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洋吧 关注:28贴子:1,192
  • 4回复贴,共1

安溪发现红军古道、红军小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1-31 19:52回复


    2楼2011-01-31 19:54
    回复


      3楼2011-01-31 19:55
      回复
             古贞古道,位于安溪县魁斗镇钟山村,东西走向,宽约80厘米,长约3公里。“它以前是安南永根据地古道,从古内村到钟山村再到贞洋村。革命时期,可是交通要道。”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
              位于该村的,还有红军当年居住过的地方——鼎盛厝,又名易氏祖厝,是一处清代古建筑,该祖厝坐西向东,一进三开间带双护厝,面阔27米,进深14米,面积378平方米,共有15个房间。土、木、砖混合结构,悬山式屋顶,燕尾脊,黑瓦。
              大门两侧墙壁上写着“高举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抗大光荣传统”。革命战争时期,该祖厝是闽南游击队活动场所之一,祖厝族人易柳庭当年就是游击队员。


        4楼2011-01-31 20:00
        回复
          离开贞洋村,我们来到与之相邻的佛仔格村,这里也有一条红军古道——“芸佛古道”。它是该村通往金谷芸美村的游击队要道,东西走向,宽约70厘米,长约2公里。“当时,红军驻扎在这里,打过好几场仗,这里还是根据地呢,最多的时候,这里有红军1000多人。”吕永超面带自豪地说道。
          走过红军古道,吕永超又带着我们,到了位于该村的红军小学。
          红军小学,在佛仔格村吕厝垅角落,面积约400平方米,是一座土、木、砖混合结构的大厝。据介绍,其建于清末,是当地吴姓家族祖厝,现无人居住。革命时期,作为临时小学,供红军子女和当地村民子女上学用。“听老一辈人讲,当年有二十多个孩子在此读书,其中红军子女有十来个。”
          “当时的红军部队很文明,很公道的,他们如有需要用老百姓的东西,有人在的,就当面按价给钱,没有人在的,东西拿去了,钱一样放在那里。红军还经常给村民讲道理,比如女人不要裹脚什么的。”吕永超说,他小的时候,村里的老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些事了。


          5楼2011-01-31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