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别院吧 关注:903贴子:14,298

回复:陈抟祖师睡功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纵观先秦纯正道家,唯以虚极静笃之道以行于返朴归真之自然,以无为而无所不为 ,自心无为 ,身心自然顺其自身之规律运行转化,为无为,事无事,自得其乐 ,水到渠成 。后天种种有为之法 ,以之为方便入无为则可,以度妄见顽固不能休歇者。若执之以为必须,则惘矣,必背道而驰也。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21 08:47
收起回复
    陈转祖师之睡功诀,已经指明了归根之关键,龙归于海是比喻归根之意,如庄子所谓鱼不可脱于渊而已。阳潜于阴,只是指心安住 不再浮躁,逐渐趋向于虚极静笃而已 。后面其实是跟进的解释 ,说的是世人都误解为蛰龙之术,而他明白实际上只是蛰心而已,心蛰而龙自归,神自凝,气自聚,精自化,言之为三,实则浑然为一,万化归真,不劳思虑费力,我无为,则身心自然转化,无所不为矣。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说的是自然沉浸安住享受其中,对境无心,息心无为,自然运化。
    白云高卧 世无知音 。是一种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内景 状态。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21 08:59
    回复
      前辈观点我认同,我觉得第十六章是一语双关,既是无欲以观其妙,也是有以观其缴。致虚极,守静笃(dǔ)。/金丹修炼极简,难点在于阳极而阴,不能纯阳,至极而返,这是天地自然之理,故修道者不得丹大多在此。老子说要守静笃,静,坤,阴也,笃,母马。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然后,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三生万物,三,阴,阴阳各半,阳,三才造化万物。观,观卦,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就是持中以心观变化。复,复卦,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就是柔中带刚,复见中丹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5-21 16:19
      收起回复
        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阳归于乾,阴归于坤,魂归于日,魄归于月,各归其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样就是人能常清静,天地息皆归。静以还元。/未修到那里,后面就不论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5-21 16:34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5-21 16:34
          回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这说的就是非有非无的玄关一窍,窍开而真气自生,是真胎息,与天地绝。/《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说得就是圣人用逆五行。《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同是说逆五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5-21 16:44
            收起回复
              的确要用为而不恃,使精自化,气自生,神自凝,但日月有时,天地有法。观之,持之,才会各自归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5-21 16:48
              收起回复
                我修习前辈的不分别不联想不持着已经多年,这是因为身体生了重病,差点完完,所以才修钟吕所传的灵宝毕法,其第一步多入少出呼吸,就是调合阴阳,改善身体,我用极轻意志控制,呼吸顺畅,还元效果还是不错。吕祖写的百字碑,就是无为自化,以无为持方便法门,其实都是一条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5-23 10:19
                收起回复
                  我明白了。清静经讲所以不能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修炼方便法门可以,但要为无为。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首要对境无心,念无他念。文始派的确最深,直指超脱。刻刻无妄,也是最快,也是最难。至今已反复进出好几回了,幸有前辈指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5-23 15:34
                  收起回复
                    身形是命,心神是性,性命一体就是我。所谓修性命是过程,目标是超脱。着于性命就是着于我,只是借我而与道合真。一心一意就是方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5-27 16:03
                    收起回复
                      比如:我在呼吸空气。物我两忘就剩呼吸一事。正念也忘,就是事无事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5-27 17:38
                      收起回复
                        元,最初。海,无边无际,大道之象。气归元海,就是以虚合道,形神超脱。这样的话与我先前理解就是云泥之别。举一反三,观天之道,择天之行。就不是呼吸升降金丹之道,而是空洞虚无,无主观直了之道,庄子说的真人无功,就可以理解了。上古天真论就不是外呼吸,是神气相抱,直指超脱大道。不过太难了,道德经让我们做于易做于细,可还是太难了。因为没有出世,牵连太多,一意做事甚难。只能借些法门以回头登岸,登岸后再当弃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5-28 13:39
                        收起回复
                          含金量高的帖子,深得我心。


                          IP属地:广西28楼2024-05-31 18:19
                          收起回复
                            《睡功总诀》讲道: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吾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修炼睡功的要点乃阳潜于阴。那么,从人体的阴阳属性上划分,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精神属阳,肉体属阴;上部脏器属阳,下部脏器。
                            《睡功总诀》讲道:“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吾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修炼睡功的要点乃“阳潜于阴”。那么,从人体的阴阳属性上划分,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精神属阳,肉体属阴;上部脏器属阳,下部脏器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所谓阳潜于阴,就是首先要求从精神到肉体,从内到外,都要收敛凝聚起来,将精神状态从外在的张扬,收敛到内在的安宁。宁则定,“定则气生”。极静之后,一阳初动,内气逐渐开始生发,丹田气满,渐而充溢全身四肢百骸,进入一种内息不调而调的自动调控状态。这是从内息调控的角度来讲。那么,把睡功总诀连贯起来讲,还应当提高到如何调神的高度上来。所谓“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吾却蛰心”,就已明确的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意识变化如龙,将其收束于内,可作为生化之本,发挥其阳性本能作用。历代修持之人只讲“蛰龙”,不讲“蛰心”,乃是因为不肯把其中的炼神作用明白的告诉后人。那么,这神如何炼呢?当然要从心练起。因为,心藏神,神居于心而处于上位。阳性的事物居于上阳之位,那是不符合生化的根本条件的。只有将其调至阴位,阳涵于阴,阴滋阳长,才能使其具有生化的可能。具体的做法是,最好采取侧卧式。先存想心脏化为红彤彤的太阳,缓缓上升至胸腔内相当于膻中穴的区域内,存想太阳光茫四射,照耀整个身躯内外。稍停片刻,然后缓缓沿身体中线下降于小腹丹田区域之中,继续观照太阳的光明状态。保持片刻后,默默调匀呼吸,使身体与思想处于一种混混沌沌的状态。如此行持一段时间,就会找到那种静极阳生的先天状态,逐渐进入胎息状态。进而潜意识也逐渐活跃起来,出现各种自动的炼神状态。炼神与炼气同步进行,使修炼的进程逐步达到身心交泰之境界。愚在行持中,不到半个月就出现了胎息与潜意识活跃的体验。这里面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在每次进入修炼状态时,回想一下上一次修炼时的情景,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练功。这是在修炼的信息上保持了连贯性。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这几句口诀,又从另一个角度讲明了睡功修炼的用功原则。“默藏其用,息之深深”,就是说我们在具体的修炼中,作为显态存在的人,时刻要保持静默深藏的状态,要将自己虚化,从思想到行为上,都要做到不显山不露水,熄灭诸缘的干扰。一方面是身体状态的,一方面是修炼信息上的。不以自我为中心,虚怀若谷,潜意识里要深自秘惜所取得的修炼成果,从道德修养上与内功的修炼上,做到同步向前。“反者道之动也”。做到了这些,才能够防危虑险,平稳地取得修炼上的不断进步。这也是修炼者常讲的“德有多大,功有多高”,“白云高卧,世无知音”。既是讲修炼的方法,也是讲修炼的境界。从境界上讲,古来修炼睡功有成就者不多见,乃是因为“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睡功修炼集修性与修命于一体,往往能够“得一法而毕全真”。其修炼方法隐秘,但成效确实卓著,实为上品修炼之法,属难遇而易成的修炼技法。再一方面讲,修炼中的自我防护靠什么,就是要靠这个“白云”。练习时,先存想一太极球将自身罩住,然后化为一团白云将自身严密包裹起来。这是一种防魔侵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易于进入混混沌沌的状态。如何应用,想来各位有心之士自然能够驾轻就熟地操作了。
                              睡功修炼对于调理身心状态十分有益。人们每天都要睡觉。在这占据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同样也蕴含着修炼的玄机妙理。抓住这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修炼,尤其是进行身心修养,睡功无疑是一种极为合理而又自然的修行方法。深度的入静状态,使修炼者能够逐渐在混混沌沌的状态下,显露出人的自我本性。在这其中,隐藏着人的先天信号系统。在潜意识活跃的时候,人的先天信号系统可以被逐渐靠近。这样就可以接通修炼者的修炼信息源。那么,在混沌状态下,人生的生存定数就会朝着一个良性的轨迹发展,许多事情反映到现实世界里就是一种好的结果,修炼的意义就会逐渐展现出来。我们的修炼目的是,要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能够在重德修德的前提下坚持勤奋练功,那么这个人的功德将会对他自己的前程及生存状况,产生良好的积极影响。这实际上就是睡功修炼中的“梦修”作用。修炼改变人生。


                            IP属地:云南29楼2024-06-19 0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