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枣高铁吧 关注:4,138贴子:122,889

济枣铁路建设攻坚提速,南延对接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打造齐鲁文旅新通道——济枣铁路建设攻坚提速
山东交通运输2025-03-29 00:55
阳春三月,正值施工黄金期,由山东铁投集团主导建设的济南至枣庄铁路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在“劳动竞赛”的带动下,努力创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聚焦“旅游示范线”目标,今年以来,济枣铁路突出合理配置建设资源和生产要素,狠抓关键线路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优化,保障了各项重点工程科学有序推进。

与既有铁路交叉7处、上跨公路37处,全线岩溶地质发育,非爆开挖隧道岩石强度高,工期紧张……摊开施工图,济枣铁路的建设难度跃然纸上。在全长7220米的杏花峪隧道施工现场,施工团队面临以辉长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为主的复杂围岩条件,施工难度极大。面对严峻的施工条件,一台“三头六臂”的大家伙发挥了重要作用。隧道内,中铁五局济枣2标项目部一分部项目经理徐毅勇指着一台三臂凿岩台车说:“它一个机械臂的钻进效率,大概是分段的5倍,也就是说1台台车大概能够替代15个人的传统作业。而且操作人员是在驾驶室里面操作,远离了安全风险比较大的掌子面,安全性能更高了。”目前隧道分3个工区、5个作业面施工,通过引入全电脑三臂凿岩台和多功能拱架安装台车等先进装备,并充分利用山东铁投工程管理平台进行高效管理。目前,杏花峪隧道已完成施工的12%,成功穿越多处浅埋软弱围岩段,单作业面月掘进速度最高达211米。
据山东铁投集团济枣高铁公司枣庄指挥部副指挥长梁金平介绍,截至目前,济枣铁路全线39处连续梁、16座隧道25个洞口已开工建设。全线首座隧道—南辛隧道已于今年1月19日顺利贯通,为整个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作为高铁的筋骨,箱梁的质量是高铁安全运行的基石。在济枣铁路枣庄箱梁制梁场,记者了解到,一套创新的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正引领着行业的新潮流。该系统运用先进的梁体温度感应元件,通过网络技术与手机APP紧密相连,实现了遥控设定自动感应喷淋,大大提升了养护效率和精度。为了确保箱梁成品的质量,枣庄制梁场还引入了“BIM+信息化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内模行走系统、自动静载试验系统、架桥机安全监测系统等关键设备得以高效协同工作。这些系统让箱梁“开口说话”,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反馈,管理人员可以精准掌握箱梁的质量状况。同时,梁场还实现了7×24小时的360°全方位安全监控,确保生产环节符合标准。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是工程建设中恪守的原则底线。记者了解到,通过洞渣分级利用、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等技术,济枣铁路实现了80%的材料回收再利用。在杏花裕一号斜井内,污水经过洞口8级沉淀池沉淀后,进入污水厂处理,最终成为农田灌溉用水,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全长5108米的青铜山隧道施工现场,项目团队采用爆破与非爆破开挖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围岩的扰动,有效控制超欠挖,目前隧道开挖508m,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持续稳定。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铁网的重要旅游通道,济枣铁路正线全长268.48公里,共设济南东、历城、南山、泰安东、宁阳东、曲阜东、邹城、滕州东、枣庄南、台儿庄等10个车站。作为交通要道,更是一条高品质的旅游廊道和黄金通道,济枣铁路出泉城、穿泰山、连三孔、汇古城,串联起山东众多著名景点和城市,建成后有望成为省内“最美高铁”。同时通过与日兰高铁、济青高铁、胶济客专、济滨高铁等互联互通,济枣铁路建成后将成为联通省会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的快速通道。
来源 | 大众新闻客户端


IP属地:山东1楼2025-03-30 23:34回复
    枣庄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守江
    今日访谈谈及济枣高铁有望南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济枣高铁的建设,特别是刚才我也谈到,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争取未来我们这个济枣高铁的南延,未来要是南延接到徐州之后,我们就又形成了一个南北通畅、便捷的、大的高铁通道,我们去高铁站乘高铁来回也需要方便的公交来保障,我们指挥部也把这项工作作为济枣高铁建设的配套工程来对待,相信我们高铁通车的时候,也是我们相应接驳的公交、便捷的路线就开通的时候


    IP属地:山东2楼2025-03-30 23:49
    回复
      济枣铁路施工忙 揭秘你不知道的“黑科技”
      闪电新闻2025-03-19 14:44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9日讯
      日前,山东省重点工程——济枣铁路建设各项工程施工进度全面提速。作为连接“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的重要通道,这条全长 268公里的最美铁路,正在鲁南大地续写着新时代的“速度与激情”。
      创新突破,数智赋能项目建设。作为高铁的筋骨,箱梁的质量是高铁安全运行的基石。在枣庄制梁场,一套创新的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正引领着行业的新潮流。该系统运用先进的梁体温度感应元件,通过网络技术与手机APP紧密相连,实现了遥控设定自动感应喷淋,大大提升了养护效率和精度。
      为了确保箱梁成品的质量,枣庄制梁场还引入了“BIM+信息化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内模行走系统、自动静载试验系统、架桥机安全监测系统等关键设备得以高效协同工作。这些系统让箱梁“开口说话”,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反馈,管理人员可以精准掌握箱梁的质量状况。同时,梁场还实现了7×24小时的360°全方位安全监控,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符合标准。

      攻坚克难,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济枣铁路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该铁路与既有铁路交叉7处、上跨公路37处,且全线岩溶地质发育,非爆开挖隧道岩石强度高,工期紧张。
      在全长7220米的杏花峪隧道施工现场,施工团队面临着以辉长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为主的复杂围岩条件,施工难度极大。他们分3工区5个作业面进行施工,引入了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和多功能拱架安装台车等先进装备,并充分利用山东铁投工程管理平台进行高效管理。目前,杏花峪隧道已完成施工的12%,成功穿越多处浅埋软弱围岩段,单作业面月掘进速度最高达到211米。同时,工程坚持“保护生态”优先,通过洞渣分级利用、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等技术,实现80%的材料回收再利用。

      在全长5108米的青铜山隧道施工现场,项目团队同样展现出了出色的施工能力和环保意识。他们采用爆破与非爆破开挖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围岩的扰动,有效控制超欠挖,隧道开挖508m,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持续稳定。

      截至目前,济枣铁路全线39处连续梁、16座隧道25个洞口已开工建设。全线首座隧道——南辛隧道已于今年1月19日顺利贯通,为整个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美高铁,擘画发展新蓝图。济枣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也是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铁网的重要旅游通道。该铁路正线全长268.4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济南东、历城、南山、泰安东、宁阳东、曲阜东、邹城、滕州东、枣庄南、台儿庄等10个车站。济枣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高品质的旅游廊道和黄金通道。它出泉城、穿泰山、连三孔、汇古城,串联起山东众多著名景点和城市。项目团队践行“平安、绿色、智能、人文、精品”理念,致力于将济枣铁路建设成为省内“最美高铁”。建成后的济枣铁路将与日兰高铁、济青高铁、胶济客专、济滨高铁等互联互通,成为打通省会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的快速通道。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建设“轨道上的山东”、支撑和带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将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闪电新闻记者 贾方政 通讯员 赵肖捷 报道


      IP属地:山东3楼2025-03-31 00:00
      回复
        想的美,等着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4-01 15:57
        收起回复
          济南想接新沂,徐州想建去菏泽的高铁。南延接徐州吧,徐州想正线去临沂!啥时候才能看到博弈的结果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01 16:16
          收起回复
            3月31日上午,枣庄市域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这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枣庄市的交通运输正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进优化四通八达公路网、完善高效便捷铁路网、拓展通江达海水运网和构建多点支撑航空网“四网”建设,科学谋划交通重大项目,全力构建内通外联的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体系。在这次发布会上不仅提到了广受关注的济枣高铁南延,也提到了枣庄将持续提升本市高速公路密度,推动“县县双高速”向“县县三高速”迈进,积极协调争取枣庆高速、台睢高速尽快开工建设。枣庄积极对接国家中长期和省级“十五五”规划两张“铁路网”布局,超前谋划枣庄至临沂、枣庄至菏泽等城际铁路纳规立项,尽快补齐枣庄东西向快速铁路短板。
            同时,还介绍了枣庄翼云机场的进展情况。枣庄翼云机场的建设步伐正在全面提速,枣庄机场为支线机场,功能定位:省内重要支线机场,旅游机场。枣庄市正在全力推进枣庄翼云机场尽快建成通航,逐步开通枣庄至深圳、广州、西安、三亚、成都等国内重要城市航线,持续丰富航空客运网络。
            除此之外,按照2018年公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划的枣庄四个通用机场,枣庄先积极开展滕州、台儿庄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滕州机场、台儿庄机场为A1级通用机场,功能定位:是通用航空业发展综合性机场,提供通用航空器试飞、本场训练、停场过夜、加油、航行情报、维修、托管服务,具有较好的短途运输保障功能;是航空制造业和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础保障设施,是通航小镇、国家级通用航空示范基地和综合产业示范区的主要基地机场。A类通用机场指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允许公众进入以获取飞行服务或自行开展飞行活动的通用机场;滕州机场所属的A1级通用机场指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10座以上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及早谋划薛城、市中通用机场建设,合理布局一批通用航空(直升机)起降点,聚力形成民用运输与通用运输兼备的机场布局。市中区机场、薛城区机场为B类通用机场,功能定位:不对公众开放,主要应用于自用,对固定客户的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农林作业、通用航空器试飞等,服务医院直升机医疗救助等。


            IP属地:山东6楼2025-04-02 01:28
            收起回复
              滕州机场消息早就公布,将定位为山东省内重要支线机场,比较意外的是定位为旅游机场的台儿庄,到2035年更是在建设薛城和市中区两个机场。
              山东罕见的在枣庄建设旅游机场无疑是因为台儿庄古城景区的强大影响力,台儿庄在山东仅次于泰山和三孔景区,要知道前面两个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底蕴的风景区,台儿庄古城是唯一一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的人造景区。济枣高铁串联泰山、三孔、台儿庄和泉城景区后,台儿庄建设旅游机场将对台儿庄古城极大的利好消息,这个机场将对台儿庄古城、运河、微山湖、石榴园以及邳州银杏时光隧道等周边景区将会极大促进作用。




              IP属地:山东7楼2025-04-02 01:43
              回复
                前天到邳州艾山、银杏时光隧道、银杏湖风景名胜区游览,回来路上就想要是济枣南延新沂设邳州北站的话,将对邳州三大景区起到促进作用,便于乘坐高铁到邳州旅游


                IP属地:山东8楼2025-04-02 02:29
                回复
                  中国4.8万公里高铁只有7条盈利!其中4条在长三角。
                  国铁集团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高铁总里程4.8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29.6%(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
                  目前全国具备盈利能力的高铁线路只有7条。具体如下:


                  IP属地:山东9楼2025-04-03 11:28
                  回复
                    1. 京沪高铁
                    京沪高铁作为中国最赚钱的高铁线路之一,2024年继续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6.83亿元,归母净利润115.46亿元,日均净赚3163万元。
                    京沪高铁的运营效率极高,人均净利润能够达到约1.6亿,员工人数不到100人。通过将列车运输、设备维护外包,人力成本占比降至4.2%。
                    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覆盖全国30%以上的GDP区域,日均开行165对列车,商务客占比超60%,客流量旺盛。
                    京沪高铁的瓶颈问题是线路饱和度达98%,需通过提速(现有部分区段时速350),增加16节编组列车提升运力,以及优化停站等方式提升收益。
                    一个利好因素是,京福安徽公司线路运营里程同比增长10.5%,未来与长三角高铁网深度融合,预计2025年净利润可达136.27亿元,复合增长率12%。


                    IP属地:山东10楼2025-04-03 11:29
                    回复
                      2. 广深港高铁
                      广深港高铁自2011年开通至今,跨境客流占比超三成,深港段上座率常年保持在85%以上。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70.90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同比微增0.2%。
                      2024年日均开行150对列车(高峰157对),跨境段单程票价最高超1000元,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带动消费增长。
                      广深港高铁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首先,独家占据大湾区黄金走廊,形成天然客流屏障;其次,商务座动态调价幅度达30%,高峰时段溢价增收显著;第三,站城一体化的TOD模式,枢纽配套商业收入占比超15%。
                      但广深港高铁也面临转型阵痛期:2024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亏损,近期需完成普铁资产退出与高铁业务爬坡,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9亿、14.4亿和15.5亿,增速低于京沪高铁。
                      未来,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加速,或许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IP属地:山东11楼2025-04-03 11:29
                      回复
                        3. 宁杭高铁
                        宁杭高铁定位为长三角城际客运系统骨干线路,串联南京、杭州两大核心城市,形成1小时通勤圈。
                        日均开行列车100对以上,2023年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高峰期上座率达120%,当年净利润1.01亿元,单位里程盈利能力居全国前列。
                        2023年净利润1.01亿元,单位里程盈利能力居全国前列7。
                        由于现有宁杭高铁运力接近饱和,苏浙皖正规划推动宁杭高铁二通道建设,预计2030年双通道总运力可达日均300对列车,支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IP属地:山东12楼2025-04-03 11:30
                        回复
                          4. 沪宁城际
                          日均发送旅客超30万人次,2024年单日最高营收突破8000万元。
                          沪宁城际铁路自2010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客流密度最高、运营效益最好的高铁线路之一。这条线路贯穿长三角核心区域,连接上海、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形成了明显的“同城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产业和人才流动。
                          沪宁城际铁路最初规划时,其功能界定为沪宁沿线城际间交流联系的城际快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小时。
                          与京沪高铁相比,沪宁城际铁路更注重服务短途客流,车站设置更为密集,停靠站点更多,因此更适合满足区域内城市间的日常通勤和商务出行需求


                          IP属地:山东13楼2025-04-03 11:30
                          回复
                            5. 沪杭高铁
                            杭州东至上海虹桥段日均开行120对列车,2024年单区段营收贡献超50亿元。
                            沪杭高铁全长202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实际运行最高时速310km/h。开通运营十年来,沪杭高铁发送旅客近4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沪杭高铁与沪昆高铁共线运营,还与沪宁、宁杭高铁共同构筑起稳固的沪宁杭“金三角”高速通道,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IP属地:山东14楼2025-04-03 11:31
                            回复
                              6. 京津城际
                              国内首条高等级高铁,2023年净利润超10亿元,日均发送旅客8万人次,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压缩至3分钟,实现京津两地30分钟“公交化”通勤。
                              京津城际铁路自2008年开通以来,每日开行列车数量从最初47对增至现在的128对,增长了约2.5倍。


                              IP属地:山东15楼2025-04-03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