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吧 关注:931,438贴子:6,033,774
  • 0回复贴,共1

武夷山第一款“大红袍”小包装及改版“八三茶人版”大红袍小包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84年岩茶生产形势并不好(包括桐木正山小种红茶在内),当时作为身兼茶科所所长的我,精神负担也感到相当沉重。当年茶科所所生产的春茶经精加工后,全部按各个品种原装运到厦门外贸茶叶公司,由厦茶审评定价收购。其收购价其实很低,但仍居武夷岩茶各个生产厂家的前茅。在厦茶公司里,我看到了公司产品展示厨柜里,展示有各地各种品种(牌)的小包装茶,其中有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当时心中一闪!就向该公司领导杨金伙提出各要了一个安溪铁观音和武夷“水仙”的空合子,杨金伙当时还说了,不能仿冒……
1963年毕业前实习时曾到过厦茶公司参观学习,1984年则以另一种身份来到厦茶公司,体味了来到现实社会上的工作体会:必需多动脑子思考问题,再后来,在武夷山茶科所看到了惠安县生产的“水仙”种、“铁罗汉”、“大红袍”三种四方形小包装茶,其原料多来自武夷山的一些茶企。当时所里叶以发、应茹仔等人也都品尝了小包装里的茶叶,但对“大红袍”这种品牌都感有兴趣……大家都有“触景生情”的感觉。茶科所对包装“大红袍”原料有着极大优势:茶树品种多,名丛已开始采摘,所有茶园的山场土质也都在岩茶区内,茶树树龄适宜,制作加工场所、设备也比较先进,加工技术力量雄厚,倘若生产包装“大红袍”,应该远胜于其他地方。但,现实中,“大红袍”茶树不属于茶科所管护,武夷山至今未有人使用过“大红袍”三个字来展示武夷岩茶,而茶科所在武夷山也只是个不知名的小单位,茶科所的人员在众多茶界前辈面前资历浅……抛开一切,全力考虑如何拿出小包装来。但这又不是我的专业,以往也没有做过包装的经历,真是一片空白。
可是由于我和杨老师有过交往,即福建师大教授杨启舆前些年曾带许多学生住在茶科所进行写生实习……所以我就联系到杨启舆老师,谈起要设计“大红袍”小包装。包装盒的正面、背面如何构思设计,经过反复思考,我提出虚实结合,突出“大红袍”特色,实际上正面画面最重要,但构思又最简单,以一片叶子代表“大红袍”,但这片叶子要样子真实,符合真实茶叶片,不能画成象烟叶、菜叶,叶片的颜色要寓意“大红袍”,不要太真实,即以红寓意“大红袍”,而不用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的三红七绿来表示。最后杨老师按我的构思画了正面图案,而背面较次要但却最复杂,而又最能展示“大红袍”特色,结果采取真实和传说相结合的构思,最后以身穿“大红袍”官服、官帽的官员朝拜真实的“大红袍”来体现。这一颇有特色包装的画面沿用至今未改。当时设计包装合时,以净重15克岩茶为标准来设计,所以合子只有普通香烟合大小,拿出黑色设计稿后,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武夷山第一盒“大红袍”正面武夷山第一盒“大红袍”背面“大红袍”茶盒最后由公司王正心同志安排到浙江杭州市某印刷厂印制。现在,茶企要推出一款新式包装“大红袍”茶,谅必不很困难,但在当时,却顾虑重重!当时有种万事俱备只差“一点”的感觉。正巧,当年福建省乌龙茶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召开,我趁参会机会,向有关专家请教沟通,我向他们说了要出品小包装“大红袍”茶的种种理由以及我将如何应对各种质疑,使我感到宽慰的是完全得到认可和赞许,使我心中的顾虑得以消除。在此我要感谢茶界前辈林心炯、庄任、戈佩贞等人。很讽刺的是,这时已知道自己要调动了,要到星村镇政府工作,于是在调动之前,我就推出了首款15克装“大红袍”小包装上市。它凝聚我和许多人的心血,终于和消费者见面。这一破天荒的举措,竟一炮打响市场并大获成功。
1991年初,我服从组织安排,又回到茶叶部门工作,在分工中兼分管茶科所工作。在职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改版“大红袍”包装自1985年首推小包装“大红袍”上市后,由于得到市场认可销量日增,但也出现了冒牌、仿制现象。我回茶叶部门之后,针对这个问题,着手对包装进行改版。首先将盒加大,茶叶净重从15克增加到20克,重新绘制包装盒正面图案中的叶子,草图由本人根据真叶叶脉绘成,并将叶尖从向下改为向上,叶型更加饱满,此外,我还将陈椽教授为我题写的“‘“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图11图12)墨宝用在“大红袍”包装盒上,这个设计沿用至今。陈椽教授成为中国茶界名人为武夷山“大红袍”题字的第一人。把“大红袍”包装与茶界名人题字结合的独特设计,为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图11:1991年陈椽教授题字的大红袍包装正面图12:1991改版后的“大红袍”包装背面回想1990年9月,我当时在星村镇某茶企,那时还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回茶叶部门工作并分管茶科所。有一次有机会到合肥拜访了安徽农大陈椽教授,便提出请他为武夷山“大红袍”题字。陈椽教授喜爱武夷岩茶,加之对我本人处境的了解,对我工作的认可,他非常爽快地答应,写下了“大红袍”三个字,并题款“八三茶人陈椽题”(时年八十三岁),此后又应我要求,陆续写下许多有关武夷茶的墨宝。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6 16: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