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吧 关注:8,118贴子:87,407

回复:明朝组织架构|官制详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军事官制
朱元璋攻下集庆路(今南京)时,设行枢密院, 由自己担任。又设诸翼统军元帅府。后罢枢密院,改设大都督府,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下设司⻢、参军、经历、都事,又增设左右都督等。吴元年因防权重,废去大都督不设,改以左右都督为⻓官。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9-15 10:32
回复
    洪武十三年,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中、左、右、前、后)“分领在京各卫所,及在外各都 司、卫所”。五军都督府每府各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金 事以及经历、都事等官。 都督府的都督等官,后来渐变为空衔,统兵之官,须加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等衔,始有带兵之实权。 在京各卫,称为京卫。京卫有上直卫、南京卫、北京卫等, 各设指挥使司,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盒事。京卫又设镇抚司,有镇抚等官。上直卫的亲军指挥使司有二十六个卫。如锦衣卫、旗手卫、燕山左卫等。其中锦衣卫名为宿卫扈从,实则假侦事之权,以欺压平⺠及一般官吏,最为专横。而南北两镇扰司也颇为专横。
    在外各省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一省之军專总机构,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官。于各地设卫所,卫下辖千户所,千户所下辖百户所。各卫、 所皆统属于都司;而都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自卫指挥以下, 官兵多世袭。明代除宗室以外,文武官的封爵 公、侯、伯三级,封爵上各加地名为封号,但只有岁禄,并非实际之封邑。 设文散阶四十二,最高者为特进光禄大夫,最低者为将仕佐郎。武散阶三十,最高者也为特进光禄大夫,最低者为忠显 校尉。设勋十二阶,最高者为左右柱国,最低者为武骑尉。洪武二十五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俸之制,最高者正一品官为一千四十四石,最低者从九品,六十石;未入流者三十六石。均米、钞、本、折兼支。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4-09-15 10:32
    回复
      明朝官员实力收入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09-15 10:33
      回复
        明代官制之特点:
        第一、中央集权加重,皇权发展到高峰,不设丞相,取消中书省,皇帝直接统治六部,事权至为集中。
        第二、设内阁,为皇帝的辅助、办事机构。
        第三、中枢组织系统比宋、元之制简化,六部九卿系统较清,职责较明。
        第四、地方官制度,也较唐、宋、元为整⻬,唯有道的设置较杂,至清不改。
        第五、在贵州建行省,加强了对这地区的管理。
        第六、对边区少数⺠族的统治,采用土官之制,即用本族之上层分子为士官(即土司)得世袭,以统治其地。成祖永乐时起以及 清代雍正年间陆续行改土归流之制,以加强管理。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4-09-15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