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吹吧 关注:14贴子:4,566

后来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初是男人之间的约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11-25 18:37回复
    出处: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11-25 18:39
    回复
      所以……最初这句话描写的是战士之间生死与共的情义么?
      如果问大家,最打动你的情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上榜率一定很高。
      好吧,问题来了,最打动你们的情诗到底是哪首?能介绍给我看么?(这才是我的目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11-25 18:46
      回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即便词写的如此深情,苏轼在王弗死后三年还是再娶了。娶的是王弗的妹妹。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11-25 19:15
        收起回复
          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檐,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暄,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义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树犹如此》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1-25 20:00
          回复
            唉,每次读完《树犹如此》,总是心情沉重。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1-25 20:01
            收起回复
              “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
              个人在命运面前真是太渺小,拼死一搏又有何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11-25 20:03
              回复
                好吧,到最后又偏了,诗啊词啊文啊都有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11-25 20:04
                回复
                  《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首诗也是悼亡的,和苏轼的那首词相似,只不过这首是女人写给亡夫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1-25 20:13
                  回复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所爱的人葬身此地,谁来与他作伴?唯有孤独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所爱的人葬身此地,谁来与他作伴?唯有孤独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所爱的人葬身此地,谁来与他作伴?唯有孤独
                    夏日漫长,冬夜凄凉
                    待百年之后,再回来伴你长眠。
                    冬夜凄凉,夏日漫长
                    待百年以后,再回来伴你长眠。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11-25 20:26
                    回复
                      虽然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但看到这些文字,还是会心有戚戚。不知那些经历过的人是怎样的心碎。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1-25 20:30
                      回复
                        遇见你,对于我来说是危险的,而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遇见你,对我则成了致命。—《自深深处》
                        这是王尔德入狱后写给同性情人波西的信集里的一句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11-25 21:03
                        回复
                          以前在图书馆看到王尔德的传记,简单翻了翻,很惊喜。因为里面关于他的资料特别全,还有不少他故居的照片,他的手稿的照片等等。但是整本书却没有提过波西这个人。当时很纳闷,这么详细严谨的传记却没有记录这个对王尔德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人,要知道王尔德是因为和波西的关系才入狱,身败名裂。
                          然后我翻到最后,看到作者:维维安。然后我明白了,这个传记的作者是王尔德与妻子康斯坦茨生的儿子。难怪了……
                          所以大多数的传记,即便是主人公的亲人写的,也不是完全真实完整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4-11-25 21:09
                          回复
                            我想大多数人会比较熟悉这一段:“人会说美是肤浅的,也许如此。但至少不像思想那么肤浅。对我来说,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美是奇迹中的奇迹。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这段话。
                            这是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里亨利勋爵对道连格雷说的话。
                            据说王尔德看到一个男模特的画像,感慨这么美的生物却仍抵不过衰老。然后画家对他说如果画里的人可以和现实中的人互换就好了。然后王尔德就写了《道连格雷的画像》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11-25 21:18
                            回复
                              然后《电影黑皮书》那个节目还引用了魏尔伦形容“颓废”的一段话。我只知道魏尔伦是法国早期象征主义派的诗人,和诗人兰波是对同性恋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诗人们总是有个同性恋人,我发誓我不是刻意寻找,这绝壁是巧合)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很少,我也没有读过他的诗。
                              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篇《浅谈颓废的现代性》,里面说“80年代,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作家自觉追随颓废风格,法国诗人魏尔伦的十四行诗《衰竭》(1883),是这一时期颓废主义诗歌的代表作。诗人对颓废概念也曾作过一番迷乱又精彩的描绘:
                              颓废这个词,它闪耀着姹紫澄金的微光。它表达了最高的文明的种种精细思想,它是高超的文学化,是一个可以感受深刻欢乐的灵魂。它摆脱了喷吐的烈焰和熠熠生辉的宝石,使人联想起妓女的胭脂红,想起马戏团的杂耍,想起气喘吁吁的古代斗士,想起野兽的窜跳,想起赛马会上人们消耗的热情,这种热情在渴求自身的迸发,这种负荷把热情消耗殆尽, 正如入侵之敌吹响的号角。”
                              所以我想那个节目的文案可能来源于这篇文章。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4-11-25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