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7,064贴子:1,346,826
  • 2回复贴,共1

昨日听弟一席话,始觉难易之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日甚觉无趣,余则与表弟闲谈。
言语之间,顿觉余表乡言有误,遂改之
余表忽言:出门在外,乡言难正
余对曰:可常言,则改之
表弟言:不可
问曰:何为?
对之曰:无他,重学之制,而无暇故从旁尔
吾问其所语:纵始皇施治,虽字同文,然乡音不改。今大倡国语,何不可日见所衰?恒之,则可保得;遂弃,则亡之矣。
对曰:吾虽知其性,却难束己行,盖泱泱之国,其言甚广,其形甚多。统则归其一,分则无以治。虽乡音不改,则难却他尔。
吾默。表弟又言:可常见吾与汝之弟侄否?
答曰:诺
则言:人不通古今,婚可通南北。盖南北有异,其子何如耶?
吾答曰:一也
余表再言:恍恍惚不见今势。
吾心有所想,便答:知亦无涯,言不可尽。今见婚通南北,其言改之。言之于民,为本也,为势也。则何亡之?若致力改之,其行变;若致力扬之,虽难矣,却可见精诚之至。言不可忘如民不可亡,不尽心耶尔矣,则何谈之其亡?
(好吧,所承认血的很不好……看的懂的就看看)



1楼2010-12-19 15:06回复
    额···有文化的一家 人


    2楼2010-12-19 19:13
    回复
      用白话回你吧,文言上不了台面
      方言的保存,我个人对本地的作用看有如下几点
      一:南吴方言存古较多,又有浊音,学习英语优势是有的,至少不会把v发成w。消亡了可惜,而且可以探究古汉语的特点。
      二:方言是仙居文化的重要载体,消亡,则意味着文化的断裂,如仙居地方剧种,脱离仙居方言的环境,必然是死路一条。而且,语言代表人的思维方式,且不谈优劣,方言消亡,则意味着仙居文化的大灭绝。
      三:仙居方言有它的特殊性,比方讲,我乡人在外地,无论做何事,用方言交流都可以起到天然的保密效果,夸张一点说,有的时候甚至能救命。温州夫妻被绑架,靠温州话交流得以一枪击毙绑匪,温州话功不可没


      3楼2010-12-19 2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