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同样地,万有也存在于万物之中。对于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
——《凯巴莱恩》
"While All is in THE ALL, it is equally true that THE ALL is in ALL. To him who truly understands this truth hath come great knowledge."
——The Kybalion
大多数人经常反复听到这样的陈述,即他们的造物主是“一切的一切”,而他们很少怀疑这绝对草率的话语所掩盖的内在的深奥真理。这个普遍使用的表述是上面所引用的古代赫尔墨斯箴言的延续。正如《凯巴莱恩》所说:“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正是如此,让我们寻求这个真理,这个真理包含的意义极多。在这个真理的陈述中——这个古代赫尔墨斯箴言——隐含着一个最伟大的哲学、科学和宗教的真理。
我们已经给你赫尔墨斯关于宇宙精神本质的神秘学说——“宇宙是精神的——保持在万有的心智里。”恰如《凯巴莱恩》在以上引用的段落所说:“一切存在于万有之中。但与之相应的解释,说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也同样正确。”这个明显矛盾的陈述在似非而是的一致法则下是相容的。而且,它恰恰是赫尔墨斯关于万有和它的精神宇宙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一个陈述。我们已经明白“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现在让我们来验证这个专题的另一面。
赫尔墨斯学说的大意是:万有内在于它的宇宙中,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部分、微粒、单元或组合之中。这个表述通常被论及一致法则的老师举例阐释。老师指导学生形成一些事物、一个人、一个创意、一些具有精神形式的事物以及作者或戏剧家反映他喜爱的性格特征的精神形象;或一个画家、雕塑家形成一个他希望用他的艺术来表达的理想形象。在每一个例子中,学生会发现,在这期间这个形象有它的存在方式,而且仅仅在于他自己的内心,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学生、作者、戏剧家、画家或雕塑家都是固有于内心的。保持于内心,遵从于内心,精神形象也是一样。换一句话说,全部的德行、生活、灵魂、精神形象中的现实都来源于思考者“固有的内在心理”。好好思考这一点,直到领会它。
举一个现代的例子,让我们说奥勒留、拉戈、哈姆雷特、李尔王、理查德三世等,在构想和创造他们的时间里,他们仅仅存在于莎士比亚的内心。同时,莎士比亚也存在于这些角色中,并给他们生命力、灵魂和行动。谁是我们所知道的麦考白、《雾都孤儿》中乌拉•希普的灵魂——是狄更斯,还是这些角色各自有自己的灵魂而独立于他们的创造者?维纳斯•梅迪西、西斯汀•麦当娜、阿波罗•贝尔维德勒有他们自己的精神和现实,还是只代表他们的创造者的精神和心理力量?似非而是的一致法则解释说,从适当的角度看,两种主张都正确。麦考白既是麦考白,也是狄更斯。或许麦考白又一次被说成狄更斯,可狄更斯不认识麦考白。 人,就像麦考白,可能宣称:“造物主的灵魂固然在我内心里——然而我不是他。”这与令人震惊的“半真理”凭借一定的“半聪明”大声喧闹地宣称多么不同,空气里尽是他喧闹的喊声:“我是上帝!”想想可怜的麦考白,或鬼鬼祟祟的乌拉•希普,高喊着:“我是狄更斯”;或莎士比亚一部戏剧中一些卑微的傻瓜夸张做作地宣称:“我是莎士比亚!”万有存在于蚯蚓之中,但蚯蚓远远不是万有。令人惊奇的还有,尽管蚯蚓只是作为低等动物而存在,但在万有的内在心智里,它得以创造并独立存在——确实,万有固然存在于蚯蚓之中,并在组成蚯蚓的微粒之中。哪儿能有比这个“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更大的秘密?
当然,学生们会意识到上面所给的例证必定是不完美和不充分的,因为它们代表有限心智精神形象的产物,而宇宙是无限心智的产物——两极之间的不同使它们各自分开。然而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等级——同样的原理在运行——一致法则体现在每一事物中——“源头怎样,支流就怎样;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
在等级上,人意识到自身固有的内在精神,因此他将上升到生活的精神层面。这就是所说的精神发展的内涵——识别、实现和证明我们的内在精神。一定要记住这个最后的释义——精神发展。它包含着真正宗教的真理。
生存有许多层面——许多潜在的生活层面——宇宙中的许多存在等级。一切都依赖于生存等级的进化。等级的最低端是粗糙的物质,最高等级的存在只能通过来自万有精神的最稀薄的部分分离出来。沿着生命等级向上和向前,每一种事物都在运动之中。一切都在道路上,其终点是万有。所有的进程都是一种回家(All Progress is a Returning Home)。一切都在向上和向前,无论一切显得多么自相矛盾。这就是启悟的信号。
关于宇宙精神创造进程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是这样——处于创造循环的起点,万有,在它“存在”的方面,表明了它朝向“变成”的意志,然后创造的过程就开始。它告诉我们,这个过程由逐渐降低的振动组成,直到一个程度非常低的振动能形成,在这一端点上最粗糙的可能的物质形态得以呈现。这个过程叫做回旋阶段,在该阶段万有在它的创造物中被“卷入”,或者“投入”。赫尔墨斯主义者认为这个过程跟艺术家、作家或者发明家的精神过程很一致,他在他的精神创造过程中是多么投入,以至几乎忘记他自己的存在,直至当前,几乎“生活在他的创造物中”。如果不用“投入”而用“全神贯注”这个词,或许我们将可以提供一个“这意味着什么”的更好的概念。
不知不觉的创造阶段有时也叫做神圣能量的“流露”,正如进化状态被称为“吸入”一样。创造过程的极端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远离万有,而进化阶段的开始被认为是钟摆摆幅有节律的回摆——一个“回家”的概念在赫尔墨斯神秘学说中贯穿始终。 该学说指明,在“流露”的过程中,振动变得越来越小,直到驱动力停止,然后回摆开始。但有这样一个区别,就是在“流露”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力量得到精确地展现,而作为一个整体,从进化或“吸入”阶段的开始,个体化的法则得以显现——也就是,分化成各个能量单元的倾向,以致到最后它们离开万有,作为非个体化的能量回归到它的原处,就像无数高度发展的生命单元一样,已经借由生理、心理和精神的进化而上升到越来越高的等级。
古代赫尔墨斯神秘主义者用“冥想”这个词来描述宇宙精神在万有心智中的创造过程,“注视”这个词也经常用到。但这个有意图的观念似乎是对神灵注意力的应用。“注意”是一个来自拉丁词根的词语,意思是“伸展出,延伸出”,因此,注意的行为是真正的精神能量的一种精神“伸展和延伸”,所以,当我们查明“注意”的真正涵义时,潜藏的观念便可以得到真正理解。
关于演化进程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是这样——万有,已经冥想着关于创造物的开始——就这样建立了宇宙的物质基础——已经构想着它存在——然后从它的冥想中逐渐苏醒或者觉醒,就这样开始了演化的呈现过程,在物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连续而有目的地进行。这样,向上的运动开始——一切都开始朝着精神化的方向运动。物质变得不那么粗陋;各个单元涌现而存在;相互组合开始形成;生命出现了,并在越来越高的形态上展现;心智活动明显越来越多——振动持续地变得更高。简要地说,整个演化的过程,在它的所有阶段开始,然后按照“吸入”过程的建立法则继续着。所有这些始终占据着一艾昂(Aeon)又一艾昂的人类时间,每艾昂包含着无数个百万年的时间,然而神明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创造过程,包括进化和演化,对于万有来说,只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在一艾昂又一艾昂时间的无数循环的最终,万有抽回它对宇宙的注意——它的注视和冥想,因为伟大的工作已经完成——然后一切都从它所出现的状态退回到万有之中。但是种种的神秘——每一个灵魂的精髓都不会被彻底毁灭,不过可以无限地被扩散——被造物和造物主得以出现。这就是神明的报告!
以上关于万有“冥想”和随后“从冥想中苏醒”的解说,当然只是老师借助一个明确的例子来描述无限过程的一个尝试。然而“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不同只在于程度上。正如万有自己从对宇宙的冥想中苏醒,人也停止在物质层面上显现自身,而越来越多地退回到内在的精神中,这就是真正的“神圣自我”。
在这一节课中,还有一个我们希望说明的问题,它接近甚至侵入了形而上学思索的领域,尽管我们的目的只是表明这样的思索毫无意义。我们间接提及这个问题,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所有冒险寻求真理的思想者的心里。这个问题是:“为什么万有创造宇宙?”或许这个问题被以不同的形式问到,但以上就是各种询问的要旨。
许多人殚精竭虑地想回答这个问题,但仍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解答。一些人猜想万有通过创造宇宙来获得一些东西,但这非常荒唐,因为万有怎么获得它事先所没有的东西呢?其他人在万有“需要一些事物来爱”的观念中寻求答案;还有其他人说,它是为了高兴、为了娱乐,因为它“孤独”或为了显现它的力量而创造它。所有这些幼稚的解释和观念,都属于思想的孩童时期。 其他人已通过假想万有发现自己由于自身“内在本质”——它的“创造本能”——而“被迫”创造宇宙来寻求对这个奥秘的解释。这个观念领先于其他人,但是它的弱点在于万有被某些内在或外在的事物所“逼迫”。如果它的“内在本质”或“创造本能”逼迫它做一些事情,那么这个“内在本质”或“创造本能”就是绝对的主宰,而不是万有,因此,这个主张就不成立。然而,万有确实创造和显现,似乎通过这么做来找到某种满足。而且,很难避开这样的结论,即在某种无限的程度上,它一定与人类的一种“内在本质”或“创造本能”相一致,具有相应的无限渴望和意志。它不能行动,除非它愿意行动;同样,它不愿行动,除非它渴望行动;它也不渴望行动,除非它因此而获得某种满足。所有这些情形都属于一种“内在本质”,按照一致原理,它们有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但,我们依然宁愿相信万有是完全自由运行的,而不是受到各种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是根本的难题——而困难就在于问题的根本。
严格来讲,不能说有任何“理由”使万有运行,因为一个“理由”隐含着一个“原因”。而万有超越因与果,除去当它愿意成为一个原因,此时有关原理开始运行。因此,你明白,这个问题不可想象,就像万有不可知一样。正如我们已经说的,万有只是“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万有运行因为它运行”。最终,万有自身是一切理由,是一切法则,是一切运行——也可以说,真的,万有是它自己的理由,它自己的法则,它自己的运行——或者,更进一步说万有,它的理由,它的法则,它的运行,是一,一切都是称呼同一事物。按照目前正在给你这些课程的人的观点,答案被锁在万有的内在自我里面,与它存在的秘密伴随始终。在我们看来,一致法则只是触及了万有的表层,或许也可以说是“形成的层面”。表层的背面是“本质的层面”,在那里所有的法则都消失在大法则中,所有的原理都融合成大原理——而万有、大法则和一切存在,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事物。因此,形而上学关于这一点的思索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在这里提及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表明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同时也指明形而上学和神学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常见答案的荒谬。
最后,我们的学生可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个问题,而一些古代和现代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的老师宁可倾向于运用一致原理来指导,结果得出“内在本质”的结论。据说,当伟大的赫尔墨斯被他进步的学生们问及这个问题时,他以嘴唇紧闭来回答他们,一个字也不说,表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是,接着,他可能有目的地运用他的哲理箴言来回答:“智慧的嘴唇是紧闭的,除非聆听它的耳朵才能理解。”相信即使他进步的学生们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如果赫尔墨斯拥有这个秘密,那么他也无法传授它,以致就世人而言,赫尔墨斯的嘴唇对它始终紧闭着。
但是,请记住,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真有一个答案——真理依然是:“一切存在于万有之中,同样,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也是正确的。”关于这一点的教导非常重要。我们或许可以在它后面加上结论性的话语:“对于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