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183虽然每年都回北京过暑假,能玩个3-4周,可是有几年没去过马连道了。今天听一哥们说,一条街的茶叶铺子都黄了!90%的店铺都空了。问他,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只是说疫情影响。原来那地方多热闹,一个小店铺,想盘下来要50万,真是太可惜了。3415晚上遛弯才知道山涧口的位置。一直听郭德刚相声说过就不知道位置。我原来在珠市口教堂边上上班都不知道。后来在天桥上班也不知道。边上的戏服厂倒是知道。可那里居住环境还是不太好。4我爸说没法喝,只能让我妈做菜了133前天在公园一问20,要是在老家也就算了,可北京这7块钱一串糖葫芦都地方棉花糖怎么可以这么贵。有没有大哥知道啊05小时候女人的化妆品很少,甚至要靠自制。 大杂院里除了种一架子豆角之外,女眷多的家,还有人种点“指甲草” 学名叫做凤仙花 姑娘妇道们采集鲜凤仙花捣碎,掺上明矾染指甲用。 润肤的就无法自制了,当年市面上有一种蛤蜊油 真的是用蛤蜊壳装着,虽然里面的东西和蛤蜊没多大的关系。 之所以用蛤蜊的壳,因为当时金属材料紧张所致,纯粹土法上马,废物利用。 里面装的油是用凡士林加上冰片和石蜡配置出来的。 价格嘛,看蛤蜊壳的大小(0看AI说的,蚕丝被比棉被暖和一倍。3斤蚕丝被咸5、6斤棉花被那么暖和?有这么暖和吗?444在北京工作三年了,一直不知道哪的东西好吃(喜欢酸辣,不喜欢吃甜食),11很多人第一次吃方便面基本都在86年后 实际上-上海60年代就开始研制了。 1970年上海益民食品四厂成功研发了第一款鸡蛋方便面 叫做--快乐牌 但因为当时各地产品地域性很强,所以其他地方的人知道的不多,也没有引起什么流行。 北京人普通接触的第一款方便面,应该是“京花牌“ 面粉二厂出的,让人记忆深刻的到不是面多好吃。而是包装设计。 印着一只烧熟了的大虾,而且设计别致,印刷精美。放到今天也不落伍。 价格嘛,二毛五还是二毛八,6去年回北京,吃了几家都差点意思。谢谢您了。408141偷窃,和同学在崇文门一个工厂钻进铁丝网拿了一个圆型铁质物品,可能的缝纫机上的部件。 贪污,买酱油的时候,跟售货员说,阿姨,买一毛四的酱油,在买一块糖。 逃学,和同学去北京站东边的核桃林玩,爬东便门城墙。 把拉炮栓门上,吓唬妈妈。后果是被妈妈拿笤帚疙瘩在屁股上亲切的问候,这才知道原来笤帚疙瘩这家伙也吃荤。 语文作业上瞎写,被老师在全班展览。 写乘法口诀的时候,写的三七二十一,说成三七二十七了。爸爸看了一下16马甸桥南坐的670路公交到碧水庄园下车往前直走六百米不拐弯就直接到大集上了眼神儿好一点的一下车就能看见前方影影绰绰的人群了,中午11点到的大集上带了一小瓶白酒原想着大集上找个做的好的刀削面馄饨对口儿下酒小菜儿之类好好吃喝上一顿,可是到了大集上这个人群啊人挤着人连在边角找个坐的地儿都费劲结果什么也没买没吃成就又回来了我这几十年赶集和过年庙会都从没见过这么多多拥挤的人1大约是1:21,我的床猛地晃了一下。我一个人住出租屋,屋里没有人。410现在四十往上的北京人 基本都有个老家, 汉人以临近的河北,山东,山西居多。 在旗的自然是东北那嘎达,盛京之类 有老家人自然要走动。 不过基本都是单向奔北京。 老家来人主要目的是看病,农村嘛,自然医疗条件不好。 其次就像刘姥姥那样来北京逛逛,顺便“打打秋风” 别看同样是乡下来的,也有懂人情世故的,回回带点城里不多见东西,山货,一瓶子香油,自留地里种的菜什么的。 值不值钱的,让你心里头舒服。 也有就攥着二把指甲就108除了豆汁,去年和的我想吐0我查AI,3斤蚕丝被相当于5、6斤的棉花被呢,现在盖是不是热呢?289去年没走完的今年接着来。9人生来世,第一口饭食是什么口味?---甜的 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唯独没有糖 是老百姓不爱吃吗?显然不是! 因为糖自古以来就是--奢侈品 最早的糖来自蜂蜜,当年只有贵族和有钱人才消费得起。 汉代制糖技术传入,用甘蔗来提取糖。但一直产能很低,自然价格高企。 老百姓普通能吃得起糖,要等到明清时代。 49之后也差不多,一度供应非常紧张。 当年有个机构叫糖业烟酒公司。烟酒免票。但糖从60年就开始限制 市民每人每月二两,可7小时候除了当兵,进事业单位 绝大多数人都是进工厂当工人。 虽然大家同属工人阶级,但也是有级别差异的。 那时候是学徒制度,进厂不管是谁,学徒开始。 工资16块 第二年18块,第三年21块,三年出徒,才有资格定级。 所以人人都得有个师傅,我一直觉得,后来40岁以上的北京人到今天, 对陌生人,习惯尊称“师傅”就是这么来的。 出徒之后是一级工,工资34,干满一年可以长二级,工资42. 这是基本流程,绝大多数人只要按部就班都能得到。 二28610913现在一提老北京的酱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炸酱 其实咱北京人当年最重视的是麻酱。也叫芝麻酱 分黑白二种,对应二种芝麻原料 小时候见过长在地里的芝麻,很细的杆,果实(芝麻粒)非常细小。 原产地在非洲和印度,汉代由张骞通过丝路引入中国。 所以最初叫做“胡麻” 「本草纲目」说芝麻有补血生津、润肠、延缓细胞衰老之效,被称为五谷之冠。 芝麻酱的做法就是把芝麻粒,洗净,晾干,炒制,最后研磨。 然后就可以装瓶食用了。 北京人5103119101在上个世纪,北京的工厂大多分布在北京的四九城里,其中还有校办工厂、街道工厂(糊纸盒)一类的,我印象中就有安乐林路的北京织带厂、现存的珐琅厂、北冰洋厂、广义街的义利食品厂、石景山的首钢、陶然亭那边的第一绣花厂、皮件二厂、皮毛三厂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