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馆吧 关注:601贴子:968
  • 4回复贴,共1

《秘密之书卡巴莱恩》完整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 录
作者序 智慧的嘴唇是关闭的
第一章 赫尔墨斯的神秘哲学
第二章 七项神秘原理
第三章 心理转化
第四章 万有——万物本源
第五章 精神的宇宙
第六章 神学的观点
第七章 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
第八章 一致原理
第九章 振动原理
第十章 极性原理
第十一章 律动原理
第十二章 因果原理
第十三章 性别原理
第十四章 精神性别
第十五章 赫尔墨斯公理


1楼2014-10-31 15:04回复
    第五章
    “宇宙是精神性的,思想即是一切。”
    ——《凯巴莱恩》
    "The Universe is Mental--held in the Mind of THE ALL."
    ——The Kybalion
    精神(Spirit)即是一切,但什么是精神呢?这是一个无法被答复的问题 。因为人们很难给“一切”做出解释或者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精神仅仅是人们给无数存在的思想起的一个简单的名字,他代表“真正的精髓”——即远远超过生活本身的思想,精神在某种层面来讲是优越于机械的能量与具体的事物的。精神超出人们的理解,我们仅仅应用它的形式而认为它就是一切。从思想和理解的目的来说,我们被证明,认为精神就是无限存在的思想。同时被证明,我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它,我们必须选择理解这些或者彻底停止再想这些问题。
    现在,让我们着手从整体和部分两方面考虑自然的宇宙。什么是宇宙呢?我们知道,一切之外已不存在任何东西。既然如此,宇宙就是一切吗?不,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不是的。因为宇宙看起来像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换句话说,给予我们上节课所讲的知识,我们并非非得承认宇宙就是一切。那么,既然宇宙不是一切,它就不是我们第一瞬间所想象的那样。但这个答案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因为我们对宇宙的存在很敏感,如果宇宙既不是一切又不是虚无,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论证这个问题。
    如果宇宙存在或者看似存在,它一定是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一切之中的。它一定是一切之中的一种创造。但既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那宇宙的创造是从何而来的呢?一些哲学家曾经说,宇宙由存在的一切和借以维持的一切而来。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不可被分割成块的。反过来说,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岂不是每一个宇宙中的微粒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了?一切既不可能失去对自己的认知,也不会真变成一个微量,或者盲目的力量。一些人认为,一切就是一切本身而已,他们意识到自己和万物的存在,认为自己就是上帝。而另一些圣贤则认为,自己只是宇宙中一个微小的人,对于此,大众自以为是的消遣与圣贤们略显忧伤的谦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到底什么才是宇宙呢?如果它不是一切,也不是由分离成碎片的一切所创造的,它还能使其他什么东西或者由其他什么东西而来呢?这是一个伟大的问题。让我们详细地论证它,我们发现,第一个原理,一致原理切合了我在此的论证。古老的赫尔墨斯神秘学,将给我们的论证提供有力的帮助。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这个神秘学原理。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一致原理将会像解决其它问题一样帮我们解决掉这个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人类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首先,它得借助于它以外的其他材料,但这却是不成立的,因为一切之外是不存在任何东西的。其次,人类的死亡与重生都代代轮回,周而复始 。但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成立的,因为一切既不能自我创造又无法再有所增加。那么,是否存在创造人类的第三种方式呢?是的,那就是人类是由精神创造的。是的,精神渗透于他的创造。这种创造是不需要其他物质,也不存在重复生产的问题的。也就是以这种方式,人类的精神渗透到自身的创造当中来。
    基于一致原理,我们得出宇宙是由一切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就像人类创造了精神想象,并把精髓记录下来一样。神秘学就恰似圣贤们对于精髓的纪录。
    精神创造是一切的根源,在没有其他资源的情况下(当然,也没有其他资源可用),也没有经过重新的生产(这个也是不可能的)。可见,除了赞成精神是一切的这个理由,也就是追随这伟大的原理,我们别无选择。作为我们这些学生,可以用精神创造一个世界,就像一切用精神创造了整个宇宙一样。但我们自己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精神世界的集成,无论在哪儿,世界都是无限精神的产物。这两种世界在种类上是相似的,而在等级层次上则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像开始一样进一步调查这种创造的形成和形式,而这也恰恰是让你集中精力在这上面的方式。宇宙以及一切都是精神创造的,毫无疑问,确凿无疑,全部都是精神。
    宇宙源于基于一切的无限思想。
    ——《凯巴莱恩》
    "The Infinite Mind of THE ALL is the womb of Universes."
    ——The Kybalion
    性别原理(见第一课和后面的其他几课),适用于所有星球的全部生命、材料,以及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化而出来的精神。但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性别并不等同于性。性仅仅是证明性别的一个方面而已。性别是关乎人类的世代相传与创造的。无论何时何处什么东西被创造,性别原理总能得到论证。性别原理甚至也适用于宇宙的创造。
    我们并不是说同时存在男女两性的上帝与创造者。这种理解是对这一古老思想的曲解。真正的理解应该是,一切本身是超乎性别的,超乎任何时间和地方的一切法律的。法律源于法律,而不能限制别的东西。但当一切的东西落实、体现在代代人类、各种创造身上时,其行为是遵循着法律和精神的,因为它体现在一种低境界的生存方式上。因此,它从阴阳两性的方面,从内在的方面论证性别原理。 对于第一次听到这种原理的人,这种说法或许很新鲜,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就被动地接受了这种原理,甚至已经习以为常。我们谈及上帝,谈及伟大的父性与母性,并本能地接受了宇宙中的性别原理。
    但我们的神秘远离并非在暗示一种真正的两重性,宇宙是一个独特的整体,性别的两个方面仅仅是它表层的体现形式。男性原理以不同于真正的创造原理的形式存在着,它相对于女性原理(也可称为自然原理)而存在。也正是女性原理在真正带动着宇宙的演变。从活动的中心到人类,继而根据制定的法律和不断变化的自然,周而复始,直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你更喜欢古老的思想,你可以把男性原理理解成上帝或父亲的原理,而把女性原理对应到自然之母、宇宙之母,理解成万事万物的根源。这种理解并非诗意的讲演,它从根本上体现了宇宙游船发展的过程。但请永远记住,宇宙是一个整体。它存在于无限的思想中,并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翻新。
    这些思想对我们获得合适的想法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接受且认可一致原理的话。你将了解到一些自身所不能及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站在冷静的角度看待自己内心想象的创造,可以成为“我”的主动行为。区别而言呢,接受一些内在精神的传承则可称为“我”的被动行为。记住,“后来的总会追随之前的”,对于一种层次上问题的解释往往有助于解决其他层次上的谜团。
    试想,是否会存在这种情况?作为孩子的我们会本能地对“宇宙”、对“一切”存在敬畏。就像人类对于种族、对于阳性思想这类很大的词汇存在敬畏一样。又是否会存在这种情况呢?当我们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对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你会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敬畏感与归属感,就像是婴儿对于母亲的乳房一样。
    你会误以为你周围的世界,你赖以生存的地球仅仅是一片混沌吗?在此之外有数以千计数以万计这样的世界。而宇宙仅仅是宇宙本身而已,——一片混沌的世界。在无限的思想中存在着无限的宇宙。即使在我们存在的小小的太阳系中,也存在着比我们更加高等的生物和种群。对于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我们人类是相对而言生存在海岸之上的生物。一些比人类更加强大有力的种群曾经还掌控世界。而这些种群曾经也像我们一样没有力量,甚至比我们还要弱,因而我们有朝一日也很可能变得跟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强大。这也是神兆和命运的指示。
    死亡并非真实的,它其实是新的一轮生命的开始。它是我们生命周而复始的轮回。宇宙是我们所有人的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索的星球。我们生活在无限的思想中,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也有无数的机会与可能性。当一切走到尽头,回到它最初的状态时,我们会高兴地发现自己已经了解到了一切的最本质的状态。这也就是一些先知们的报告的意义,它给我们内心的一些疑问以完美的解答。
    在得到这些解答的同时,让我们保持平静与放松的状态,因为我们是伟大的父爱与母爱无尽保护下的宇宙的孩子。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
    ——《凯巴莱恩》
    "Within the Father-Mother Mind, mortal children are at home."
    ——The Kybalion
    宇宙中的所有人类都已被赋予父性与母性。


    7楼2014-10-31 15:14
    回复
      举大家熟知的实例,我们都承认物质是相对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事实,如果我们不这样,我们的遭遇就不好。然而,即使我们有限的心智能够领会科学的宣言——从科学的观点看,没有像物质这样的东西——我们所说的物质只是作为原子的集合体而维持着,原子自身也只是能量单位的组群,称为电子或“离子”,它们振动着,并处于永恒的循环运动中。我们踢一块石头,然后我们感觉到碰撞——它似乎是真实的,尽管我们知道它只是像我们以上所说的那样。但记住,借助大脑而感觉到碰撞的我们的脚,也是物质,因此也由电子组成。最主要的是,如果不是由于我们的大脑,我们根本不会认识到脚或石头。
      再比如说,艺术家或雕塑家想方设法在石头或帆布上再现的理想,对他来说是非常真实的。作家或戏剧家心里的人物形象也是如此,他试图表达出来,以使其他人认识它们。如果就我们的有限心智来说,这是真实的,那什么一定是在无限心智中被创造的精神形象的真实层面呢?哦,朋友们,对于平凡人来说,这个精神宇宙的确是非常真实的——我们永远所知道的只有这一点,虽然我们从一个层面跨到另一个层面,且越来越高。为了通过确切体验来认识它的其他方面,我们必须是“万有”本身。我们越是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越是接近造物主的心智,具体事物的虚幻特征就越明显,这是真的。但只有到“万有”撤离我们而回到它自身,虚幻才会消失。
      因此,我们不必老想着虚幻的特征。不如让我们来认识宇宙真实的特性,设法领会它的精神法则,在生命的向上进步中努力运用它们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便从一种生存层级迈向另一层级。宇宙法则不会因为其精神特性而不是“铁则”。除了万有之外,一切都受其制约。在万有无限心智中是真实的一切,在层级上仅次于万有本质所授予的真实本身。
      所以,不要感觉不安或恐惧——我们所有人都牢牢根植于万有的无限心智中,没有什么伤害我们或使我们害怕的。没有什么外在于万有而影响我们。因此,我们可以平静和安全地生存。一旦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有一个舒适和安泰的世界。然后,“我们平静而安详地入睡,在深深的摇篮里轻轻摇摆”。在无限心智的海洋怀抱中安然歇息,它就是万有。真的,在万有中,“我们生活、进步,并具有我们的本性”。 当我们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时,物质永远是物质,尽管我们知道,它只是“电子”的集合体或能量微粒,它们高速振动,并以原子的形态相互围绕着旋转。这些原子依次振动和旋转,从而形成分子,随后形成更大的物质团。当我们顺着这个探索下去,物质必定永远成为物质。更进一步地,我们从赫尔墨斯神秘学说中学到,这些能量微粒只是“万有”心智的显现,就像宇宙中的其他物质一样,在本质上纯粹是精神的。在物质的层面上,我们要认识到它的现象——我们可以控制物质(如级别或高或低的大师们所做的一样),但我们要这么做,必须运用更高的能量。当我们在相对层面上否定物质的存在时,我们就犯了愚蠢的错误。我们可以否认它控制着我们——恰恰如此——,我们不应该在它的相对面上试图忽略它。
      自然法则永远如一或生效,当我们了解它们时,同样的,它们只是精神的创造物。它们在各个层面上完全有效。我们通过运用更高级的法则来控制更低级的法则——这是仅有的方式。
      我们不能逃避法则或完全超越它。除了万有,没有什么可以逃避法则——因为万有是它自身的法则,所有的法则都从它那里产生。最领先的大师可以获得通常属于人类偶像的力量;宇宙有无数的存在等级,在占统治层级的生命中,其性质和能量甚至超过人类中最先进的大师而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是,即使最高级的大师和最高级的生命,也必须服从于法则,而且在万有的眼里,他们什么也不是。因此,即使这些最高级的生命,其能量超过那些属于人类并成为他们的偶像——即使这些生命也受限和屈从于法则,那么,设想一下普通人和我们的同类的自以为是,他竟敢于把自然法则视为“不真实的”、虚幻的、不实际的,因为他偶尔能够认识到法则在本质上是精神的,仅仅是万有的精神产物的事实。那些万有有意使之成为统治的法则不容抵制或辩驳。只要宇宙继续存在,它们就继续存在——因为宇宙的存在要靠这些法则构成它的框架,并把它维系起来。
      赫尔墨斯的精神原理,尽管借由一切都是精神的原理来解释宇宙的真正本质,但并没有改变宇宙、生命或进化的科学内涵。事实上,科学只是验证了赫尔墨斯的神秘学说。后者只是告诉我们宇宙的本质是精神的,而现代科学则说它是“物质的”,或者最近分析说是能量。赫尔墨斯学说与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假设存在一个“使万事万物持续下去的无限和永恒的能量”的基本原理完全一致。事实上,赫尔墨斯主义者认识到在斯宾塞的哲学中有着曾经传播的关于自然法则运行的最高陈述,而且他们相信斯宾塞是几千年前居住在古埃及的一位古代哲学家的再生,后来这位哲学家化身为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们把他的关于“无限和永恒的能量”的论述视为与赫尔墨斯学说直接一脉相承,总是在关于他们自己的原理的补充说明中说,他的“能量”就是万有心智的能量。带着赫尔墨斯学说的万能钥匙,斯宾塞的学生将能够打开这位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关于内在哲学的许多概念之门。斯宾塞关于进化和节律的学说与赫尔墨斯关于节律原理的学说几乎完全一致。 因此,赫尔墨斯的学生不必把他任何宝贵的关于宇宙的科学观点放到一边。他所需要做的是领会隐藏着的“万有是精神的;宇宙是精神的——保持在万有的心智里”的原理,他将会发现其他的六项原理非常“吻合”他的科学知识,并有利于推导出深奥的难点和照亮黑暗的角落。当我们意识到赫尔墨斯思想对早期希腊哲学的影响,以及现代科学理论极大地建立在它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一点就毫不足奇了。对第一原理(心理原理)的接受只是赫尔墨斯学生与现代科学之间的一个极大的不同之处,科学正在黑暗中摸索而逐步移向赫尔墨斯学说的位置,以便走出一直在其中徘徊的迷宫,从而找到真理。
      这节课的目的,是要给我们的学生大脑里留下这样的印象对所有的意图和目的来说,宇宙和它的法则,以及它的各种现象,是真实本身般确实无误的对人类而言,他们应当是处于唯物主义和能量主义的假设之下。在任何假设之下,宇宙的外层领域都在变化、永远流动并且是短暂的——因此没有实体和真实性。但(揭示真理的另一极性)在任何相同的假设之下,我们都必须行动和生活,好像流动的事物是真实和确定的。由于这样的不同,总是在不同的假设之间——在老观点之下,精神能量像自然的力量一样被忽视,但在精神原理之下,它成了最伟大的自然力量。对于领会这个原理及其卓有成效的实践的人来说,正是这一点不同使生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因此,所有学生最后都明白心理原理的优势,并从此学着运用这些法则。但不要仅满足于沉思冥想,就像《凯巴莱恩》所说的,要克服半聪明的弊端,那会使得他们被显然不切实际的事物所催眠,以致结果像梦游人一样沉浸在梦想的世界中,却忽视了实际的工作和人类的生活,最终“由于愚蠢而被石块击得粉碎,被各要素撕裂分开”。故此,不如追随聪明人所树立的榜样,“运用大法则抵制小法则用高级的抵制低级的并运用炼金术来把不想要的变成有价值的,进而获得成功”。跟随权威,让我们规避半聪明(实际是愚蠢),因为他们忽略这样的事实:“成功不在于漫无边际的梦想、幻想和令人着迷的意象或生活。而在于运用更高级的力量抵制更低级的——通过更高层面的运行来避免低层面的痛苦。”学生们要永远记住:“成功者的武器是转化,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否定。”以上引言来自《凯巴莱恩》,值得学生们设法深深印记。
      就我们的生命和行动来说,我们不是生活在梦想的世界,而是在相对真实的宇宙中。我们在宇宙中的任务不是否定它的存在,而是生活,是运用法则而从更低的层面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持续生活,在每天出现的环境下做到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直到我们可能达到的最高理念和理想。在这个层面上,人们不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真的,任何人都不懂——但最高的权威,或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我们将不会在上升到我们所能到达的最高的境界中犯错误,并意识到无论出现多少明显相反的证据,宇宙趋势都与我们在同一方向上。我们所有人都在路途中——这条路永远向上,并时常有可以停靠的地方。
      要读懂《凯巴莱恩》的思想启示——追随“聪明人”的榜样——避免因愚蠢而毁灭的半聪明者所犯的错误。


      9楼2014-10-31 15:16
      回复
        第七章
        “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同样地,万有也存在于万物之中。对于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
        ——《凯巴莱恩》
        "While All is in THE ALL, it is equally true that THE ALL is in ALL. To him who truly understands this truth hath come great knowledge."
        ——The Kybalion
        大多数人经常反复听到这样的陈述,即他们的造物主是“一切的一切”,而他们很少怀疑这绝对草率的话语所掩盖的内在的深奥真理。这个普遍使用的表述是上面所引用的古代赫尔墨斯箴言的延续。正如《凯巴莱恩》所说:“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正是如此,让我们寻求这个真理,这个真理包含的意义极多。在这个真理的陈述中——这个古代赫尔墨斯箴言——隐含着一个最伟大的哲学、科学和宗教的真理。
        我们已经给你赫尔墨斯关于宇宙精神本质的神秘学说——“宇宙是精神的——保持在万有的心智里。”恰如《凯巴莱恩》在以上引用的段落所说:“一切存在于万有之中。但与之相应的解释,说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也同样正确。”这个明显矛盾的陈述在似非而是的一致法则下是相容的。而且,它恰恰是赫尔墨斯关于万有和它的精神宇宙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一个陈述。我们已经明白“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现在让我们来验证这个专题的另一面。
        赫尔墨斯学说的大意是:万有内在于它的宇宙中,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部分、微粒、单元或组合之中。这个表述通常被论及一致法则的老师举例阐释。老师指导学生形成一些事物、一个人、一个创意、一些具有精神形式的事物以及作者或戏剧家反映他喜爱的性格特征的精神形象;或一个画家、雕塑家形成一个他希望用他的艺术来表达的理想形象。在每一个例子中,学生会发现,在这期间这个形象有它的存在方式,而且仅仅在于他自己的内心,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学生、作者、戏剧家、画家或雕塑家都是固有于内心的。保持于内心,遵从于内心,精神形象也是一样。换一句话说,全部的德行、生活、灵魂、精神形象中的现实都来源于思考者“固有的内在心理”。好好思考这一点,直到领会它。
        举一个现代的例子,让我们说奥勒留、拉戈、哈姆雷特、李尔王、理查德三世等,在构想和创造他们的时间里,他们仅仅存在于莎士比亚的内心。同时,莎士比亚也存在于这些角色中,并给他们生命力、灵魂和行动。谁是我们所知道的麦考白、《雾都孤儿》中乌拉•希普的灵魂——是狄更斯,还是这些角色各自有自己的灵魂而独立于他们的创造者?维纳斯•梅迪西、西斯汀•麦当娜、阿波罗•贝尔维德勒有他们自己的精神和现实,还是只代表他们的创造者的精神和心理力量?似非而是的一致法则解释说,从适当的角度看,两种主张都正确。麦考白既是麦考白,也是狄更斯。或许麦考白又一次被说成狄更斯,可狄更斯不认识麦考白。 人,就像麦考白,可能宣称:“造物主的灵魂固然在我内心里——然而我不是他。”这与令人震惊的“半真理”凭借一定的“半聪明”大声喧闹地宣称多么不同,空气里尽是他喧闹的喊声:“我是上帝!”想想可怜的麦考白,或鬼鬼祟祟的乌拉•希普,高喊着:“我是狄更斯”;或莎士比亚一部戏剧中一些卑微的傻瓜夸张做作地宣称:“我是莎士比亚!”万有存在于蚯蚓之中,但蚯蚓远远不是万有。令人惊奇的还有,尽管蚯蚓只是作为低等动物而存在,但在万有的内在心智里,它得以创造并独立存在——确实,万有固然存在于蚯蚓之中,并在组成蚯蚓的微粒之中。哪儿能有比这个“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更大的秘密?
        当然,学生们会意识到上面所给的例证必定是不完美和不充分的,因为它们代表有限心智精神形象的产物,而宇宙是无限心智的产物——两极之间的不同使它们各自分开。然而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等级——同样的原理在运行——一致法则体现在每一事物中——“源头怎样,支流就怎样;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
        在等级上,人意识到自身固有的内在精神,因此他将上升到生活的精神层面。这就是所说的精神发展的内涵——识别、实现和证明我们的内在精神。一定要记住这个最后的释义——精神发展。它包含着真正宗教的真理。
        生存有许多层面——许多潜在的生活层面——宇宙中的许多存在等级。一切都依赖于生存等级的进化。等级的最低端是粗糙的物质,最高等级的存在只能通过来自万有精神的最稀薄的部分分离出来。沿着生命等级向上和向前,每一种事物都在运动之中。一切都在道路上,其终点是万有。所有的进程都是一种回家(All Progress is a Returning Home)。一切都在向上和向前,无论一切显得多么自相矛盾。这就是启悟的信号。
        关于宇宙精神创造进程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是这样——处于创造循环的起点,万有,在它“存在”的方面,表明了它朝向“变成”的意志,然后创造的过程就开始。它告诉我们,这个过程由逐渐降低的振动组成,直到一个程度非常低的振动能形成,在这一端点上最粗糙的可能的物质形态得以呈现。这个过程叫做回旋阶段,在该阶段万有在它的创造物中被“卷入”,或者“投入”。赫尔墨斯主义者认为这个过程跟艺术家、作家或者发明家的精神过程很一致,他在他的精神创造过程中是多么投入,以至几乎忘记他自己的存在,直至当前,几乎“生活在他的创造物中”。如果不用“投入”而用“全神贯注”这个词,或许我们将可以提供一个“这意味着什么”的更好的概念。
        不知不觉的创造阶段有时也叫做神圣能量的“流露”,正如进化状态被称为“吸入”一样。创造过程的极端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远离万有,而进化阶段的开始被认为是钟摆摆幅有节律的回摆——一个“回家”的概念在赫尔墨斯神秘学说中贯穿始终。 该学说指明,在“流露”的过程中,振动变得越来越小,直到驱动力停止,然后回摆开始。但有这样一个区别,就是在“流露”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力量得到精确地展现,而作为一个整体,从进化或“吸入”阶段的开始,个体化的法则得以显现——也就是,分化成各个能量单元的倾向,以致到最后它们离开万有,作为非个体化的能量回归到它的原处,就像无数高度发展的生命单元一样,已经借由生理、心理和精神的进化而上升到越来越高的等级。
        古代赫尔墨斯神秘主义者用“冥想”这个词来描述宇宙精神在万有心智中的创造过程,“注视”这个词也经常用到。但这个有意图的观念似乎是对神灵注意力的应用。“注意”是一个来自拉丁词根的词语,意思是“伸展出,延伸出”,因此,注意的行为是真正的精神能量的一种精神“伸展和延伸”,所以,当我们查明“注意”的真正涵义时,潜藏的观念便可以得到真正理解。
        关于演化进程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是这样——万有,已经冥想着关于创造物的开始——就这样建立了宇宙的物质基础——已经构想着它存在——然后从它的冥想中逐渐苏醒或者觉醒,就这样开始了演化的呈现过程,在物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连续而有目的地进行。这样,向上的运动开始——一切都开始朝着精神化的方向运动。物质变得不那么粗陋;各个单元涌现而存在;相互组合开始形成;生命出现了,并在越来越高的形态上展现;心智活动明显越来越多——振动持续地变得更高。简要地说,整个演化的过程,在它的所有阶段开始,然后按照“吸入”过程的建立法则继续着。所有这些始终占据着一艾昂(Aeon)又一艾昂的人类时间,每艾昂包含着无数个百万年的时间,然而神明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创造过程,包括进化和演化,对于万有来说,只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在一艾昂又一艾昂时间的无数循环的最终,万有抽回它对宇宙的注意——它的注视和冥想,因为伟大的工作已经完成——然后一切都从它所出现的状态退回到万有之中。但是种种的神秘——每一个灵魂的精髓都不会被彻底毁灭,不过可以无限地被扩散——被造物和造物主得以出现。这就是神明的报告!
        以上关于万有“冥想”和随后“从冥想中苏醒”的解说,当然只是老师借助一个明确的例子来描述无限过程的一个尝试。然而“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不同只在于程度上。正如万有自己从对宇宙的冥想中苏醒,人也停止在物质层面上显现自身,而越来越多地退回到内在的精神中,这就是真正的“神圣自我”。
        在这一节课中,还有一个我们希望说明的问题,它接近甚至侵入了形而上学思索的领域,尽管我们的目的只是表明这样的思索毫无意义。我们间接提及这个问题,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所有冒险寻求真理的思想者的心里。这个问题是:“为什么万有创造宇宙?”或许这个问题被以不同的形式问到,但以上就是各种询问的要旨。
        许多人殚精竭虑地想回答这个问题,但仍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解答。一些人猜想万有通过创造宇宙来获得一些东西,但这非常荒唐,因为万有怎么获得它事先所没有的东西呢?其他人在万有“需要一些事物来爱”的观念中寻求答案;还有其他人说,它是为了高兴、为了娱乐,因为它“孤独”或为了显现它的力量而创造它。所有这些幼稚的解释和观念,都属于思想的孩童时期。 其他人已通过假想万有发现自己由于自身“内在本质”——它的“创造本能”——而“被迫”创造宇宙来寻求对这个奥秘的解释。这个观念领先于其他人,但是它的弱点在于万有被某些内在或外在的事物所“逼迫”。如果它的“内在本质”或“创造本能”逼迫它做一些事情,那么这个“内在本质”或“创造本能”就是绝对的主宰,而不是万有,因此,这个主张就不成立。然而,万有确实创造和显现,似乎通过这么做来找到某种满足。而且,很难避开这样的结论,即在某种无限的程度上,它一定与人类的一种“内在本质”或“创造本能”相一致,具有相应的无限渴望和意志。它不能行动,除非它愿意行动;同样,它不愿行动,除非它渴望行动;它也不渴望行动,除非它因此而获得某种满足。所有这些情形都属于一种“内在本质”,按照一致原理,它们有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但,我们依然宁愿相信万有是完全自由运行的,而不是受到各种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是根本的难题——而困难就在于问题的根本。
        严格来讲,不能说有任何“理由”使万有运行,因为一个“理由”隐含着一个“原因”。而万有超越因与果,除去当它愿意成为一个原因,此时有关原理开始运行。因此,你明白,这个问题不可想象,就像万有不可知一样。正如我们已经说的,万有只是“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万有运行因为它运行”。最终,万有自身是一切理由,是一切法则,是一切运行——也可以说,真的,万有是它自己的理由,它自己的法则,它自己的运行——或者,更进一步说万有,它的理由,它的法则,它的运行,是一,一切都是称呼同一事物。按照目前正在给你这些课程的人的观点,答案被锁在万有的内在自我里面,与它存在的秘密伴随始终。在我们看来,一致法则只是触及了万有的表层,或许也可以说是“形成的层面”。表层的背面是“本质的层面”,在那里所有的法则都消失在大法则中,所有的原理都融合成大原理——而万有、大法则和一切存在,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事物。因此,形而上学关于这一点的思索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在这里提及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表明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同时也指明形而上学和神学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常见答案的荒谬。
        最后,我们的学生可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个问题,而一些古代和现代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的老师宁可倾向于运用一致原理来指导,结果得出“内在本质”的结论。据说,当伟大的赫尔墨斯被他进步的学生们问及这个问题时,他以嘴唇紧闭来回答他们,一个字也不说,表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是,接着,他可能有目的地运用他的哲理箴言来回答:“智慧的嘴唇是紧闭的,除非聆听它的耳朵才能理解。”相信即使他进步的学生们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如果赫尔墨斯拥有这个秘密,那么他也无法传授它,以致就世人而言,赫尔墨斯的嘴唇对它始终紧闭着。
        但是,请记住,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真有一个答案——真理依然是:“一切存在于万有之中,同样,万有存在于万物之中也是正确的。”关于这一点的教导非常重要。我们或许可以在它后面加上结论性的话语:“对于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


        10楼2014-10-31 15:18
        回复
          矿物心理层面包含上述物质层面的组合实体、合成体。物质层面赋予了我们所知道的“矿物质”“化合物”等形式以生命。注意不要将这些实体与分子、原子和细胞等混淆了,分子、原子和细胞只是这些实体的物质部分或者形式,就像人类的身体只是人的肉体而不是人类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实体可以称作“灵魂”,它们是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生命体,是生命与思想发展的萌芽状态,仅仅比包含位于最高级物质层面中较高级的小层面的生命能量的组合体高级一点点。普通人一般不会认为矿物质层面具有思想、灵魂或者生命,但是所有的神秘主义者都这么认为,他们相信矿物质是有生命的。在这一点上,现代科学也转变了立场,接受了赫尔墨斯的观点。他们认为分子、原子和细胞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爱与恨、喜欢与厌恶,这样它们会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等等。甚至现代科学领域有一些更大胆的想法,有人提出原子是有自己的愿望和意志的,它们是有感情和感觉的,而且它们的情感跟人类情感相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此,我们就不再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神秘主义者认为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其余的观点是近来科学界给出的证据。和前面的层面一样,这一层面也含有七个亚层面。 基础心理层面(A)也是指一种状态或者状况,以及这一类实体的心理上的至关重要的发展等级。这些实体是普通人所不熟悉的,但是神秘主义者却认识到了。人们并不能看到也感觉不到这些实体,但它们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在宇宙中发挥着它们特有的作用。它们的思维能力介于矿物质、化学物质实体和植物实体之间。同样,这一层面之下也包括七个亚层面。
          植物心理层面,下分七个亚层面,包含构成植物王国的实体的状态或者状况。这一层面上不可忽视的心理现象是具有一般理解力的普通人就能明白的。过去十年有许多关于“植物及其心理”的科学成果发表,这些新出版的文章或者书籍都很有意思。植物是有生命的,就像动物、人类和超人类有生命意义一样。
          基础心理层面(B)下分七个亚层面,同样是指某种状态或者状况,是一些基础的、无形实体的更高级形式的状态或者状况。它在宇宙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一层面处于植物心理层面和动物心理层面之间,同时具有两个层面的特征。
          动物心理层面下分七个亚层面,包含一些实体、生命体或者灵魂的状态和状况。正是这些实体、生命体和灵魂赋予了我们所熟知的生命以生命力和活力。关于动物王国这一层面我们就没必要详述了,因为人们对动物的了解已经像对人类自身了解一样了。
          基础心理层面 (C)的七个亚层面包含一些实体和生命体的状态。这些实体、生命体和基础形式一样是无形的,同时具有动物和人类的特征。这一层面的最高形式在理解力和智力方面已与人类相当。
          人类心理层面,同样可以分为七个亚层面,包含生命和精神力的表征,这些都是人们所熟悉的。这些表征分为不同的等级、程度和类别。在此,我们想强调一点:今天的普通人只不过位于人类心理层面的第四个小层面上,只有最聪明的人才可以跨过这一层面达到第五个小层面。尽管如此,人类是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历史才发展到这一层面的。要想达到更高级的第六和第七甚至更高的层面,人们还得发展数百万以至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有些生物种类已经先于我们经过了这些发展阶段,达到了更高的层面;而人类才刚刚步入第五层面(与第四层面上的落伍者相伴)。尽管如此,人类当中还是有一部分精神境界高的人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普通人,进入了第六和第七小层面,甚至有极少数领先的进入了更高的层面。进入了第六小层面的人可以被称为“超人”(“The Super-Man”),而进入了第七层面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圣人”(“The Over-Man”)了。
          以上我们讨论了心理层面的七个小层面,但是对于其中的三个基础层面我们只是做了概要介绍,本书不再深入探讨,因为它与普通哲学的相关内容关联不大。 但是为了让大家对这些层面和大家更熟悉的基础层面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我们再做一下补充说明。基础层面和其他层面,例如,矿物质、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心理层面的关系就如同钢琴键盘上的黑键白键的关系一样。如仅供演奏之需,仅白键就足够了。但是仍有一些音阶、旋律以及和谐之音是需要过渡的黑键来演绎的,这样黑键的存在就是必要的了。同样,基础层面就像黑键一样,充当着不同等级的精神状态之间的连接角色,有一些发展实体形式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等级。如果读者可以领悟以上事实的言外之意,他就能明白这其实是一种进化过程,这样他也就掌握了从一个生命王国迈进另一个生命王国之门的钥匙,这里的每一步都是生命进化的飞跃。神秘主义者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些基础层面的偌大的王国,这在他们历代的著作中都有充分体现。你如果有机会读一下十九世纪的英国大师布尔沃•利顿(Bulwer Lytton)的《扎罗尼》(“Zanoni”)或者类似的故事,你就会对这些生命层面的各种实体有一个新的认识。
          讲过了心理这个大层面之后,我们该来讲精神这个大层面了。对于一些甚至还没有理解和掌握人类心理层面中较高层面的人们,应该怎么向他们解释这些更高级状态的存在物、生命还有思想?要想向他们做出专业的解释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这就像要向天生双目失明的人解释光明是怎么回事,向从没有吃过任何甜的东西的人解释糖是什么,以及向一个天生双耳失聪的人说明什么是和谐之音一样,这怎么能解释得清楚?
          因此,我们只能做出以下解释同物质层面、心理层面一样,精神层面也包括七个小层面,其下又各分成七个更小的亚层面。这些层面包含具有生命、思想和形式的存在体。它们和现在人类的关系就像人类和蚯蚓、矿物质或者其它一些能量和物质形式的关系相似,都是高级和低级的关系。这些存在物的生命形式目前已经超过了人类,我们甚至都难以想象出它们的形式到底是怎样的它们的思想也在我们之上,和它们相比,我们的思维活动简直不能被称作“思考”,我们的心理过程甚至低级到可以和物质过程相比组成它们形式的物质也都是物质层面中最高级的,不但如此,其中有一部分甚至是被称为“纯能量”的物质。关于这些形式,我们还能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容呢?
          在精神层面的第七个小层面上有一些生命体,我们分别可以称之为天使、天使长和天神(Demi-Gods)。向下较低的一个层面包含一些伟大的灵魂,我们称之为大师;在他们之上是天使会(the Angelic Hosts)的森严的等级,这是人类难以想象的再往上就是备受尊敬的“众神”,他们是存在等级中高高在上的神。他们的存在、智慧还有力量与人类头脑中关于神性(Deity)的观念是相近的。这些“存在”都是超乎人类想象的,也不是人们用“神圣”这个唯一合适的词语就可以形容的。许多存在体以及天使会都对宇宙事物有很大兴趣,而且他们也在这些事物中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以及宇宙进程中,这些人类看不见的神与其天使助手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强有力地扩大他们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时常的帮助,人类社会才出现了许多传说、信仰、宗教,还有各种不同的传统,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他们一再地将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传递到人间。当然,这些都是符合万有规律(the Law of The All)的。 即使是最高等级的存在物也都只是存在于上帝的精神中的,他们也都是宇宙进程中的一部分,是符合宇宙规律的。但是他们又是永存不朽的。我们也可以称他们为“神”。可另一方面,他们又只不过是人类的兄长——超过了人类的更高一级的灵魂,为了帮助人类向更高一级发展,在上帝召唤时,他们放弃了这个机会。不过他们仍然是属于宇宙的,他们有自己的状态——他们是永存不朽的——他们位于仅次于绝对精神之下的层面。
          只有最出众的赫尔墨斯主义者才能领会关于存在状态的本质要义,以及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因为这里的现象要比心理层面的现象更加高级更加复杂了,在我们试图把它讲解清楚时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让大家迷惑。只有信仰并仔细研读了赫尔墨斯哲学好几年,而且完全摈弃了以前所被灌输的思想的人才能理解以上关于精神层面的主张。又因为这些内在要义如此神秘,意义重大,而且在大众之间传播起来有一定风险,也就只有赫尔墨斯主义者可以持有这样的观点。赫尔墨斯主义者所指的“精神”的含义可以解释为“生生不息的力量”“鲜活的动力”“内在本质”“生命的本质”等等,注意这些含义千万不能与以下经常连用的“精神”含义等同视之,例如“宗教的”“教士的”“愉悦的”“缥缈的”“神圣的”等等。有智慧的学生或许可以从以上所言领悟一二。对于神秘主义者而言,“精神”这个词被用在“动态原则”中,有力量,源源不断的能量,神秘的力量等含义。神秘主义者清楚他们所指的“精神力量”会被用于好的方面,同样也会用于坏的方面,这是遵循极性原则的。其实大部分宗教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脑中都有像撒旦、别西卜魔王、恶魔、路西法、堕落天使等等这些形象。鉴于此,关于所有层面的讨论都是仅限在所有机密组织(Esoteric Fraternities)和神秘会议(Occult Orders)的至圣所——教会的密室。但是在此要先做一个警告那些达到更高一级获得了更大精神力量的人,如果滥用其力量,就是在积恶,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受到惩罚的,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被打回最初状态,就像节奏的反复一样,重新回到终点,也就是最原始的物质存在形式。以物质形式为起点,他们要开始新的轮回,在新的征途上他们要经受更多的折磨,而且,他们脑中始终会存有关于他们所达到的最高点的记忆,正是他们的罪恶使他们所有的成果化为虚有。这种记忆挥之不去,给他们造成深切痛苦。堕落天使的传说正是由此而来,这也是所有精神状态达到一定境界的神秘主义者所熟悉的。在精神层面上,如果为了自身利益而努力获取力量的人,无一例外都会被剥夺其精神平衡并打回起点。但是,即使是对这样的灵魂,上帝都会给他一次悔改的机会,因而他们还是有机会达到被惩罚前的高度的,但按照恒定的法则,他们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结语有必要再强调一下,根据一致原则向我们展示的真理:“源头怎样,支流就怎样;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这七个赫尔墨斯原理是存在于以上所有层面的,包括物质层面、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心理原则必然可以运用到所有层面,因为一切都是存在于上帝思想中的。一致原则存在于所有层面,因为各层面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谐关系。振动原则在每一个层面都存在,事实上正如我们所解释的,产生各层面的差异本身也是源于振动的。极性原理在每个层面,每一对对立统一矛盾中都有所体现。节律原理亦体现在每个层面,体现在有节律的现象的运动中。因果原则体现在每一个层面,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性别原则体现于所有层面,体现在所有被创造的能量,这些能量在阳性阴性方面都会发挥作用。
          “源头怎样,支流就怎样;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
          这句流传了几百年的赫尔墨斯格言揭示了宇宙现象的最伟大的原理。
          荒湮雾海整理收集
          相信认同这本书价值的人一定不会超过20%,因为只有20%的人能掌控80%的资源。2:8 比例宇宙原则。


          12楼2014-10-31 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