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供应链攻击?
供应链攻击(Supply Chain Attack)是黑客通过入侵软件/硬件的开发、分发或维护环节(即“供应链”),将恶意代码植入合法产品中,从而感染最终用户的攻击方式。
核心特点:
隐蔽性强:恶意代码被伪装成合法软件的更新或插件,用户难以察觉。
波及范围广:攻击一旦成功,所有使用该软件的用户都可能被感染。
信任链破坏:利用用户对正规供应商的信任,绕过传统安全防护(如防火墙、杀毒软件)。
二、供应链攻击的常见形式
供应链攻击有多种形式:
1.软件更新攻击
保持软件更新对于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更新本身就存在问题呢?以下是软件更新攻击的工作原理:黑客获得对更新的代码存储库的访问权限并破坏它。当用户安装更新时,就允许了网络罪犯对其系统的渗透。
这种恶意软件供应链攻击最令人震惊的方面是,恶意代码可能会窃取用户的机密数据或使用其计算机来攻击其他系统。
由于许多用户的软件都已编程为自动更新,因此这些攻击构成了重大威胁。黑客可以通过自动更新快速访问大量系统。
2.第三方软件攻击
许多公司使用第三方代码片段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这种方法存在风险。黑客可以瞄准这些小段代码,部署虚假版本或出于恶意目的操纵原始代码。在测试期间检测此类恶意代码具有挑战性,因为攻击者通常将其设计为仅在特定条件下激活。
3.开源软件攻击
开源软件攻击类似于针对第三方软件的攻击。网络罪犯专注于开源项目,每个人都可以访问这些项目,包括黑客。这使得它们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影响。即使对代码进行微小的更改也可能造成漏洞。攻击者还可以开发虚假的开源工具来诱骗用户下载它们,而不是合法的软件。
4.托管服务提供商 (MSP) 攻击
在这种类型的供应链攻击中,网络罪犯将目标锁定为 MSP 用于管理其客户 IT 基础设施的工具。如果成功,攻击者可以访问 MSP 的系统,并可能访问他们管理的客户的系统。这种入侵可能导致敏感数据(例如网络详细信息和客户密码)被盗。这些事件利用了 MSP 与其客户之间可信赖的关系,并且通常绕过标准安全措施,因此尤其令人担忧。
5.开发工具攻击
此处的恶意意图是在构建软件时将漏洞纳入其中。开发工具攻击通过破坏开发人员工作站、版本控制系统或持续集成管道来注入恶意代码,从而针对软件开发过程。这些攻击特别复杂,因为它们针对的是确保软件安全的工具。
对于企业而言,仅依赖专有软件并非始终可行。使用多个软件环境会增加攻击面,从而更难以防御漏洞。这突显了维护强大网络安全的持续挑战。
6.盗版软件篡改
非官方渠道下载的破解版软件可能被植入勒索病毒、挖矿程序或间谍软件。以数据恢复软件为例,用户常因急于恢复数据而选择盗版工具,但此类软件需高系统权限,一旦被篡改后果更严重。
7.分发渠道劫持
攻击者劫持软件官网的下载链接,或污染CDN内容,使正版下载源分发恶意文件。
三、供应链攻击对用户的危害
数据二次丢失:恶意软件可能加密或删除用户磁盘中的数据,导致无法恢复。
隐私泄露:窃取用户密码、银行账户、企业机密等信息。
设备沦为攻击跳板:感染内网其他设备,甚至被用于发起更大规模攻击。
法律风险:使用盗版软件导致供应链攻击,可能因违反合规要求被追责。
四、正版软件如何抵御供应链攻击?
1. 官方安全验证机制
代码签名证书:正版软件通过数字签名验证文件完整性,确保未被篡改。
哈希值校验:用户可对比官网提供的哈希值,确认下载文件真实性。
2. 持续的安全维护
漏洞修复:厂商及时发布安全更新,修复已知风险。
安全审计:正规企业会对代码和供应链进行第三方安全审查。
3. 可信分发渠道
正版软件通过官网或授权平台分发,降低下载劫持风险。
4. 法律责任与赔偿
使用正版软件若因厂商责任导致损失,用户可依法索赔;盗版软件用户则完全自行承担风险。
五、缓解供应链攻击的 6 种方法
供应链攻击利用用户对“合法软件”的信任实施破坏,而正版软件通过严格的安全流程和法律责任承诺,为用户构建了关键防护屏障。为数据安全投资正版软件的成本,远低于因供应链攻击导致的损失。
1. 供应商风险管理
缓解供应链攻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强大的供应商风险管理流程。这包括评估第三方供应商的安全状况,监控他们对行业标准的遵守情况,并确保他们遵循安全的开发实践。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以确认供应商保持适当的安全措施。
2. 补丁管理
使软件保持最新状态对于防止漏洞被恶意行为者利用至关重要。全面的补丁管理策略可保证所有系统都会定期接收来自软件供应商的最新补丁的更新。此外,组织应根据关键性和对业务运营的潜在影响来确定修补的优先级。
3. 资产清单创建
要有效地管理整个环境中的补丁,请维护准确的资产清单,包括硬件设备、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组件。这有助于识别由于生命周期终止状态而需要更新或更换的易受攻击的系统。
4. 部署前的沙箱测试
在将新更新部署到生产网络中之前,先在隔离环境中优先测试这些更新。这使您能够检测任何兼容性问题或意外问题,而不会影响实时系统。
5. 用户意识培训和访问控制政策
用户意识培训:教育员工了解与供应链攻击相关的风险以及如何识别潜在威胁。这包括有关网络钓鱼意识、社会工程策略和安全浏览习惯的培训。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最小权限原则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用户权限可降低未经授权访问或滥用敏感数据的风险。此外,对所有特权账户使用多重身份验证 (MFA) 以提供额外的安全层。
6.拒绝盗版与破解工具
验证软件来源:仅从官网或授权代理商处下载,检查数字签名。
保持软件更新:及时安装厂商提供的安全补丁。
企业用户额外措施:部署终端检测与响应(EDR)系统,监控异常行为。
鸿萌公司从事数据安全服务二十余年,致力于为各领域客户提供专业的数据恢复、数据清除、数据备份、数据取证、数据迁移解决方案,并针对企业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提供专业的相关数据安全培训。
供应链攻击(Supply Chain Attack)是黑客通过入侵软件/硬件的开发、分发或维护环节(即“供应链”),将恶意代码植入合法产品中,从而感染最终用户的攻击方式。
核心特点:
隐蔽性强:恶意代码被伪装成合法软件的更新或插件,用户难以察觉。
波及范围广:攻击一旦成功,所有使用该软件的用户都可能被感染。
信任链破坏:利用用户对正规供应商的信任,绕过传统安全防护(如防火墙、杀毒软件)。
二、供应链攻击的常见形式
供应链攻击有多种形式:
1.软件更新攻击
保持软件更新对于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更新本身就存在问题呢?以下是软件更新攻击的工作原理:黑客获得对更新的代码存储库的访问权限并破坏它。当用户安装更新时,就允许了网络罪犯对其系统的渗透。
这种恶意软件供应链攻击最令人震惊的方面是,恶意代码可能会窃取用户的机密数据或使用其计算机来攻击其他系统。
由于许多用户的软件都已编程为自动更新,因此这些攻击构成了重大威胁。黑客可以通过自动更新快速访问大量系统。
2.第三方软件攻击
许多公司使用第三方代码片段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这种方法存在风险。黑客可以瞄准这些小段代码,部署虚假版本或出于恶意目的操纵原始代码。在测试期间检测此类恶意代码具有挑战性,因为攻击者通常将其设计为仅在特定条件下激活。
3.开源软件攻击
开源软件攻击类似于针对第三方软件的攻击。网络罪犯专注于开源项目,每个人都可以访问这些项目,包括黑客。这使得它们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影响。即使对代码进行微小的更改也可能造成漏洞。攻击者还可以开发虚假的开源工具来诱骗用户下载它们,而不是合法的软件。
4.托管服务提供商 (MSP) 攻击
在这种类型的供应链攻击中,网络罪犯将目标锁定为 MSP 用于管理其客户 IT 基础设施的工具。如果成功,攻击者可以访问 MSP 的系统,并可能访问他们管理的客户的系统。这种入侵可能导致敏感数据(例如网络详细信息和客户密码)被盗。这些事件利用了 MSP 与其客户之间可信赖的关系,并且通常绕过标准安全措施,因此尤其令人担忧。
5.开发工具攻击
此处的恶意意图是在构建软件时将漏洞纳入其中。开发工具攻击通过破坏开发人员工作站、版本控制系统或持续集成管道来注入恶意代码,从而针对软件开发过程。这些攻击特别复杂,因为它们针对的是确保软件安全的工具。
对于企业而言,仅依赖专有软件并非始终可行。使用多个软件环境会增加攻击面,从而更难以防御漏洞。这突显了维护强大网络安全的持续挑战。
6.盗版软件篡改
非官方渠道下载的破解版软件可能被植入勒索病毒、挖矿程序或间谍软件。以数据恢复软件为例,用户常因急于恢复数据而选择盗版工具,但此类软件需高系统权限,一旦被篡改后果更严重。
7.分发渠道劫持
攻击者劫持软件官网的下载链接,或污染CDN内容,使正版下载源分发恶意文件。
三、供应链攻击对用户的危害
数据二次丢失:恶意软件可能加密或删除用户磁盘中的数据,导致无法恢复。
隐私泄露:窃取用户密码、银行账户、企业机密等信息。
设备沦为攻击跳板:感染内网其他设备,甚至被用于发起更大规模攻击。
法律风险:使用盗版软件导致供应链攻击,可能因违反合规要求被追责。
四、正版软件如何抵御供应链攻击?
1. 官方安全验证机制
代码签名证书:正版软件通过数字签名验证文件完整性,确保未被篡改。
哈希值校验:用户可对比官网提供的哈希值,确认下载文件真实性。
2. 持续的安全维护
漏洞修复:厂商及时发布安全更新,修复已知风险。
安全审计:正规企业会对代码和供应链进行第三方安全审查。
3. 可信分发渠道
正版软件通过官网或授权平台分发,降低下载劫持风险。
4. 法律责任与赔偿
使用正版软件若因厂商责任导致损失,用户可依法索赔;盗版软件用户则完全自行承担风险。
五、缓解供应链攻击的 6 种方法
供应链攻击利用用户对“合法软件”的信任实施破坏,而正版软件通过严格的安全流程和法律责任承诺,为用户构建了关键防护屏障。为数据安全投资正版软件的成本,远低于因供应链攻击导致的损失。
1. 供应商风险管理
缓解供应链攻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强大的供应商风险管理流程。这包括评估第三方供应商的安全状况,监控他们对行业标准的遵守情况,并确保他们遵循安全的开发实践。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以确认供应商保持适当的安全措施。
2. 补丁管理
使软件保持最新状态对于防止漏洞被恶意行为者利用至关重要。全面的补丁管理策略可保证所有系统都会定期接收来自软件供应商的最新补丁的更新。此外,组织应根据关键性和对业务运营的潜在影响来确定修补的优先级。
3. 资产清单创建
要有效地管理整个环境中的补丁,请维护准确的资产清单,包括硬件设备、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组件。这有助于识别由于生命周期终止状态而需要更新或更换的易受攻击的系统。
4. 部署前的沙箱测试
在将新更新部署到生产网络中之前,先在隔离环境中优先测试这些更新。这使您能够检测任何兼容性问题或意外问题,而不会影响实时系统。
5. 用户意识培训和访问控制政策
用户意识培训:教育员工了解与供应链攻击相关的风险以及如何识别潜在威胁。这包括有关网络钓鱼意识、社会工程策略和安全浏览习惯的培训。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最小权限原则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用户权限可降低未经授权访问或滥用敏感数据的风险。此外,对所有特权账户使用多重身份验证 (MFA) 以提供额外的安全层。
6.拒绝盗版与破解工具
验证软件来源:仅从官网或授权代理商处下载,检查数字签名。
保持软件更新:及时安装厂商提供的安全补丁。
企业用户额外措施:部署终端检测与响应(EDR)系统,监控异常行为。
鸿萌公司从事数据安全服务二十余年,致力于为各领域客户提供专业的数据恢复、数据清除、数据备份、数据取证、数据迁移解决方案,并针对企业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提供专业的相关数据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