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对Iqirvo的批准基于III ELATIVE1(NCT04526665)试验的数据,试验包括161名对UDCA应答不足或不耐受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研究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elafibranor 80mg每日一次(n=108)或安慰剂(n=53)。 主要终点是第52周时的生化反应,定义为ALP低于正常上限值(ULN)的1.67倍、ALP下降15%或以上、总胆红素低于或等于ULN。ALP的ULN被定义为男性129U/L,女性104U/L。总胆红素的ULN定义为1.20mg/dL。 结果显示,接受elafibranor治疗的患者中有51%达到了生化反应,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只有4%(安慰剂调整后的差异为47%[95%CI,32-57];P<0.0001)。研究发现ALP的改善是生化反应率结果的主要因素,因为96%的患者起始总胆红素浓度低于或等于ULN。 Elafibranor组中有15%的患者实现了ALP(关键次要终点)正常化,而安慰剂组中没有患者实现了正常化(P=0.0019)。在接受elafibranor治疗的患者中,ALP早在第4周就出现下降,并持续到第52周。 此外,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elafibranor组患者的PBC最严重瘙痒-NRS评分也较基线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elafibranor治疗与瘙痒症状改善相关,PBC-40瘙痒和5-D瘙痒总分下降幅度较大。 Elafibranor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关节痛、便秘、肌肉损伤、骨折、胃食管反流病、口干、体重减轻和皮疹。 Iqirvo的处方信息包括与以下风险相关的警告和预防措施:肌痛、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骨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的不利影响;药物性肝损伤;超敏反应;和胆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