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运城吧 关注:1,467贴子:6,847

袁书记向全省干部推荐的书: 《公司的力量》《把信送给加西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加快转型步伐、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重视学习、加强学习,促进干部素质提升的新跨越。
袁认为,山西的官员除了需要世界眼光,更需要树立强大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荐书引起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领导干部读“荐书”在山西渐成风尚。



1楼2010-11-20 22:42回复
    8月23日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十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像该片的姊妹篇《大国崛起》一样,又掀起一股收视旋风。
         央视独家授权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公司的力量》图文版,该书从多层面、多角度深入剖析了“公司”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经济组织形式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对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新、社会政治乃至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以其为载体观察和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给人深刻启迪。
         11月11日,省委办公厅致信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各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推荐了该书。
    


    3楼2010-11-20 22:44
    回复
      某省直单位开展了“读好书、振精神、促工作”活动,全体干部职工认真阅读和学习了《五百年来谁著史》、《把信送给加西亚》……
           “通过读书学习,我懂得了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我省发展的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探寻发展的答案。只有了解我们前人的事业,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我们今天的任务和使命,并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其位,负其责,尽其力,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太原市政【百度】府一位干部这样说。
      


      4楼2010-11-20 22:46
      回复
           上任伊始推荐《五百年来谁著史》
           在山西省思想工作座谈会上,他向全省领导干部推荐了一本学术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
             有媒体称,他之所以推荐《五百年来谁著史》,是试图让山西官员探究山西失去“商业活力”的原因所在,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看待山西大发展问题。也即传输一种学习的精神和战略的思维方式,用世界的眼光看待兴盛的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探寻兴盛的答案。
             《五百年来谁著史》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地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启示。
             该书作者行文有意针对时下热点话题,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从而让大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作者在对史实的引用和探讨中,对晋商在历史中的命运作了重点关注。书中有《为什么山西失去了曾经的核心地位》和《山西是一个令人胸怀天下的所在》等篇章。
        


        6楼2010-11-20 22:52
        回复
             一时间,《五百年来谁著史》被山西各大书店突出地摆放在抢眼位置,持续热销;省城太原一书店甚至在打出了“全省脱销、紧急征订、团购优惠”;有的单位还邀请该书作者韩毓海前来作专题讲座……
          (转自黄河新闻网)


          7楼2010-11-20 22:52
          回复
            百度资料:
               《把信送给加西亚》所讲述的是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轻中尉——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故事中罗文正直、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品质是每个人在工作中应该学习的榜样,因此此书也被许多单位与集体作为培养员工敬业精神的优秀读物。


            8楼2010-11-20 22:55
            回复
              《把信送给加西亚》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这位名叫罗文的英雄接到麦金莱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他的事迹10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以主动性完成职责,无数的公司、机关、系统都曾人手一册,以期塑造自己团队的灵魂。


              9楼2010-11-20 22:57
              回复



                10楼2010-11-20 22:59
                回复
                  回复:11楼
                  把信送给加西亚
                     我认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他却不善于处理自己的事务,对别人的工作也毫无益处。因为他一直神经质地怀疑他的雇主具有压迫性或压迫欲。他不能发号施令,也不会接受命令。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能把送给加西亚的信托付给他吗?即使我们这样做了,他的回答也将是:“你自己去做吧!”
                       今晚,这个人还会穿着破旧的衣衫,顶着凛冽的寒风走在街上,四处寻找工作。认识他的人都不愿意雇佣他,因为他是一个仇恨一切的反叛分子。他对外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唯一能影响他的是他那双厚底的9号鞋。
                       当然,我清楚地知道,一个思想畸形的人比一个身体残疾的人要可怜得多;我们还对另一些人感到同情,他们试图经营自己的公司,他们的工作时间被严格限定,头发在一夜间变白,他们将为自己的懒散拖沓、无知愚昧和忘恩负义付出代价,并终将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虽然我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严重,但道理确实如此。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使命,只是由于精神意志的限制,使大多数人难以胜任。在工作中,人们善于指使他人,但是当使命落到自己肩上时,他们却不知所措。庸懒、愚昧和无能使他们百般推托,最终这些人将被社会所淘汰。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送信”的使命,无数之人为此而奔忙不息,你曾否考虑让自己具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这种精神呢?
                  


                  12楼2010-11-20 23:08
                  回复
                    给人受教的评论文章: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http://baike.baidu.com/view/667835.htm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敬业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这种道德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家想竞争取胜的公司都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没有敬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推而广之,一个国家如果想立于世界之林,也必须使其人民敬业。**应该尽职尽责为民众服务;行政官员应该勤奋思考并制定和执行政策;议员代表应该勤于问政。只有每个人做一行爱一行,才能被称为敬业的社会。
                         然而,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到什么地方,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投机取巧、逃避责任、寻找借口之人,他们不仅缺乏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而且缺乏对敬业精神的理解。
                    


                    13楼2010-11-20 23:16
                    回复

                      敬业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
                           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
                           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14楼2010-11-20 23:17
                      回复
                        成败往往取决于个人人格
                             一个勤奋敬业的人也许并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但至少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即使利用某种手段爬到一个高位,但往往被人视为人格低下,无形中给自己的成功之路设置了障碍。不劳而获也许非常有诱惑力,但很快就会付出代价,他们会失去最宝贵的资产——名誉。诚实及敬业的名声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我认识一个颇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工作散漫,缺乏敬业精神。一次报社急着要发稿,他却搂着稿件回家睡大觉去了,影响了整个报纸的出报时间。这种人永远得不到尊重和提升。人们往往会尊敬那些能力中等但尽职尽责的人,而不会尊敬一个能力一等,但不负责任的人。
                             受人尊重会获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胜利者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往往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无法体会快乐真谛的人。要知道,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信心转移给了他人。
                             有人问一位成功学家:“你觉得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的将来是必要的吗?”这位成功学家的回答发人深省。
                             “单单对经商而言不是必须的。商业更需要的是敬业精神。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大学教育意味着在他们应当培养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时,却被父母送进了校园。进了大学就意味着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光。当他走出校园时,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但此时此刻他们往往很难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成功机会从身边溜走,真是很可惜啊。”


                        15楼2010-11-21 08:19
                        回复

                          《致加西亚的信》原出版者手记
                               阿尔伯特·哈伯德,纽约东奥罗拉的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的创始人。他是一位坚强的个人主义者,终生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地工作。然而,所有的一切于1915年与被德国水雷击沉的路西塔尼亚号轮船一同沉入海底,过早地结束了。
                               他于1859年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后来因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所出版、印刷、发行的优质出版物而闻名。在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工作的日子里,阿尔伯特·哈伯德出版 了两本杂志:《菲士利人》和《兄弟》。实际上杂志中许多文章都是出自于他之手。在写作、出版的同时,哈伯德还致力于公众演讲,他在演讲台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亚于在写作和出版上的成绩。
                               从最初出版的那一刻起,《致加西亚的信》就赢得了非同寻常的称赞,这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在《作者序言》中作者描述了这种成功。
                               故事中的英雄,那个送信的人,也就是安德鲁·罗文,美国陆军一位年轻的中尉。当时正值美西战争(译者注: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译者注:美国第25任总统(1897-1901在职))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
                               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立刻出发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那次冒险经历,用他自己谦虚的话来说,仅仅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从中逃出来并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
                               整个过程中自然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与个人的努力相关联,但是,在这位年轻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心中,却有着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表彰他所做的贡献,美国陆军司令为他颁发了奖章,并且高度称赞他说:“我要把这个成绩看做是军事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这一点当然毫无疑问,但人们更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罗文中尉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16楼2010-11-21 08:22
                          回复
                            ========================================================================
                            ========================================================================
                            公司的力量
                            百科名片
                               
                            《公司的力量》是中央电视台2009年度启动摄制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8月23日起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开始隆重播出。这就是央视联手金蝶软件打造的、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成长中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公司的力量》
                            


                            17楼2010-11-21 08:25
                            回复

                                 公司到底是什么?
                              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正左右着世界的经济运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却造成一场飓风的这只蝴蝶就是——公司。
                                   这个组织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到底是什么?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公司的惊人力量源自哪里,有无边界?未来的公司将会如何影响未来的世界?
                                 作为至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出现被称作是“人类的成就”,尤其是股份公司惊人的崛起和当前无可争辩的统治性地位,被公认为是现代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
                                   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
                                   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今天,公司的力量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司无处不在。公司让人爱恨交织。公司似乎身不由己。
                              


                              18楼2010-11-21 08: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