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
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
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从年中开始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
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洲。
于是有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