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吧 关注:8,115贴子:87,407

明代中期张居正税制改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3-25 14:32回复
    1. 指导思想
    我们要了解张居正财政改革的主要思想,我们首先得了解张居正在改革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张居正改革时明朝的政治经济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危机。一面是明代中叶以后呈现三个方面的危局有关,那时候:社会上出现严重土地兼并现象;政治上宦官专权已无可避免;经济上,财政收入单薄,经济快要崩溃。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张居正推出自己的改革新政,应对危局。另一面,正是由于朝廷赋税制度存在一个巨大的弊端,因而张居正提出改革。我们都很容易明白,明代的法律是明代统治者为了维护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制定的法律,多数是人民所不支持的,它采用严酷的刑罚来强迫百姓缴纳严重的赋税,一层有一层的法律更改更新
    是为了完善政府对百姓赋税的征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统治者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一些法律的执行时针对于一些地方官吏与普通百姓,而对一些皇亲国戚,地方豪绅并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比如《大明律》,这也使得皇亲国戚与地方豪绅越来越肆无忌惮,土地兼并之风盛行,他们从中牟取暴利,越来越富有,国家财政与老百姓则穷困,与此同时,这些贵族与豪绅利用许多非法手段将赋税转移到百姓身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自给自足,这时候也激起许多农民起义,农民阶级与统治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1。虽然明代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明朝政权巩固,让国家有稳定的财政收入,一方面打击违反犯罪,另一方面减轻百姓赋税,然而由于得罪了众多官吏利益,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逐年递减,官吏犯罪也越来越多,威胁到政府统治2。面对国家财政收入危机以及赋税制度呈现出来的诸多弊端,张居正建议必须首先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但是,一种新的制度诞生,必须要昭告天下,让天下人有心理准备,接受新的制度,改变天下人的思想观念。这些变革的思想与观念是张居正赋税改革的基础,也是张居正改革的动力与思想来源。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25 14:33
    回复
      大致而言,张居正改革是以先进的民本思想,统一看待百姓与商人的关系,他认为厚农资商、厚商利农是解决国家财政危机与人民穷困的方法。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3-25 14:33
      回复
        1、民为邦本理念
        张居正认为江山社稷应当以人为本,社稷次之,君王最轻的理念,在他的《陈六事疏》中这样表述“一固邦本。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虽极治之时、不能无夷狄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1而此时的社会背景是贪官污吏众多,土地兼并严重,军队开销甚大,国家财政供给不足,民怨载道等情况,只有先从财政上的赋税方面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解决当前国家统一面对的问题。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3-25 14:33
        回复
          2、农商互利理念
          统一看待农商关系,在张居正而言,重农抑商是十分错误的作法,他认为只有商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才能更好的带动经济复苏,这一政策也不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农商互利的思想是统一看待农商关系,是有联系的,不是敌对的。处理好农商关系能够更好的解决农民的穷困以及国家财政危机。厚农资商、厚商利农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3-25 14:33
          回复
            3、改革吏治理念
            张居正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源头是官员腐败,这也是阻挡自己赋税改革的基础障碍,所以整顿吏治在所难免。他认为官场上人心涣散,贪污腐败之风盛行,为官不做事,只顾自身利益。将国家财政占为私有,将国库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的官员也很多。在他的《陈六事疏》中这样写到“伏望皇上奋乾刚之断、普离照之明。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刑赏予夺一归于公道而不必曲狥乎私情。政教号令必断于宸衷而毋致纷更于浮议。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必申。仍乞敕下都察院查照嘉靖初年所定宪纲事理、再加申敕。秉持公谕、振扬
            风纪、以佐皇上明作励精之治、庶体统正、朝廷尊而下有法守矣。”2因此,改革初期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官员,不然很难解决国库财政的这些问题。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3-25 14:34
            回复
              2. 具体措施
              一是重修会典。张居正深刻了解要想进行法治就必须得有法可依,因此在政策改革方面必须打击官员与地方豪绅的利益,重新更改制度。也是在这思想的指导下,万历六年张居正在《请裁定宗藩事例疏》中指出:《会典·礼典》中,有关宗藩一事,前后相对,最为混乱列举事例未当者十一条。张居正请求在重修《大明会典》时,予以更正,用这个削减宗藩特权,从而为税法改革提供立法上的支撑。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3-25 14:34
              回复
                二是重新制订鱼鳞图册和黄册。万历清丈是继明初洪武清丈之后,明朝第二次大规模的全国性清丈。通过这次清丈,全国重新绘制鱼鳞图册和黄册。鱼鳞图者,简单来说,田地之图,即地亩册和户籍册。鱼鳞图册以土地为主,详细记载土地的性质、等级、种类和形状。黄册以户为主,将各家各户的丁口与产业情况记录其中,凡是属于同一业户坐落不同土地的情况都要登记在黄册中,以便官府掌握地权的具体分配状况。黄册的最大作用在于确定某户人家所拥有的人口与土地。重新修订后的鱼鳞图册和黄册,两者互相印补充,有效地保证了赋税的征派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为进一步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创造条件。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25 14:34
                回复
                  三是推行清丈条令。这是一个对于整理土地与缴纳税粮的好措施,也是赋税改革的前提,因此,在万历年间张居正执行了这个工作,为推行出新的税制打下了基础。方法是先从局部出手,在局部成功之后,不仅能够获得经验,也能创造出一定的影响,然后再推向全国,这一年,张居正下令全国清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25 14:35
                  回复
                    四是推行一条鞭法2。在万历清丈基本完成的时候,张居正认为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时机己到。于是,万历九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新的赋税制度,即一条鞭法。可以说,“一条鞭法”虽然不是张居正首创,但是要说按一条鞭法的税制进行全面改革并将它推行于全国,张居正可以说巨大的功臣。一条鞭法的改革内容可以看出其并不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而是为了给人民方便,同时为了整顿吏治,防止官吏从中谋取私利。缓解各个阶级之间的一些矛盾。一条鞭法放弃了累进税制,转而采取近似于一刀切的比例税制,以此希望通过矫枉过正的措施,改变豪强
                    逃税、农民不堪重负的状况。以其他税收制度相比,一条鞭法这个制度更为简单,也更为方便有用。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3-25 14:35
                    回复
                      五是重改《问刑条例》在张居正税收改革关键及其法律践行的指导下,一条鞭法执行效力很好。不仅恢复了国家经济,同时也更改了法律漏洞。主要体现为万历十一年重修《问刑条例》。这次的大规模法律更改不仅给明代带来了一定的效应,同时也为明代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先决条件,与此同时,这次法律的更改一直到明代灭亡都一直执行下去。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3-25 14:35
                      回复
                        六是特别强调整个税制改革过程中的执行力,一个法律的颁布不仅仅是在于这个政策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在于这个法律的执行力,它没有去迎合那些达官显贵,也没有违背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我给百姓带来了便利,间接帮助百姓减除了一些没必要的徭役,为了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打击那些传统势力,对其严加惩治。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3-25 14:36
                        回复
                          3. 实施成效
                          总的来说,张居正的方法是先从局部出手,在局部成功之后,不仅能够获得经验,也能创造出一定的影响,然后再推向全国,这一年,张居正下令全国清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也为明朝的税收法律写下了一篇美丽的篇章。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3-25 14:36
                          回复
                            一是减轻农民负担,在税制改革过程中,张居正用全国清丈的方法查出了许多豪强地主欺隐的田亩,这样不仅减轻了农民额外的赋税,也在田亩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打击了豪绅土地大户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利益,另一处,赋役的合并,减少了税目,简化了手续,减轻农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
                            二是解救国家财政危机。张居正那时进行了赋税改革,因为国家当时正面对的是财政危机,而引发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在赋税这一块失去了控制。从改革的结果来看,张居正赋税改革让国家财政经济得到了好转。一条鞭法的有效实行,一边改进了明朝的赋税制度,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3-25 14:36
                            回复
                              三是简化税制,方便赋役征管。在实施“一条鞭法”以前,明朝沿袭隋唐的制度,依据《鱼鳞图册》和《黄册》对赋役进行征收管理,因为税种比较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征收和管理都比较复杂、繁琐。推行“一条鞭法”后,各种赋税和徭役都合并在一起征收,减轻了地方官府征收赋役的工作量,使得税制较之以前更加清晰易懂。官府的征税成本和百姓的纳税成本都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了明朝赋役征管的效率1。
                              四是平衡赋役负担。明代中期的土地兼并现象令赋役产生不平等,加深了穷苦农民的赋役程度。张居正在再次计算土地后,推行的“一条鞭法”把土地的数量作为可靠的计税依据,即按土地纳税。拥有的土地越多,其上缴的税务越多,反之,则相反。“一条鞭法”的实施改变了当时土地较少的百姓去承担大量税务而拥有大量田地的地主豪强去承受较轻的税务的不正常现象,平衡了两者间的赋役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苦农民的生活情况2。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5-03-25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