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游戏玩起来不像帝国霸业银河生存那样科幻感十足,而是比较务实,确确实实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做出来的东西不会面面俱到,需要考虑许多取舍。我在想,有没有可能用重甲去做一个全电动穿梭机,并且能够在太空和星球上都可以使用,以前我觉得很难很难,因为推重比导致了飞船可能起飞都很困难,如果用高推重比引擎,在缩小飞船的体积下,几乎只能做成一个方盒子,那么不如就用方盒子试一试吧。
飞船尺寸15*7.5*5,重130吨,上升推力170吨,地面180吨,如果说在1.2G的星球上起飞,恐怕除了自己身上带一些东西以外就别想运载了,这已经是按照极限去设计了,这个方案一开始是失败的,因为最初重量145吨,后来再三考虑舍弃一些东西,才减重到了130吨。

先说一下这个造型在帝国霸业银河生存里面的表现,重量145吨,尺寸18*9*6,可以说5:6的比例整整大了一倍,配置是:上升和前向推重比都超过5,燃料续航10小时,双3.2万升货舱,4种武器每种4-6门,还有光束采矿器,带护盾,你真的什么都不需要考虑,往上堆料就行,结果一定让人十分满意。

在这里,我的思路是,轻甲如果不大量覆盖,那么其实用途不是很大,因为飞船零件比轻甲更耐打,重甲覆盖就别想起飞了,所以弄出了一个全重甲大梁以及全重甲机舱,目的在于一旦表面的零件被摧毁,重甲可以阻止下一层的损坏,真两种相当于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结构

最终外观



简简单单的机舱:

看看大梁的表现,首先和空间站重甲硬怼,确实这个表现很nice,大梁只撞塌了前面的货架,第一道墙没有击穿,但是没想到位于后面好几格的座椅崩掉了,这就是驾驶舱太靠前的缺点:


和承载式轻甲船的碰撞,这次座位是保住了,重甲飞船刚好破坏到第一道墙,但是轻甲飞船头部几乎撞塌了,不过好在轻甲飞船是中置的驾驶舱,这就显现出这种布局的安全性,但是视野只能依赖于镜头,除非有零件说可以把视角给投屏:



最后两个手办:


飞船尺寸15*7.5*5,重130吨,上升推力170吨,地面180吨,如果说在1.2G的星球上起飞,恐怕除了自己身上带一些东西以外就别想运载了,这已经是按照极限去设计了,这个方案一开始是失败的,因为最初重量145吨,后来再三考虑舍弃一些东西,才减重到了130吨。

先说一下这个造型在帝国霸业银河生存里面的表现,重量145吨,尺寸18*9*6,可以说5:6的比例整整大了一倍,配置是:上升和前向推重比都超过5,燃料续航10小时,双3.2万升货舱,4种武器每种4-6门,还有光束采矿器,带护盾,你真的什么都不需要考虑,往上堆料就行,结果一定让人十分满意。

在这里,我的思路是,轻甲如果不大量覆盖,那么其实用途不是很大,因为飞船零件比轻甲更耐打,重甲覆盖就别想起飞了,所以弄出了一个全重甲大梁以及全重甲机舱,目的在于一旦表面的零件被摧毁,重甲可以阻止下一层的损坏,真两种相当于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结构

最终外观



简简单单的机舱:

看看大梁的表现,首先和空间站重甲硬怼,确实这个表现很nice,大梁只撞塌了前面的货架,第一道墙没有击穿,但是没想到位于后面好几格的座椅崩掉了,这就是驾驶舱太靠前的缺点:


和承载式轻甲船的碰撞,这次座位是保住了,重甲飞船刚好破坏到第一道墙,但是轻甲飞船头部几乎撞塌了,不过好在轻甲飞船是中置的驾驶舱,这就显现出这种布局的安全性,但是视野只能依赖于镜头,除非有零件说可以把视角给投屏:



最后两个手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