。如果你爱你自己,你绝不会让自己置身危险中,你也不会让别人置身危险;如果你爱自已、爱惜生命,珍惜自已的生命,你会保持自己的安全。
          继续享受生命,就算你正面对着疾病,不管你正经历什么事将享受生命变成你的生活重心,这很重要。
          你们之中很多人失去了所爱的人你很爱的人,你仍然深爱的人,他们已经跨别到另一个境界去,你们所爱的人会希望你们知道,他们很快乐,他们没事,他们会希望你知道他们仍然和你在一起,他们仍然爱你,但你所爱的人最希望你知道的是,他们希望你能快乐起来,他们希望你能重新找到快乐和喜悦,你所爱的人最想给你的讯息是,他们不希望你觉得内疚,当你重新找到快乐时,不管你在什么情况下失去所爱的人,不管是因为疾病、意外、瘁死或逐渐死亡,或是因为自杀,不要对任何事觉得内疚,没有人会在时候到以前离开,你不能控制他们的死亡,如果你有任何话想对他们说,就说吧他们会听得到,他们真的听得到,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哀悼亡者,你做的事只需要为自己疗伤,你不需要为他们做什么,他们真的不需要你,只要为自己做,你只要为自己疗伤,如果你重新找到快乐,你必须要了解你的生命仍然是个恩赐!
          我们是彼此关联的,我们都是它的一部份,我们是一体的。
          首先要认知你的生活是建立在恐惧上,因为它很细微很多人根本不会察觉,我就没有察觉,有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活在恐惧中,直到恐惧消失时,然后我们才发现哇那种寂静的感觉真好。
          你们有很多方法,有件事我会告诉别人,不要想办法去消除恐惧,因为这样一来你只是专注在恐惧上,每当你想去除什么你只是让自己更注意它,我会要你们在爱自己上面下手,爱和恐惧不能共存它们不可能同时存在,只可能有其中之一,你越爱自己你生活中的恐惧会越少,所以我不会要你们去除恐惧,而是用更爱自己来超越恐惧,所以将重心放在如何爱自己。
          我其实认为我们可以超越原谅,当我们了解别人已尽了力,在他们当时的认知范围内,不管他们做了什么,这已经超越原谅,这比较像同理心、同情心,试图去了解他们的动机,这不仅适用其它人也适用于你自己,当你对自己可以这样想时对别人会更容易,所以先要对自己有同理心。
          每当你觉得在评断自己的行为,例如有多少次你说过我怎么会这么笨做出那样的事,我应该怎样做才对像这样的情形,留意你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告诉自己,不是这样的我是宇宙中一个美丽的孩子,我不应该被这样说,开始对自己有同理心,当你可以这样对自己时你会开始这样对别人,然后你会了解没有什么可原谅的,因为当你原谅别人时你的意思是你伤害了我错怪了我,但我还是会原谅你,这好比你评断别人认为别人做错事但你还是会原谅他。另一个境界里没有评断,因为没有什么可评断的,我们都是爱我们都是纯净的爱,无条件的爱所以没有什么可评断的。
          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相信业力因果,我们做错了事就会受惩罚,现在我发现我对这些事不再那么独断了,这件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变化,我现在将业力看成类似阴阳的东西,如果你向这头拉得太远,它会以同样的幅度向那头摆回去,它不是一种做错事的惩罚,你不必在这一世积好因好在下一世得好果,简单地说你只需要跟随你的心,跟随你的喜悦让你的人生更开心。


          52楼2015-06-19 15:28
          收起回复
            张爱玲说,爱过之后的心,像被水洗过一样洁净。胡兰成离开了,可她依旧淡定地说:“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张爱玲的心就是一面深不可测的湖。虽被人投石问路,却宁静平缓,波澜不惊。
            此后,是平庸,是惊世,是绚丽,是落魄,都与人无关。那种携手花开,静看日落的烟火爱情,早已不屑。
            是的,张爱玲如此,青霞如此,她们的心深不可测,虽被人投石问,却宁静平缓,波澜不惊,因为心早已为止水。


            55楼2015-06-20 11:39
            收起回复
              回63楼,你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很不错(能够运用反推的模式),事实就是这样,否则秋华的回忆扯到二十年前那段经历就很无厘头。姑且我们不论秋华知道多少:仅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霞离婚的事实
              二:秦霞彼此依然有情有义
              三:放的歌到底是不是秋华有意放的烟雾弹,还是她自己也处于烟雾弹,这个还不好判断。


              64楼2015-06-23 13:00
              收起回复









                有些美好的东西一旦经历,就已经入骨入髓,无法剔除,只是平时隐藏得太深,或不愿触碰,不经意间又会一下子涌现出来,让你措手不及,惊觉时可能你已泪流满面,时光流转,真爱才是一生一世。


                70楼2015-06-24 11:24
                收起回复
                  青霞要爱惜羽毛,拣好戏接,这和汉多一致啊!可惜了,若非是香港那群拜金的狐朋狗友,我们今天还会看到许多如滚滚红尘那样的经典。快四十了,快四十又有什么关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怎么会有年龄的期限,若青霞没有听信这帮人的短视之语,和汉保持一样的高度,那么两人之间的分歧也不会越来越大,结局自然也不是今天这样!许多年后,青霞经过多年的反思,捐掉了唯一的金马奖,终于醒悟了,终于达到了汉的高度,然而人生却回不去了……
                  爱林131413: 男人和女人永远不可能一样的。
                  山的花园: 爱林大男子主义来了。其实秦林进入影圈,一个是主动选择,另一位是偶然进入,对艺术的热爱程度还是有距离的,所以有赚完钱上岸之说。
                  爱林131413: 回复 山的花园 :大男子主义?这么跟你说吧,用数学语言表达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是最精准的,男人是椭圆,可以有多个圆心,女人是圆,只有一个心,当爱而无望时,所以的一切就随波逐流了。
                  爱林131413: 回复 山的花园 :这也是为何每个行业最顶级的高手都是男人的原因,并不是男人比女人聪明,只是男人比女人能专心。很多女人的心在结婚前放在爱情上,结婚后放在孩子上。
                  爱林131413: 回复 山的花园 :其实青霞不是想那么多的女子,周围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借青霞在息影前为自己捞一把而把青霞不断往火里推罢了。青霞本来想在滚滚红尘后就息影的,施南生她们不让她息影而已。她不是一个那么俗,那么有心计的人
                  山的花园: 男人的优势嘛也是有女人奉献的因素,多少优秀女性为子女放弃职业,她们也是为社会作出了牺牲
                  vivianll: 回复 山的花园 :应该说是社会文化造成的女性角色不同,她们的心理注定要背负更多的枷锁。男性的社会角色是为事业奋斗,爱情至上倒是要被人小看了。而女性则从小被塑造成要为他人为家庭做出牺牲,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vivianll: 回复 爱林131413 :是的,青霞还是一个传统的小女人,事业上的发达并不是很她最为在意的,她最在乎的还是爱人和亲情。但环境却把她逼成了一个女强人。实则她是外强中干。
                  白月絮飞: 回复 爱林131413 :嗯,非常同意爱林的话,霞不是一个那么俗,那么有心计的人。她的美在于此,遗憾也是这样造成的,以至于多年后更加关注秦霞。今天看他们的故事,既欲罢不能,有让人心痛。
                  山的花园: 回复 vivianll:对事业应该有想法的,否则为何与秦汉复合时已经30多了,还在继续马拉松似的恋爱,失去了最佳结婚时机。

                  就上面这段回复,爱林想从女性人性的角度作一个思考和解读,这样也希望很多单粉从人性角度不要对青霞产生误解,认为她是贪财或者是其它背叛才嫁邢,抛弃了秦汉:
                  对爱的渴求几乎可以说是女性普遍悲剧的来源,然而这悲剧的核心在于,正是女性自己而不是别人选择了这样的命运。这种悲剧性在女性知识分子或者说一些在原本领域取得过成就的女性身上又显得尤为突出。她们有着比传统女性更高的个人追求,她们明明可达至更高的成就,然而却依然选择回归家庭,甘受爱的束缚。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知识分子也好,传统女性也罢,爱与家庭都是她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这样的价值追求本无高下之分,是的,罗姆尼的妻子养育五个孩子并不比他去竞选美国总统来得低下。然而,这样的价值追求却在事实上时时将女性置于十分被动的位置。 其实秦汉在花样问卷曾这样说过:我觉得艺术的价值被高估了,而馒头的价值被低估了。说明他是在跟青霞分手后对女性对青霞的离开都有思索,并且有体谅之心的,馒头和艺术是不同精神领域追求的生活必需品。本为高低之分,为了生存状态作出的任何选择在当下即是合理的。青霞在不同年龄展现不同的精神需求,在年轻时她可以为爱不顾一切,拼命追求事业成功。这是那个年龄段应该追求的。到中晚年回归家庭,需要家庭的温馨,对一个女人来说,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取暖必须品。所以单粉不要认为秦之前不想提及霞是因为不肯原谅霞,如他所说,之前是因为霞之前是个有家庭的人,作为谦谦君子,又怎能拿有夫之妇作话炒作,确实是有失风度的。但这并不表示他还不能原谅霞。而这一切在花样就有了转变。有心人可以自己联想。


                  72楼2015-06-27 01:02
                  收起回复



                    79楼2015-07-03 01:16
                    收起回复
                      刚才有位虾米就77楼我说的话要跟我争论,还说一些难听的,说实在的,爱偶像,如果不了解他们,如何爱他们呢?所以我把77楼的话搬下来延伸一下:还有一点我要说的,芒果V基金跟言爱基金在2012年就已经合作了,当时的启动资金是一个亿,而且能争取言爱基金的投资对促进当地的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是莫大帮助的,老邢的原定目标是投资一百所,现在已经达到一百九十三所,所以呢各地呢不是在帮忙,而是在争取。而却在今年加码了条件与芒果合作,捐献资金1.1亿,作为公共慈善事业。这段刚才那位粉丝可能看得云里雾里,我延伸一下,希望你能看懂这个因果关系,我说这段的意思你可以参阅下面两段:


                      也就是说湖南卫视跟青霞一直都有接触,而青霞也一直说满足现有生活,如果仅仅为了区区1.1亿建思源慈善学校的话,湖南卫视在2012年就可以同意这样的条件了,因为这本来就是这个慈善基金会的本职工作,不做这个慈善就做那个慈善,如果又能做慈善又能跟林青霞合作,光广告赞助这一项就能一下收回所有成本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参加此次活动的必要条件,所有的决定权还是在青霞身上(所以我刚才有说到以她为主线设计一些特有的游戏环节也不无可能),只能说这次这个理由在这个合适的时间段被很好地、很顺手地借用了。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了。我倒是很期待一直很胆小、紧张兮兮的霞如何通过十二次真人像彻底放松自己,彻底突破自己。走向新的人生征途。她在努力调整自己。 努力!努力!


                      81楼2015-07-03 03:44
                      收起回复

                        美美的霞,还是感谢某些人,让我们能欣赏到霞的真人秀,看到那个呆萌的霞。


                        86楼2015-07-03 11:05
                        收起回复

                          这是霞最近关注的文章。跟那篇死过以后学会爱,说的东西差不多是一样的。


                          88楼2015-07-03 11:39
                          回复

                            虽然现在节目组对外绝对保密,但从青霞所说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人生的精彩就在于未知,我大概能够预测这个节目能吸引青霞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未知性,会让人期待,但结果永远不会谁都不知道(人生的乐趣不正是在这过程中体现吗),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如梁朝伟为路人甲所写影评所说:
                            我所理解的成功:不是衣食无忧,不是获奖无数,而是你能否真正享受每一次努力的过程。有梦想有目标是好事,但如果只看到目标,就很容易忽略过程,就像跑步一样,你一心想跑到终点,就会忘记欣赏沿途的风景。
                            所以,我们有时不懂珍惜,有时自视过高,有时怨天尤人,其实说到底,都是放不下自我。很多心中不平都因为放不下,当我们学会放下,往往会获得更多。
                              梦想,不仅仅是有梦、敢想,还有做梦和思考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结果是什么,也没那么重要了。
                            青霞是那种永远不会成为路人甲的巨星,可她有多少年,都是失去自我的,她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她太在意得失,她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懂得欣赏自己,虽然她获得了很多,但她也失去了太多。甚至失去了一生挚爱。希望你不要再对未来担心,安心过好每个当下,因为未来也是由每个当下组成的。不要再得龙望蜀,顾此失彼。


                            90楼2015-07-03 12:01
                            回复



                              91楼2015-07-03 12: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