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吧 关注:931,428贴子:6,034,365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雨天喝岩茶酸感更明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窗外雨正潺潺,屋内冲泡着一款陈年岩茶,茶汤缓缓入口,酸感却暗流涌动。酸,是陈年岩茶最诚实的语言。正如武夷山茶人说:“酸是岩茶活着的证据。”当酸感在雨天苏醒,我们饮下的不仅是茶汤,更是一段被自然重新编排的时光。为何雨天饮陈年岩茶时,酸感尤为鲜明?风荷举整理了以下几点影响酸感的因素,或可作参考。雨天环境湿度高岩茶在岁月中经历缓慢氧化,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逐渐降解,生成没食子酸、苹果酸等有机酸,雨天空气湿度增加,茶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茶叶内的酸性物质(如柠檬酸、苹果酸)更容易溶解在茶汤中,从而增强了酸感。这些酸性物质如隐士般蛰伏于茶叶细胞深处,赋予茶汤独特的“陈韵酸”——不似新茶的尖锐,而是裹着木质与果脯香的圆润酸感。雨天湿度高时茶叶内外的微生物群落悄然活跃,它们以茶多酚、多糖为食,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酸性物质,赋予茶汤酸感。这种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让酸感更添层次。冲泡条件的变化雨天水温通常较低,冲泡时水温下降更快,导致茶叶中高沸点的甜味物质未能充分释放,而低沸点的酸性物质则优先溶解,使得酸感相对突出。此外湿度高时茶叶可能预先受潮,冲泡时酸性物质更快析出。人体感官的敏感度变化雨天的低气压环境会影响人的感官灵敏度,使得味觉对酸味的阈值降低,轻微的酸感也会被放大。同时,湿度高时嗅觉受到影响,使得味觉更集中于酸味的感知。茶叶本身的特性老茶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茶多酚和氨基酸等物质逐渐氧化降解,生成有机酸,酸味成为老茶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雨天环境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使酸感单独凸显。工艺的隐秘伏笔若岩茶初制时做青过度,或焙火不足,未被完全转化的酸性物质会随岁月逐渐显露。陈年岩茶的酸感并非瑕疵,它是时光沉淀的见证,或许也是自然转化的馈赠。
岩茶出现的这种酸感并不讨喜,有些茶友甚至憎恶之。究竟如何去平衡呢?茶友们可在醒茶阶段用热水温透茶具,提升冲泡环境温度;冲泡时尽量用100度沸水冲泡,前三泡即冲即出,避免过度浸泡释放酸味;
或可搭配焦糖风味茶点,利用甜味来中和酸感。
酸,是岩茶与时光的暗号。雨天饮茶,低气压让甜隐退,酸出鞘。不必拒酸,它本就是光阴的刻度。待茶汤凉至体温,酸已退作回甘的伏笔,像武夷山的雨,下着下着,就把岩骨浸成了陈年的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10 20: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