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民科吧 关注:19,003贴子:425,950
  • 3回复贴,共1

把r3/T2=K代入向心力公式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真的有必要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来尝试一个相对合理的推导过程:
已知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行都遵循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
设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力是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的,那么这个“引力”就是F=mv2/r(m为行星的质量,v是行星的环绕速度,r为轨道半径)。
引入牛3,依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以得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是F=mv2/r,这2个“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二者的连线上。注意:这样的结论只适用于太阳系已知的各大行星,尚不具备普遍意义,也就是说从F=mv2/r不能得出F=GMm/r2。
参照课本上的推导,在得到的F=mv2/r之后,如果觉着v不好看,可以通过v=2 πr/T,用T把它替换掉。这样做是由简入繁,在物理学上并不提倡,当然也是允许的。但继续通过r3/T2=K把T也替换掉就是原理不通了,因为在上面的推导中,不是特指某一颗行星,也不是在各大行星之间的切换,而是任意一颗都行,虽说r3/T2=K是各大行星的普遍规律,但每颗行星的r和T都是不同的。在得出的F=mv2/r已经适用于所有的行星的情形下,还有进一步替换的必要吗?
难道说把r3/T2=K带入只是为了圆那个猜想中的平方反比律?这样做不是拉郎配,就是画蛇添足。打个比喻;俺家的那6、7、8头猪都特别能吃,所以它们都特别聪明——这都哪跟哪儿啊,能吃和聪明之间有必然联系?


IP属地:山东1楼2025-01-17 11:50回复
    对于当今那些专门研究引力问题的专家们来讲,大后方发生叛乱,家都没了,还在前方战壕里吹牛,还不赶紧回来平叛?
    当然,这与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李永乐老师们,甚至教授广义相对论的梁灿彬先生无关,他们只是在按教学大纲授课


    IP属地:山东2楼2025-01-17 17:20
    回复
      这样做不但不会更有说服力,反而把“引力”给锁死了,让它再也不能实现“万有”,因为r3/T2=K只适用于太阳系的行星。或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莫名其妙


      IP属地:山东3楼2025-01-17 21:28
      回复
        最后做个总结:
        在通过F=mv2/r得出一个明确结论——“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大小,跟行星的质量m和行星环绕速度v的平方成反比”的情形下,再通过代入r3/T2=K,得到F=4 π2km/r2,这是一个与前面完全不同的结论,即引力的平方反比律——这种手法叫什么呢?老孙的兵法告诉我们,这就是“偷梁换柱”。
        为什么会这样?皆因三百多年来的耳濡目染,人们早就习惯了“牛顿说”。如今在牛顿的基础上,一百多年来也同样习惯了“爱因斯坦说”。自启蒙开始,教室里挂的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画像,他们就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IP属地:山东4楼2025-01-18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