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吧 关注:1,212贴子:92,628
  • 20回复贴,共1

面肌痉挛的神经电生理定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神经电生理定位:面神经肌电图(EMG)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EMG反映周围支功能,是最早用于判断面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指标,有助于鉴别是轴突结构损害或功能性阻滞⑺。表面肌电图(sEMG)又称动态肌电图,评价面神经肌肉功能,无创性、易操作、重复性好等优点。面神经电图(ENoG)对出自茎乳孔的面神经干进行刺激,并记录其周围支支配的表情肌的复合动作电位,评估面神经颅外段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面神经传导(FNC)﹑F波(早期检测出神经变性,预测症状消失和面神经核兴奋性的变化)。FNC与ENoG两者其局限在于只能反映面神经远端传导功能;在面神经损害早期未累及远端时,FNC可以无异常表现;故需结合BR、F波检测对面神经行综合评估。面神经根病变,还可以采用EMG、体感诱发电位、F波等检查技术。
EMG检测:同芯针电极插入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肌电图可以检测到外周性的高频率自发电位(最高每秒150次);异常肌反应(AMR):正常人电刺激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能引起眼轮匝肌收缩,刺激下颌缘支则引起口轮匝肌收缩,而刺激面肌痉挛患者下颌缘支却导致异常肌电波形即MD—OC反应,为面肌痉挛特征性电生理表现,沈萍等认为AMR在HFS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⑻;侧方扩散反应(LSR)即在面神经出脑干段血管压迫产生脱髓鞘改变,冲动在该区域形成短路,98%面肌痉挛倾向于此。还可以检测核性兴奋灶的形成,面神经核性兴奋性提高。
瞬目反射(BR)反映传入传出通路的完整性,包括面神经近端节段。BR结合面神经电图还可以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面肌痉挛,用于脑干功能测定的客观检查方法。Meige综合征瞬目反射检查可见瞬目频度增加,Rl成分(反映单突触反射)、R2成分(反映多突触反射)振幅明显增加,电诱发角膜反射时限延长。
BR与MD—OC反应、听性脑干反应等均为评估脑干区功能、面神经损伤程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反映整个听觉传导通路功能,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对定位有价值,也可结合纯音测听综合评估术前的前庭蜗神经功能。经颅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tc-FNMEP)经头皮电极刺激面神经对应的运动皮质区,引发面神经所支配的相应肌肉产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与面神经核的兴奋性密切相关,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电生理监测补充。面神经逆行性运动诱发电位(FNAEPs)刺激颅外段面神经而记录颅内段面神经动作电位,多用于面瘫早期,特别是发病1周内颞骨内段面神经功能的监测,评估早期颞骨内段面神经功能。


IP属地:上海1楼2024-11-12 20:57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1-12 22:02
    收起回复
      学习了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1-12 22:52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1-13 07:13
        收起回复
          这样就能定位了吗?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13 19:19
          收起回复
            打卡打卡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1-15 11: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