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斜刺里冲出一人,戴着一个集市上常见的昆仑奴磨勒的面具,前来相助二人。只见他手中一杆长棍,棍法精绝,数十官兵亦无法近身,三人合力,总算拼杀了出去。
那戴面具之人对四处路巷十分熟悉,不一会就甩脱官兵,隐至一处人烟稀少僻静处。
二人正欲相谢搭救之恩,只见那人揭了面具,不是燕青还是谁?
两人十分惊讶,那微胖汉子连声道谢,那史小官人却张了嘴说不出话来。
刚刚还叫燕青自寻去处,莫跟着他们,谁曾想这转眼间却叫这个被自己看轻的人相救,不由心生羞赧,再想到那人还曾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无礼盯着自己,当时的那股怒气还没有寻到灭去的由头,这道谢之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那史小官人心中百转千回,面上红了又白,燕青心有九窍,玲珑无比,岂不明白他心中所想,于是从容上前施礼,“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且刚刚多有冒昧,还望这位小官人莫要怪罪。”他含笑望着,那人却用晶亮的眼睛瞪他,黑白分明,干净清澈,却强装镇定,做出一付凶狠的样子,如一只炸毛的小猫,让人忍不住要伸手捋顺它的毛。
燕青清咳一声,定了心神,压低声线,“在下燕青,适才在灯会上曾听闻二位好汉自称来自梁山,不知两位是否。。。?”
那史小官人冷哼一声,道,“不错,爷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梁山九纹龙史进是也。”
那微胖汉子也道:“打虎将李忠。”
燕青于是再次拱手,“久闻梁山好汉俱是光明磊落,行侠仗义的血性汉子,刚刚在灯会上见到两位英雄惩处恶人,救助良善,方知传言不虚,燕青十分敬佩。。。二位如若信得过燕青,燕青愿助二位出城。”
李忠迟疑道,“这萍水相逢,得蒙燕青兄弟仗义相助,已是感激不尽,如今各处州府皆当梁山洪水猛兽般看待,若连累了燕青兄弟可如何是好?”
燕青于是笑道:“此言差矣。朝廷贪腐,奸人当道。官兵无能,只知欺压贫民,我虽平头百姓,无法与之相抗,然内心深感不耻。此番又以人多欺二位人少,燕青好生看不惯。梁山惩恶扬善,敢与昏庸腐败的朝廷为敌,做了我等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此时若能为两位略尽绵薄之力,燕青只觉幸甚。”
史进冷冷盯了他半响,而燕青也望着二人,不严肃也不轻松,只是平平静静的望着二人。
史进最后展颜而笑道:“好,我信你!”
燕青是卢俊义员外府上的红人,时常随卢俊义走动,守城的官兵大多认得他,不费太大周折,三人就顺利出了城。
三人在一处白桦林小道旁告别,燕青将藏于身上那个昆仑奴磨勒的面具寻一僻静处丢弃了,才回了城。
史进等人遭遇官兵的时候,他趁乱捡了个面具戴上才上前相助,为的就是不让人认出自己身份,以免连累了主人卢俊义,这私放梁山贼寇,毕竟是杀头的死罪,当时虽没有考虑太多,但谨慎的一根筋依然依然绷着。
“后会有期。。。如若有机会在见,哥哥叫我大郎即可!”那史进笑着对他说,然后决然转身,身影慢慢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燕青无端生出一丝不舍,当时只觉得这一别定然再无相聚之日。谁知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此时自己和卢俊义却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梁山贼寇。
后会有期,一语成谶。
*******************
回忆前情往事,三人感慨一番,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李忠忽然长叹一声,面有惆怅之色。
燕青看他似有难言之隐,于是笑道:“哥哥有事不妨直言,如若用得着燕青的,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忠惶惶道:“听燕青兄弟这般诚恳而言,更觉愧不敢当。”
随后懦懦而言,原来去岁中秋,李忠乃是私自下山,去会北京内一个相好。史大郎生性好玩,又曾使自己的徒弟,于是说服他与己同去。不料在灯会上生出事端,幸得燕青相助脱身。
两人回山寨后向其他人隐瞒此事,为免私自下山遭受责罚倒在其次,主要是李忠已讨了一房妻室,是个厉害角色,李忠惧内甚至不亚于菜园子张青,在梁山众兄弟中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