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吧 关注:18,562贴子:46,590
  • 0回复贴,共1

如何清洁氮吹仪的针头或气路以避免交叉污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氮吹仪在LC-MS/GC-MS前处理中用于浓缩样品,但长期使用后,针头和气路可能残留有机物、盐分或蛋白质,导致交叉污染。为确保实验准确性,需定期清洁,方法如下:
1. 日常清洁(批次间维护)
外壁擦拭:用无尘棉签蘸取异丙醇(IPA)或甲醇擦拭针头外表面,去除附着样品。
气路冲洗:
用注射器吸取甲醇或乙腈,反向冲洗气路(从出口向入口推注3~5次)。
最后用高纯氮气(≥99.9%)吹干10秒,避免溶剂残留。
2. 深度清洁(每周或污染严重时)
超声清洗(适用于可拆卸针头):
浸泡于5% Contrad 70 清洗液或异丙醇:水(1:1)中,超声15分钟。
超纯水冲洗后,氮气吹干。
强效去污(针对特殊残留):
蛋白质/生物样品:1% SDS溶液浸泡1小时,再用蛋白酶K处理。
脂类/油污:正己烷或氯仿冲洗,后用甲醇漂洗。
盐结晶:5%稀硝酸浸泡10分钟(仅限耐酸材质),超纯水彻底冲洗。
3. 预防交叉污染措施
批次间“空吹”:每批样品处理后,用纯氮气(不加热)吹扫气路30秒。
使用防溅设计:选择斜角针头或带防溅罩的氮吹仪,减少气溶胶回溅。
定期更换耗材:老化或严重污染的针头建议直接更换。
4. 清洁效果验证
目视检查:针头/气路无可见残留。
仪器检测:运行空白溶剂(如甲醇)浓缩后进样LC-MS/GC-MS,确认无杂峰。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金属刷或强酸(如浓盐酸)清洁,以防损坏针头。
清洁后必须彻底干燥,防止水分影响后续实验。
高通量实验室建议建立标准化清洁流程(SOP),并记录维护日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1 11: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