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堆与麦田圈
通过多次考察,我们先后在三道海子地区发现60余座不同形状的古巨石堆建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天文学家统计的历史上发生于世界各地的麦田圈图形中,几乎囊括了石堆墓的所有图形,而三道海子拥有其中大部分图形的石堆墓。它们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仔细探察石块摆放的结构,构成的神秘纹样令人震惊,与国际麦田圈研究中心发布的许多麦田圈图案存在惊人的一致性。麦田圈现象在历史上已存在很久了,现代麦田圈现象目击报告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是由梅顿博士收集的:1990年的一天,汤姆林森夫妇正在汉布尔顿村附近的麦田边散步,突然听到右边的农作物开始沙沙作响。后来“头顶上突然出现了一团薄雾,同时我们听见一种物体高速落下的声音”。汤姆林森夫人说:“然后我们感到从旁边和上方分别有一阵高气压。它是从上而下的,压得我们无法站直身子;然而我丈夫的头发却能保持直立,真是不可思议。接着气压一分为二,像蛇行一般消失在远方。它看上去仍然像一团薄雾,只是移动的时候还发出微微的亮光。” 另外还有许多人目击过整个图形的形成,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家,目击的时间也不同,但描述的内容却惊人的相似:先是听到像飞机飞过头顶的声音,接着看到植物微微摇摆;突然事情就发生了,部分麦子开始剧烈摇晃,一阵光线映入眼帘,随后是一声爆裂声,麦田圈便形成了。根据种种迹象研究,麦田圈极有可能为不明飞行物施放的某种能量所致。 飞行物落地印痕与麦田圈图形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据记载,1968年新疆某兵团知识青年目击到天空中一个视直径小于篮球的滚滚火球,降落在沙丘上红光闪闪,十分耀眼。当知青们朝发光体冲去时,那东西“嗖”的一声以30度斜角向西北天空飞去。事后,他们在着陆点发现有5个支撑点的圆洞,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焙焦的沙面。 新疆地矿局高级工程师赵子允,是一位长年奔波于天山南北的“老野外”。据他回忆,1974年8月底,他在新疆青河县南、尼勒克县东,海拔3000米的天山高山草甸上发现翠绿的草甸中央竟有一个焦黄的圆形痕迹。然而,这一带是高山冰川下的草地,地面湿润且气候较为寒冷,很难有火烧野涉农信息服务大全草的现象发生。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山巅车辆等是无法抵达的。那么,这焦黄的圆形痕迹是怎样造成的呢? 据最新研究发现,在主要的一种呈单圆外圈状麦田圈中,可以卜测出一致的形状图案。这种形状所积聚的能量即使在农作物收成之后仍会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有时甚至可以持续数年之久。青河三道海子正是这种单圆外圈状巨石堆数量最大,恰恰是这一图案的麦田圈的数量也最大。在距离三道海子巨石堆不远处有一中心为圆石堆四周为外圆内连弧式墓,其图形与1994年8月出现在英国威尔特郡阿佛布雷的麦田圈图形非常相似。 神秘的圆状痕研究已成为一门新学问,称为“CEREOLOGY”,而且也是近年来飞碟学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有一部分神秘圆状痕与曾撞毁在地球上的飞碟上面所遗留的所谓“宇宙文”相似,并与古老文明国家的文字很像,如拉丁文、古玛雅文、姆大陆文字等。英国与美国科学家将字母与数字组合,然后利用超级电脑比对,终于发现作物上神秘的圆状痕可能是一种“语言”,具有特殊意义。 青河巨石堆形状究竟参考来源于何处?它们真的与麦田圈图案有关吗?在无垠草原戈壁和荒漠中,留下的一个个圆,是赞颂人们祈求灵魂的圆满归宿,还是寄托某种期盼?它们向人类文明昭示着什么?它们是否正如人类学家所言:自然界存在什么符号、图案,古人即会模仿、崇拜或信仰这些符号或图案,尤其是古人无法理解的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信息,更是如此。 以往人们在分析石堆墓形状时,仅仅根据其像什么进行命名,但这些命名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而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迹使古石堆墓形状之间具有了有一定说服力的内在联系。这种在两大系统之间用数学交集取共同点,比对相同点越多越可认定矛盾双方的联系的研究方法,也许正是我们走出很多亘古谜团的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