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小人去送礼,等了许久也不见大都督归来,只好先回来覆命了。”
“这样啊……”孙权一直低着头,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又翻了一会儿,他有些厌烦的把竹简往案旁一堆:“不看了,多得翻不完,剩下的由你们替孤处理吧。”
孙权独自来到前廊下散丵步,只见处处华灯结彩,就连园中的花树上都挂了鲜艳的红绸。孙权觉得那颜色显得有些刺眼,他还是更喜欢鲜花绿叶的艳丽。想了想自己走上前去,把绸带一条条的从白兰花树上解下来,顺手从枝头拈了朵半开的花苞。白兰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是一种既清凉又略带青草味的芬芳,闻上去让人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他在树旁的石凳坐下,凝视着手中小小的白兰。雪白的颜色,淡雅的香味,没有特别出众的光彩,可看上去又是那样精致小巧令人爱不释手。就像现在他所想的那个人一样,孙权不由地回忆起那张总是似笑非笑的脸,谦逊中总带着一丝倔强的骄傲,让人抓不住又摸不透。他忍不住轻声叹了口气,身为江东之主丵,权势名望土地没有一样是他缺少的,但自己最想要的却偏偏总是得不到,那就是人的心。不管是他的……还是他的……就如同那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一般,明明近在咫尺,却总是恍如远在天涯。
莫非就是因为总也得不到……于是才会像扑火的飞蛾一样,身心皆损也毫不犹豫的勇往直前……孙权仰起脸,用手指挡住午后略显刺目的阳光,呆呆地看着蓝天上漂浮的白云。
伯言,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细碎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近侍前来禀告:“主公,大都督派人送了一封书给你。”
迫不及待地抢过,只见白绫上寥寥数行:今夜子时,盼单来东府别院一叙,主公所怀之事,臣已有答案,即告之,万勿失约。字迹英挺没有落款,绢面上墨痕犹新。
东府原是孙策所建一处行馆,是一座临江的精雅小舍,而后转赠给了周瑜。后来又被周瑜拨给刘备,作为他前来和亲的暂住地,自那之后便没了主人。孙权不愿令其荒废,仍旧派人定期清扫修整。
此刻正是子时将近,月上中天,朗空星明。别院的荷塘内荷莲盛放,香气浓郁,院子前不久才整理过,干净得一尘不染。四处一片寂静,只偶尔从草丛中传来几声细微的金铃鸣叫。
孙权在荷塘边徘徊了一会儿,找不到相约前来的人影。这里实在静得不像有人在的样子,本来平日都会有人留守,走廊上也会有几盏灯火照明,然而今天就连这些人都不在,各处也是灯灭烛息。
夜风刮过,孙权感到身上一阵寒意。他抱住肩膀,正想着要不要先回去算了,就在这时,静夜中幽幽地传来叮咚的琴声,
孙权心中疑惑,不由自主顺着琴声传来的方向寻去。愈走听得琴声愈加清晰,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如沧江击石拍澜岸,又像是细雨润物悄无声,真有绕梁三日之功,令人流连忘返之感。他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的全心沉浸在琴音中,这曲子是如此的熟悉,在幼年时就已聆听过无数次,年长之后更是数次在午夜梦回中品味怀念。那华美的旋律是他最甜美的一段记忆,也是他心底一直无法遗忘的伤口。随着时间的逝去,那曲调逐渐在脑海中变得淡薄,他以为自己总会有一日可以将其完全抛却。然而现在他才发现错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忘怀的,区别只在于自己何时愿意从记忆中再次挖掘它。
包括那个背影,也和当年丝毫无差,一身白绸端坐于花丛中,黑发木簪的随意打扮既显潇洒又风流。纤长的手指灵巧地上下拨弄着琴弦,案上一盏灯烛忽明忽暗,与淡淡的月光相和,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出尘脱俗。孙权整个人的双脚如同被钉在地上,半步也移动不得。荷塘清香,朗空明星,月下花前,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那一日一样。只听得曲子已经步入尾声,长河尽头,落日余晖,奔流入海,一声高亢的挑弦,就此奔流入海,悄无声息。
周围的一切又归于寂静,只留下乐曲的余音久久回荡在夜风中。
孙权听得热泪盈眶,他再也忍耐不住,那一声压抑在心底许多年的呼唤几乎就要冲口而出。就在此时,却见那人已经站起,接着缓缓地转过身来。
那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淡淡的挑眉,略带骄傲的浅笑,一双丹凤眼似转非转,面上尽是嘲讽之意。然而此刻的孙权看到这张脸,浑身好似从天宫瞬间跌入了地府,全身剧烈颤抖起来。
“你……你……”他哆嗦着嗫嚅,想要后退却发现双腿软得没有丝毫力气,只有眼睁睁的看着那人一步步地走进。陆逊的笑容既温柔又亲切,然而与之不相符的是,那双眼睛如同刀锋一般冷冽,残酷得不带丝毫温度。
“子明,别来无恙?‘公瑾’这曲《长河吟》,可还入耳吗?”
一阵尴尬的沉默,孙权深吸了口气,既然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索性开诚布公也好。
“你已经知道了?”他已经恢复了镇静。
“是的。”
“什么时候?”
陆逊的笑容掠过一丝悲伤,他闭上眼睛,轻声道:“就在喝醉的那天晚上……你抱我的那一刻。”
“这样啊……”孙权一直低着头,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又翻了一会儿,他有些厌烦的把竹简往案旁一堆:“不看了,多得翻不完,剩下的由你们替孤处理吧。”
孙权独自来到前廊下散丵步,只见处处华灯结彩,就连园中的花树上都挂了鲜艳的红绸。孙权觉得那颜色显得有些刺眼,他还是更喜欢鲜花绿叶的艳丽。想了想自己走上前去,把绸带一条条的从白兰花树上解下来,顺手从枝头拈了朵半开的花苞。白兰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是一种既清凉又略带青草味的芬芳,闻上去让人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他在树旁的石凳坐下,凝视着手中小小的白兰。雪白的颜色,淡雅的香味,没有特别出众的光彩,可看上去又是那样精致小巧令人爱不释手。就像现在他所想的那个人一样,孙权不由地回忆起那张总是似笑非笑的脸,谦逊中总带着一丝倔强的骄傲,让人抓不住又摸不透。他忍不住轻声叹了口气,身为江东之主丵,权势名望土地没有一样是他缺少的,但自己最想要的却偏偏总是得不到,那就是人的心。不管是他的……还是他的……就如同那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一般,明明近在咫尺,却总是恍如远在天涯。
莫非就是因为总也得不到……于是才会像扑火的飞蛾一样,身心皆损也毫不犹豫的勇往直前……孙权仰起脸,用手指挡住午后略显刺目的阳光,呆呆地看着蓝天上漂浮的白云。
伯言,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细碎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近侍前来禀告:“主公,大都督派人送了一封书给你。”
迫不及待地抢过,只见白绫上寥寥数行:今夜子时,盼单来东府别院一叙,主公所怀之事,臣已有答案,即告之,万勿失约。字迹英挺没有落款,绢面上墨痕犹新。
东府原是孙策所建一处行馆,是一座临江的精雅小舍,而后转赠给了周瑜。后来又被周瑜拨给刘备,作为他前来和亲的暂住地,自那之后便没了主人。孙权不愿令其荒废,仍旧派人定期清扫修整。
此刻正是子时将近,月上中天,朗空星明。别院的荷塘内荷莲盛放,香气浓郁,院子前不久才整理过,干净得一尘不染。四处一片寂静,只偶尔从草丛中传来几声细微的金铃鸣叫。
孙权在荷塘边徘徊了一会儿,找不到相约前来的人影。这里实在静得不像有人在的样子,本来平日都会有人留守,走廊上也会有几盏灯火照明,然而今天就连这些人都不在,各处也是灯灭烛息。
夜风刮过,孙权感到身上一阵寒意。他抱住肩膀,正想着要不要先回去算了,就在这时,静夜中幽幽地传来叮咚的琴声,
孙权心中疑惑,不由自主顺着琴声传来的方向寻去。愈走听得琴声愈加清晰,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如沧江击石拍澜岸,又像是细雨润物悄无声,真有绕梁三日之功,令人流连忘返之感。他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的全心沉浸在琴音中,这曲子是如此的熟悉,在幼年时就已聆听过无数次,年长之后更是数次在午夜梦回中品味怀念。那华美的旋律是他最甜美的一段记忆,也是他心底一直无法遗忘的伤口。随着时间的逝去,那曲调逐渐在脑海中变得淡薄,他以为自己总会有一日可以将其完全抛却。然而现在他才发现错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忘怀的,区别只在于自己何时愿意从记忆中再次挖掘它。
包括那个背影,也和当年丝毫无差,一身白绸端坐于花丛中,黑发木簪的随意打扮既显潇洒又风流。纤长的手指灵巧地上下拨弄着琴弦,案上一盏灯烛忽明忽暗,与淡淡的月光相和,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出尘脱俗。孙权整个人的双脚如同被钉在地上,半步也移动不得。荷塘清香,朗空明星,月下花前,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那一日一样。只听得曲子已经步入尾声,长河尽头,落日余晖,奔流入海,一声高亢的挑弦,就此奔流入海,悄无声息。
周围的一切又归于寂静,只留下乐曲的余音久久回荡在夜风中。
孙权听得热泪盈眶,他再也忍耐不住,那一声压抑在心底许多年的呼唤几乎就要冲口而出。就在此时,却见那人已经站起,接着缓缓地转过身来。
那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淡淡的挑眉,略带骄傲的浅笑,一双丹凤眼似转非转,面上尽是嘲讽之意。然而此刻的孙权看到这张脸,浑身好似从天宫瞬间跌入了地府,全身剧烈颤抖起来。
“你……你……”他哆嗦着嗫嚅,想要后退却发现双腿软得没有丝毫力气,只有眼睁睁的看着那人一步步地走进。陆逊的笑容既温柔又亲切,然而与之不相符的是,那双眼睛如同刀锋一般冷冽,残酷得不带丝毫温度。
“子明,别来无恙?‘公瑾’这曲《长河吟》,可还入耳吗?”
一阵尴尬的沉默,孙权深吸了口气,既然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索性开诚布公也好。
“你已经知道了?”他已经恢复了镇静。
“是的。”
“什么时候?”
陆逊的笑容掠过一丝悲伤,他闭上眼睛,轻声道:“就在喝醉的那天晚上……你抱我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