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颁布下去后,我只每天监督他们是否按照规定执行便完了。三个月后一切都走上正轨,基本上不用我监督,他们也不会在犯什么错了。
三个月后,春姐结算,发现这三个月里的利润额比上年同期涨了五成,这还是在所有员工的工资都涨了三成的情况下。
金橘镇虽然这里最繁华的地方,可毕竟也是一个小镇,并没有太大潜力可挖。我看中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大镇叫青川镇,是川江一条支流上的城镇,客来货往,人流很大,便说服春姐在那里开一家分楼,同时将这里的选几个可靠的伙计提升一级派往那里工作,在当地招收佣工,同样的装修,同样的招牌,同样的规矩,三个月后,金聚楼成了青川最知名酒楼。
我本来是打算三个月一家的速度,漫漫在中川地区扩展,可春姐是地道的商人,她可没有我这样温吞的性子,调查了可行性后,她询问了我的意思后,同时在中川二十二个城市开了四十家金聚楼,不过一年功夫中川地区无人不知金聚楼为何物,无人聚会请客不首先想到金聚楼。
我见到分店这样多,对春姐说,如今金聚楼这样多,分布各地,不妨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制作一份商情和民情汇报表,让他们除了自家店里的营业情况外,还将各地重要物资的物价,发生的事情,出了什么名人大事,无论巨细,都汇报上来,同时我们有什么人要调查了也发了信函要求调查,我将所有整理汇编成册,为春姐建立起属于她自己的商业情报网。
帮我整理一大堆烦琐的情报的是春姐排来一个漂亮的小丫头名叫知静,写的一手好字,很听话,虽然说是是我帮手,基本上的工作都是她在做,我是动动嘴,便不再管事,这小丫头很聪明,从一开始就弄明白了我的目的是什么。比方上周她发现京城里的丝绸价格开始攀升,而川南的价格却平平,便建议春姐让川南附近一家金聚楼的掌柜购了大批丝绸到京城去卖,一下子就赚了上百两金子。
之后便有不少人看到这样赚前也纷纷跟风,从川南贩货向京城,但那个时候京城已经被知静那一批货喂的差不多,丝绸价格很快跌下去了,有的人什么都没有赚到,甚至还有人亏了本。
第 6 章
春姐为此奖了知静十两金子,喜的知静几天都发晕,连我叫她都听不见。
开始对我建立情报网并不怎么热心的春姐也开始关注每周一报的资料,甚至比我还认真十倍,她细细分析各地的价格和事情,生怕放走一丝商机。而这个时候她也发现金聚楼的外部效应,且不谈金聚楼本身的营业所得,这商业情报网也是她垂涎的东西。金聚楼开始以每月十家的速度向外扩张。一家变百家难,可百家再变百家,不过是挥手之间。
“华衣,若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啊?”春姐看着我,摇头感叹道。
“还能怎么办,凉拌!”我嘲笑她贪心不足,非把我的脑力搜刮干净不可。她却说放着大好的宝山不用,浪费是要遭天谴的,于是隔三差五的来书房找我,名义是来一起吃饭,实际是想看看我又什么新点子。
半年前,我挪不过春姐从客栈搬了出来。春姐将她家的园子附近的一处清净的宅子买了下来给我住,然后打通两家院子,即使是三更半夜也能从院子里跑到我这里。本来她还安排了十几个丫鬟仆从给我。我一见那么多人,头都是大了,于是留下了两个打扫仆洗衣的丫头,其他人都让她领了回家,反正我喜欢吃什么用什么,知静都知道。
金聚楼的厨房每天会按照知静给的菜单做了给我送来,每日三餐,包括下午茶和夜宵,四季水果到甜点小吃,无不花样百出;四季衣物,从里到外,厚的薄的,棉的绸的,知静也会打点的好好,冷暖变天,她也会督促我添衣减衣。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前世那些大老板都喜欢找些温柔体贴的小美女当秘书,有这么个生活工作都照顾着你无微不至的人在身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都觉得自己真是太腐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