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渡吧 关注:3,015,508贴子:31,378,032

【胥渡年华】=转=长白山成韩土谈起 多少文化遗产名人被抢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为转帖,如果有哪里不对请不要攻击我,重贴请删


IP属地:河南1楼2014-06-29 11:47回复
    原楼主 @欲雪饮茶


    IP属地:河南2楼2014-06-29 11:48
    回复
      开更


      IP属地:河南3楼2014-06-29 11:49
      回复
        上面有点说的鸡冻了,韩粉们不喜就喷吧。。。下面资料和言论均来自网络。。
        看看这些年棒子们和我们抢了神马。。悲催是,如果不重视不科普,中国文化真变成韩国了
        美国有本著名刊物今年曾经有个世界上文化影响最大的10个国家的排名,
        韩国排在里面理由之一居然有端午节!!! 这就是谎言重复千遍的结果
        你的替身,正慢慢地改变了别人眼里你自己的脸。。。
        ------------------------正文开始:韩国频频争夺的中国文化遗产名人--------------------


        IP属地:河南5楼2014-06-29 11:50
        收起回复
          首先最著名的就是端午节被韩国人成功申请成功了文化遗产
          闹的最厉害的估计就是这件事情了。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端午节申遗之争曾一度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产生极大反响。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IP属地:河南7楼2014-06-29 11:51
          收起回复
            韩国拟将中医改名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据报道,韩国在“端午祭”“申遗”成功后,拟将“韩医”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10月,继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又传出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据韩国学者“考证”称,神农氏是高丽人,甚至后世的李时珍也是高丽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韩国人把韩医、针灸《本草纲目》都当做自己的文化遗产了。在中国热播的韩剧《大长今》里就把针灸说成是高丽人发明的。
            据记者了解,“韩医”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公元2世纪末,中国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流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约在公元5世纪时,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新罗统一朝鲜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
            据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介绍,大概四五年前,“韩医”这个名词还不存在。改名是韩国为保障韩国人从事这一传统医学行业的优先权和保护“韩医”免受外来冲击的措施。


            IP属地:河南8楼2014-06-29 11:51
            收起回复
              炎帝、孔子、西施是韩国人?棒子疯抢中国历史名人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写了一篇《中国神话源自韩国》的文章。他根据《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就此他指出很多中国神话传说都是源自“东夷系”,炎黄的神话来自韩国。
              除了炎黄之外,韩国对孔子、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相当感兴趣。不少韩国学者论证孔子是韩国人,把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划入“韩国籍”, 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按照他们的考证,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西周封建的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韩国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祭孔大典。有消息称,韩国学者还有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少韩国人认为东北、山东、河北、浙江是韩国人的故居(啊啊吖 俺大浙江躺枪),文化发源地,因而西施也成了韩国的“文化名人”。而时珍的“韩国籍”考证,则是一个自称旅韩多年的网友介绍,在韩国的草药材市场,《本草纲目》被视作重要文化遗产,而李时珍也被学者考证为“高丽人”。


              IP属地:河南9楼2014-06-29 11:52
              回复
                韩国发明活字印刷术?
                2007年,韩国在德国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而此中展出的、诞生于1377年《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被标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
                根据《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记载对毕升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例如“易碎”、“不牢固”等“问题”。韩国学者就提出,毕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不光如此,刚结束不久的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韩国人还展示了活字印刷,并宣称他们才是活字印刷的老祖宗。


                IP属地:河南11楼2014-06-29 11:54
                回复
                  韩国学者称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
                  据4月2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
                  据翻译成中文韩国人的文章称: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在青铜器时代或者商代发展了不同的书写系统———书写系统来自东部(阿尔泰/游牧民族),而韩语正是阿尔泰语系”。他的论据是:首先,“殷朝的统治者是高丽人,(甲骨文)一些基础象形文字反映了高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例如“家”字下半部分包含了表示“猪”的汉字而“只有高丽人把猪养在屋子”,再如“日”字包括一个矩形和里面的一个点,“这个点代表着一只金乌鸦,只有高丽人中流传过把太阳和金乌鸦联系起来的传说。”其次,因为“发明音乐和书写系统的伏羲来自‘东夷’国(今山东省),‘东夷’人以精射术闻名,正如今天的韩国射箭队。”第三,“在采纳了汉字的国家中,只有韩国严密地一个音节表达一个汉字”;第四,“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和表意文字,而韩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象形表意文字”。
                  网友热议
                  呵呵,多么可爱的韩国学者,这么高的学问,怎么没有发现“ABC…..XYZ”也是他们东夷人发明的啊
                  韩国因为太缺少自己独立的历史和文化,从骨子里就有自卑,所以,总喜欢和强大的民族攀关系……
                  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啊!说明我们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太过强大了!


                  IP属地:河南12楼2014-06-29 11:54
                  回复
                    韩国与中国争抢“满清历史”和“蒙古历史”
                    2009年8月29日晚韩国国家电视台KBS在黄金时段播放的历史专题片《满洲大探查》第一部《深入第五大文明辽河》中的开场白中描述道:“对我们来说,满洲已经是失去的国土了。但与失去的时间相比,我们与满洲一起度过的时间却更长。”
                    在韩国国内不时出现所谓收复“满洲故土”舆论的情势下,韩国主流媒体再次加入到与中国争抢历史的行动中。韩国人说:“爱新觉罗”去掉“爱”和“觉”就是“新罗”,因此“爱新觉罗”的意思就是“勿忘新罗”或者“爱新罗”。说努尔哈赤的父亲来自朝鲜半岛,可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爱新觉罗”出自满语,意思是“金”。韩国人籍此说“金”是韩国大姓,因此满族是朝鲜族分支!
                    而韩国人论证自己与蒙古人关系的依据就更可笑——韩国人新生婴儿屁股上有个青斑,和蒙古人一样。因此蒙古人是朝鲜族分支!可惜,这个蒙古斑是所有东亚人种共有的标记!《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有这样一句话,“关于历史往事,必须说真话,否则就什么也别说”。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载于史册不容置喙的既成事实。历史不是一块任由雕刻的朽木,它经得起风雨洗礼和时间考验。揆诸古今,深深扎根于土壤的历史大树,并非蚍蜉所能轻易撼动的。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罔顾史实也好,满口胡吣亦罢,历史老人不会因谁喊得响亮就乖乖跟着谁跑。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篡改历史又何尝不是一记罪过呢?


                    IP属地:河南14楼2014-06-29 11:55
                    回复
                      棒子连春节到开始抢了


                      IP属地:河南15楼2014-06-29 11:55
                      回复
                        韩国又抢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火坑
                        棒子抢“东北火坑”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类似的事情很多。韩国人正准备将火炕技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韩国媒体报道说,拥有火炕生产技术的中国有可能成为韩国申遗的主要障碍,为了“抢占先机”,他们必须加快申遗速度。
                        这个更无语,让很多中国人惊诧莫名。中国北方人民盘腿上了这么多辈的炕,怎么就成了“made in Korea”?韩国人抢到中国的炕头上了
                        家住东北的朋友特别是吉林省的朋友 如果去朝鲜族家里做过客的应该都知道,朝鲜族进屋就直接拖鞋,平时睡觉什么的直接在上面铺被子,跟东北火坑完全两码事儿,喜欢看韩剧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一般韩剧里长辈们的屋子都这样,我们管这个叫“地热”跟火坑完全不一样,所以韩国申请的不是“火坑”,是朝鲜族特有的居住习惯“地热”也叫“温突”


                        IP属地:河南16楼2014-06-29 11:56
                        回复
                          韩国人又出手了!他们这回抢的是“拔河”
                          这个在中国已流传2000多年的遗产,即将被韩国唐津郡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名湖南浏阳的女子出来发声,称通过多方查证,认为拔河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荆楚之地,为鲁班所创,只有中国才有资格申报。
                          今年4月,留学于韩国釜山釜庆大学的熊梦霞,得知韩国唐津郡举办国际拔河节,邀请了世界11个国家1万多人参与。拔河节的盛况让熊梦霞兴奋不已,但拔河节后,韩国牵头成立国际拔河交流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的交流主题是把拔河作为韩国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我所知,拔河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一项军事游戏,怎么会是他们的遗产?”听说韩国即将把拔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熊梦霞急了,她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了这次拔河节,并争取到了唯一的一个中国民间组织名额。交流会上,面对各国专家“一边倒”的论调,一向温柔有礼的熊梦霞“发怒”了,她逐一进行了反驳,坚决主张,中国才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
                          [求证]拔河是鲁班发明的
                          熊梦霞主修历史学,她细致研究发现,关于“拔河”,《墨子 鲁问》就有记载。
                          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这种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后演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各项史料说明,“施钩之戏”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尔后“传于他郡”。“到隋唐五代,拔河还有祈求年丰和炫耀国力之意。”熊梦霞说。正式定名为“拔河”始见于唐代,并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全民性竞技项目。
                          [呼吁]守住拔河这项遗产
                          作为后来者的韩国,对于拔河运动、拔河文化的推广非常重视。拔河是韩国政府公布的“第75号无形文化财”。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
                          但是,跟韩国相比,我国的拔河文化仍然缺乏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持续的推动力。 “2011年唐津郡举行的研讨会将会对拔河的起源地进行最终的讨论,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引起对传统文化有专业探讨的专家的注意,我们大家一起 守住 拔河这项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用确凿的事实证明拔河最初的起源在中国。”


                          IP属地:河南18楼2014-06-29 11:56
                          回复
                            继孔子之后 韩国学者称孙中山是韩人后裔
                            韩国学者的考证愈来愈离谱,此前称孔子是韩国人,现在又说孙中山是韩国人。
                            说不定,哪天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也是韩国人。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经过对孙氏家族族谱仔细发掘研究,竟发现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实际上具备韩国血统。
                            报导引述朴芬庆的话说,约在西元前一千年左右,生活在朝鲜最南端,就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曾组成军队与周朝作战,因战功显赫,被周文王封于孙(今为河南省宜阳县境)。其军队首领称为“孙伯”,即孙国首领之意。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孙氏,周文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孙,子孙因以为氏。”《翠亨孙氏家谱》二修一卷记载,“吾姓系出周孙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朴芬庆由此证明,孙氏是起源于韩国。
                            朴芬庆还说,根据对广东孙氏家族聚居遗址的调查,可以认为,孙氏家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朝鲜色彩,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
                            朴芬庆表示,在原始的孙氏家族古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古朝鲜文字转化的外来字,充分说明孙中山具有韩国血统。
                            香港《文汇报》称,《朝鲜日报》记者正在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跟踪报导,预计今年底关于孙氏家族起源真相的系列书籍将可完成。
                            此外,关于孙中山祖先从韩国迁往中国的考古纪录片拍摄,也在计划之中。


                            IP属地:河南19楼2014-06-29 11:57
                            回复
                              韩寒也中枪 韩国人八大证据力证韩寒是韩国人
                              “韩国人”“争抢名人”由来已久。继孔子、曹操、李时珍、西施、朱元璋、孙中山等中国历史名人“被韩国人”后,近日,网上又有人发帖称,“韩国人八大证据力证韩寒是韩国人”,这是韩寒候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一事引起激辩后,再次成为热点。韩国人争抢古人,人们一笑了之。但抢今人就有点离谱,“这也太变态了。”
                              “韩国男子”称:韩寒是28年前失踪儿子
                              据网帖介绍,一个轮廓和韩寒有点像的60岁左右的韩国男子上了韩国一档娱乐节目,声泪俱下地说,韩寒是他失踪28年的儿子。
                              网友翻译的大概意思是说,1982年,这位韩国男子和怀孕的老婆去中国上海旅游和探亲,不小心弄丢护照,因补办流程很长,无奈滞留了很长时间,直至小“韩寒”出世。亲戚提议说为他取一个中文名字,身为韩国人的他想到的是“韩韩”以表达爱国之心。后来老婆说“韩寒”比较好看,于是改成了现在的“韩寒”。不幸的是,他们夫妇带着韩寒到一个亲戚家,亲戚见小韩寒长得可爱,要认作干儿子。随后,小“韩寒”在一家超市走失,便杳无音讯。说罢,该名男子现场还拿出几张当时在中国上海的照片,照片中的确有一名婴儿。
                              仅这段故事描述的有根有据,更为荒谬的是,文中称,韩国专家经过“论证”终于总结出八大证据,力证“韩寒是韩国人”。
                              “我也可以编出一个这样的故事,我是某个人的爹。”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昨天在电话中对此事感到十分吃惊。记者告诉他拨打了一下午韩寒手机,始终处于通话状态。路金波说:“这也太变态了。我敢肯定,韩寒绝不会回应。”截至发稿时止,没有发现韩寒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
                              韩寒不愿回应,但粉丝们力挺他,“韩国每天都在说中国的某某名人是韩国人。中国姓韩的是不是全是韩国人呢?”有人对此表示不屑:韩国人争抢名人已司空见惯了,不是孔子、曹操、李时珍、西施、朱元璋、孙中山等中国历史名人都曾“被韩国人”吗?


                              IP属地:河南21楼2014-06-29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