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的定位和超理不太一样,我看里面的文章主要都是两个人写的,这个形式也是只有搞科研的人才弄得出来,明显非常小众,考虑到超理圈一多半都是中学生,这一套我们应该玩不转。(如果能把超理的受众拓宽到大学生、科研人员,那另当别论)在题材上,它们基本都是对实际科研的恶搞,超理由于自身的历史渊源,比较偏向于民科、伪科学,目的大概都是幽默效果,但是前者的幽默只对内行人有效,后者的幽默却可以让大众接受。不过这个载体倒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可以在一个页面里看到所有和某个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这是超理吧办不到、锑百也有困难的,容易造成各路超理创作自说自话,呈现一种割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