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405贴子:24,780,405

回复:〖其他〗爱写设子不耐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澹台奕可
一辞拾
名帖浮世史篇遍,丹铅筠墨书中妍。
思之悠悠雾不已,轻叹青灯苦行者。
静坐研读不知倦,砚冷文锋明德谦。
闲时遥看青山远,身心所求知已浅。
澹台奕可,乃澹台世家之末枝所生。其生父生母,因匪乱而困于贫苦之地,生父母迫于生计,忍痛割爱,将其出嗣于族中幼子风竹。风竹时年十一,聪颖过人,勤勉不辍,矢志科举,初登甲第之四,然心犹未足,复战再捷,竟夺魁首,荣耀加身。遂自请就任太常寺丞,位列侧五品,以展所学,报效国家。
风竹年富力强,方当盛年,而孑然一身,无妻无妾,膝下犹虚,亦无他子,唯奕可为继。自奕可记事以来,未尝得见生身父母之面,唯风竹视如己出,抚育成人。风竹虽沉湎于书海,汲汲于功名,视金钱如粪土,然家境多赖族人周济。风竹性情孤介,然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而风竹之最大隐秘,对奕可亦无所隐瞒。盖风竹实乃女子之身,然敏而好学,不让须眉,矢志以科举入仕,以证巾帼不让之志。此秘密深藏不露,除二人之外,举世莫知。
家境虽时有起伏,于奕可之培养,颇费苦心。家境稍裕之时,延请名师授以琴艺,使奕可之音律之妙,渐入佳境。及至家境困顿,无力延师,又将奕可送入道观之中,习练武艺,以强身自卫。性喜琴音与花草,道观之中,花木扶疏,奕可常侍弄其间,怡然自得。然于圣贤之书,则不甚热衷,父亦不强求,任其天性发展,宠爱有加。
于之昏事,颇令人为虑。盖以养父身之例观之,女子入仕,殊为不易。况奕可又非寻常女子,恐难觅佳偶。然婚姻大事,不可强求。其惟愿遇一良人,相知相守,共度此生。
时光荏苒,渐长成人,容颜秀美,婉约之处宛如秋水之深邃,剑影若游龙出云霄之间,果敢之处则似春风之过境。值然世事无常,新帝登基,诏令官家女子入宫选秀。父闻讯心如刀绞,然知天命难违,唯强忍悲痛,为女筹备入宫之事。临行之日,父女相对而泣,凄凄然不能自已。
着诏居昭庆宫,得遇表姐鹤青。鹤青对奕可多加照拂。奕可性格温婉,待下人和善,于昭庆中颇得人心。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9-06 21:50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9-07 14:42
    回复
      武英婵
      青玉案
      翠帘轻卷东风早,映日影、花容小。绣阁深闺春色闹,玉阶香径,金钗罗袖,尽日闲相绕。
      莫道不销才情妙,笔下丹青千山扫。不道红颜多薄命,明珠暗投,瑶琴独抱,空有芳心恼。
      想当初,深宫锁,龙凤呈祥天恩渥。父兄显赫门楣耀,金屋藏娇,阿娇何幸,却叹容颜老。自怜非是倾城貌,空有才情惊四座。月下吟诗花下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独对菱花笑。
      君不见,汉宫秋,王嫱远嫁黄沙道。落雁之容虽难见,画工之恨,千载悠悠,谁解其中妙。又闻道,班姬团扇词,恩宠难常保。团扇摇风夏已残,君心不似,纨扇秋凉,弃置在箧笥。
      武英婵者,乃太仆卿武杉之嫡长女也。太仆卿者,掌舆马及马政之官,武杉公以善名著称,治家有道。英婵生于斯,长于斯,自幼沐浴于诗书礼仪之中,性情温婉,不慕荣利。
      其父武杉,虽坐拥姬妾,然与主母情深意笃,家中和睦,无有纷争。英婵身为嫡长,自幼便知尊卑有序,不以嫡庶自矜,亦不与人争强斗狠。夙昔不曾习行宫斗之狡谋,于花阴中生长,四时不言尔我之争。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自幼聪慧过人,四岁便能识棋局之微,五岁已能领悟丹青之妙。家父感其才,遂延请洛都之名师,悉心教诲。英婵亦不负所望,日夜研习,才情日益出众,棋艺丹青,皆为一时之冠。
      学艺之余,名师亦注重修身养性之道。赏花品茗,以陶冶情操。秋日赏菊,英婵见菊花之傲霜斗雪,不禁心生敬意,遂以菊为友,以花为伴。平日饮食,亦讲求清淡雅致,点心皆以微甜微酸为宜,既养身又养心。久而久之,英婵亦渐染此风,喜清淡而恶奢华。
      及至长成,每逢府中宴集,喜戴流云顶冠英然,不施粉黛。曾得邀县主做伴,点名献艺,则以面妆为画布作丹青。虽无倾城之色,然其画技惊艳众人,皇亲贵胄皆为之赞叹。昔日禹王曾戏言身后之事,然武杉家风严谨,及笄前未曾许以婚配之事。
      及至笄年已过,英婵待字闺中,其父武杉恐累及爱女,故未曾轻许。新帝登基之时,其才女之名盛传于外,武杉虽不愿爱女入宫,然皇命难违,只得忍痛割爱,送英婵入宫参选。
      震麟元年 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9-07 14:42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9-09 18:26
        回复
          许清欢
          醉太平
          风拂柳,月照松,执念深深锁眉峰。
          梦回时,意朦胧,往事如烟散无踪。
          风动幡动心不动,了无挂碍任西东。
          空留恨,枉凝眸,相思成灾泪满袖。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无怨尤。
          户部侍郎嫡幼女,名曰清欢,其父晚得此女,倍加珍爱,养之若掌上明珠。清欢体态娇柔,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自幼受父母兄姊宠溺,凡事皆由长辈决之,未谙世事,主见阙如。
          自记事然,性情活泼,常至长姊夫婿家嬉戏。长姊夫家乃程氏望族,族中有一六郎,风度翩翩,每至清欢处,必携精美糕点以赠之。清欢年幼无知,未尝情爱之味,已为心已暗暗倾慕于六郎矣。又于长安城中,结识诸多世家小姐,共游共乐,情谊日笃。
          年十一二,春和景明,母携清欢赴商贾之家,即其外祖之所居。至则遇一表兄,缠之调戏,欲结秦晋之好。表兄家世卑微,且品行不端,表婶亦非善类,言之弄戏。时母与外婆叙话,孤立无援,心中既不喜表兄,又影念及程六郎,遂哭闹不已,坚决不从。
          值表姐许妤璇,闻讯而至。璇于长安,素有解语花之称,名声远播。见清欢受困,为其解围。表婶一家,因璇亦为名宦之后,故不敢轻侮,此事遂得平息。清欢虽知妤璇之名,但因交恶于某些世家小姐,对妤璇之清高略有微词,故二人先前并无深交。经此一事,清欢始知妤璇之好,二人日渐亲近,话语投机。
          自此而后,清欢渐疏外戚。许府见状府中设塾馆,延请名师,教清欢读书识字,习琴棋书画,更兼女红针黹,然清欢初时颇感厌倦,以为此等皆非所应为也。许公察其心意,知非严加管教不可,遂将其关入祠堂以儆效尤。祠堂之中,香熏浓烈以驱虫蚁,清欢难耐其苦,终至昏厥。经此一事,清欢对重香之味心生畏厌,而嫡兄则循循善诱,教导其明事理、养内敛之性。
          及至及笄,清欢渐明家族间之利益关系。外祖家虽富甲一方,然终归商贾之流,地位卑微。诸姊皆低嫁清流之家读书人,兄则娶侯府庶女为妻。父虽位居户部侍郎之职,公虽官居户部侍郎,然因年迈且不受重用,家族地位已渐趋衰落。清欢深知此理,故昔日心仪之。程家六郎虽华贵异常,然贪图享乐,明非良配也。
          大选后宫之际,为家族之荣光,清欢亦入宫矣。帝初见清欢,不甚喜之。盖因皇储之时,帝尚受众质疑而权弱者多为王族旧系之臣家族,此宫中多难容新进之族也。然若静水深流者。遇宫人相争之际,虽近江湖口舌之地而不与争锋,反持身自守、深藏不露也。故于选宫中之人,得显其贤淑、知书达理之风也,遂得入住关雎宫中。
          震麟元年 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9-09 18:27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9-25 01:10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9-25 01:10
              回复
                卫姣
                墨玉停笺
                遥观那,点点隐波涛,清辉洒万川。墨色深处藏星点,似遗珠,散人间。云悠悠,水潺潺,两相映,宛如画里仙源。山不语,松自闲,静听世间尘嚣远。
                太阴初露墨云梢,云水相依共寂寥。银辉洒碧霄,映寒林影动摇。风微过,叶轻飘,一泓清梦绕。心随境转,意逐云流,忘却尘嚣与浮华。独坐幽篁听夜雨,声声入耳似鸣蛙。
                沈卫姣,御史大夫之嫡女。东飞乌鹊,西舞燕翎,盈盈秋水,经年而见。其家世显赫,门第清华,朱门对峙。自幼生于绮罗丛中,金枝玉叶,备受宠爱。其父母两家门当户对,遂结亲之,未及一载,姣诞,小字取太阴如月暖,生辰恰值八月初三,皓月当空。
                性喜静雅,闲时则品茗赏玩,或至市集采买,尤爱玉石之温润,华服之绚丽。于家则刺绣为乐,针线细腻,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出游则遍尝美食,尤喜糯食之软糯香甜。
                其身虽非强健,惧热畏寒。挑嘴之甚,肥皮胡荽皆不入口,酥食亦避之不及。才艺之中,茶艺独擅,自幼受母教诲,泡制之法炉火纯青。
                母氏望女成凤,欲培其为主母之风。卫姣外似平易近人,谨慎小心,不拘小节;内则心思缜密,不容置疑,松弛之中,善于伪装。治家有道,奴仆皆服其管束。性恶多嘴自私之徒,厌话多爱泣之辈。
                年及十四,适逢官家选秀,卫姣亦在其中。入宫之路,颇为顺利。然入宫五月有余,关雎宫中,未得显扬。帝面难见,唯于大宴之上,遥遥一瞥。家族之力,亦未敢怠慢,好茶赠,以求提携;内务前,亦打点周全。故虽位份微末,然生活尚算安逸。
                后宫侍寝,皆由皇后主之。卫姣偶有被选,然帝因政务繁忙,往往独寝。宫女献策,欲使其偶遇圣颜,卫姣笑而拒之,出身名门,自当行止有度,以为此非正道也。故今之境遇,唯有顺其自然,静待时机。虽不显山露水,却也未曾遭人构陷。
                震麟元年 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9-25 01:11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10-30 01:10
                  收起回复
                    慕容繆珽
                    水龙骨迩
                    玉漏初长,六龙放夜,坐对金樽未泠。欲知方朔能语怪,只道君恩未已,赐以酒酲。管得门生调鼎鼐,更管得仙客摘愁星。看今朝,许多时杰,出他门庭。
                    风云暗消息,世事成虚语,儿女多情。笑杀东家种树,西家守鱼,些子机谋。共把功名谈笑,直等到青天方阔,却问浮云何功,直饶把、三朝鸾凤。
                    东郊雨意云谩诳,虚沾湿、檐花簟凉。天公也,枉了做、江淹半世文章。想人生最苦,是别离,又早是、天一方。
                    慕容氏女,出身武官之家,父为太子亲助竦卫郎将,位居正五品,家为长安城之望族。育有三子一女,此女乃家中第三千金,自幼便显异禀,与兄姊迥异。五岁即开卷不辍,孜孜不倦,笃志文学,母亦爱之如掌上明珠,谓其肖似己。彼女亦不喜长安城中宴乐之会,独好幽居闺阁,博览群书,尤嗜“惊墨居士”所著之传奇故事,沉醉其中,不知昼夜。
                    及笄之年,先皇时,太子遇害于皇五子怀王之手。未几,怀王于封地起兵谋反,图谋不轨。幸而事败,怀王伏法。然其父因曾为太子亲助,且与怀王交往甚密,遂遭贬谪,谪居唐国边疆之系州。慕容氏女因父贬谪,家境骤变,母亦感前路茫茫,遂提出和离。于是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于长安城中谋生。
                    不久,其母改嫁于正七品下阶尚衣薛直长,为续弦。薛家有一继妹,年方十三,继父待慕容氏女颇为优厚。彼女虽处继室之中,然未改姓慕容,依旧保持本家之姓。
                    后五皇子登基,大选后宫。慕容氏女本无意入选,然继妹恐其威胁己位,遂将其名字列入薛家户籍,假借正七品下阶尚衣直长之女之名入宫参选。
                    责筛选秀女之女官洞察其情,上报皇帝。然圣人宽宏大量,不以细故相累,仍命其入选。然自此以后,皇帝对其始终温冷,未有宠幸。
                    震麟元年 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10-30 01:10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1-03 14:57
                      回复
                        江晚秋
                        四块玉•雨润
                        秋叶落,乌啼凄,岁月匆匆人独立。愿为清风过长天,一览天下秀。
                        心似叶,未成片,破碎随风舞翩跹。墨影波动映心间,世事如棋局。
                        善心藏,人难识,忧喜交织过红尘。世事浮沉多变幻,唯情真意诚。
                        望长空,云漫卷,香云轻散无踪影。曲终人散空留痕,唯余秋声闻。
                        望天边,思无尽,空留往事如烟云。愿为天地一孤鸿,翱翔于苍穹。
                        四时转,又一年,意浓时吞思绵绵。莫道人生苦短促,且看今宵月圆。
                        江晚秋,小字千眠,礼部侍郎之嫡女。家府人众,前面三姊皆为妾出,其母于氏为正妻,故晚秋生而尊贵,为府中千金之首。其名与生俱来。乃因生于秋日之晚,天色渐凉,故以“晚秋”为名。
                        晚秋之母于氏,育晚秋后诞下一子,江府喜庆更增。然府中内宅纷争复杂,诸妾间或存嫉妒之念,但因江、于两家为门当户对之世家,于母地位无可撼动。是以虽众妾心中有隙,却难显于形色。至晚秋弟弟五郎诞生,母于氏子女繁盛之余,自需斡旋诸妾关系之复杂,晚秋自然学得佛口蛇心、步步为营。
                        时至开蒙之年,晚秋同三姐妹均以获得恩宠为念。四女各有长处,互有输赢。然其心欲寻庇佑于父江公之处,惜乎内宅之私情难达前庭。而父因官务繁忙亦无暇悉心教诲诸女。然而其母知文人之子善于治家之学,便寻良师教导晚秋琵琶之术。故晚秋苦学琵琶之技,望能借此艺能赢得宠爱。
                        当新皇登基之际,朝政风起云涌。其父审时度势,觉江氏一族欲谋稳固仕途,宜以女儿入宫。震麟元年一月朝中选秀之际,江公亦应召而选女。遂设四女角逐于闺秀之道“女德、女容、女工、礼仪、才艺”,佳者当选为入之秀女。此因江晚秋气质沉稳、容貌清丽而当。
                        然,晚秋尚未满十四岁之年华,江公虽怜爱有加,评年者不可入选,于是父动用礼部之权谋私以将选龄宽至十四至十八。晚秋虽心有疑虑,然念及父亲之恩情与家族之荣誉,遂顺从父意入宫。
                        晚秋入宫后,虽见容颜在秀女中为平均之姿,然因**在外,故顺利入选。入宫后,居于华清宫中一年,虽未得皇帝垂青,然其心性沉稳,自知来日方长。且以其才艺与智慧自负,坚信必有展翅高飞之时。在宫中日子虽平淡无奇,然晚秋心中已有定计。
                        震麟二年 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1-03 14:57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5-01-11 14:25
                          回复
                            顾菀歌
                            菩萨蛮
                            景昔华阁情何苦,深院凝情矧兼幽。余稀不似虚招愉,闻笛恍如逐利流。
                            风起落花空自舞,月明浮云竟无留。欲知虚名何所益,唯余空名在心头。
                            璇庭静日蜂未喧,琴音人隐暗舞鸾。罗裳翠鬓任然然,清风露拂幽鬟翻。
                            顾菀歌,顾家嫡女,貌美昳丽。顾家,自三代以来,皆为簪缨,门第显赫,祖为顾国公,父其祖嫡幺子为国子祭酒,母乃名门淑女清河崔氏。
                            父娶母嫁,五年未有出,然未有另纳其人,菀歌之生,犹鸿雁降于清池,承天之恩泽。自幼受尽父母之宠爱,育于深闺之中,养于锦绣之乡长安。
                            菀歌之母,深知教养之重,自幼普教其琴棋书画、女红针黹,然,虽勤奋而不谙才艺之天资。菀歌于琴有兴,日日清晨,抚琴习艺,未有懈怠。
                            四岁识字,府内藏书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皆令心驰神往。九岁之时,遂与父共论,父见其聪慧,甚为欣慰。家宴之时,堂兄弟姊妹相聚一堂。宴上吟诗作画,曾以秋菊为题赋诗一句:“金蕊含霜凝玉露,瘦影摇风送暗香。”得长辈赞许。
                            女红之事,虽非菀歌所喜,然七岁起,已随绣娘学艺。选线配色、针法运用,皆需反复斟酌。十一岁诞,绣成春日繁花图,其绣品之精美,令母赞不绝口,挂于闺房之中。
                            然因读书与刺绣皆伤目力,菀歌视力渐弱。家中有言曰抚羊可明目,故喜羊羔之伴,从此舍弃毛织衣物,只着棉质之服,并于外宣扬其事,言动物毛作衣之不仁。
                            十二岁始,菀歌参外人之宴。
                            长安县令春日宴上,菀歌数次着桃粉罗裙、梳发髻、镯母传羊脂,然或因家风所养,未有华服艳饰。众人或言其家贫无新衣,然其父语菀歌:“此乃文人风骨。”
                            禹王之女县主设宴牡丹,菀歌赋诗:“姚黄魏紫映春光,国色天香韵自长。翠叶迎风添意趣,娇容带露绽芬芳。”得头筹,县主赐孔雀翎金簪为饰。
                            然京中女子多视菀歌为沽名钓誉之辈,不欲与之为友。县主之赏赐翎羽金簪,亦寓含讽刺“不着锦衣论”之意。
                            新帝登基,曾有少年慕名而至,情笺相送。然菀歌知身负家族重任,故婉拒之。后入宫为妃,然已一年有余。然与人交浅言深,藏不住心中之秘。虽家中不穷困也,而于物之用度颇为节俭如朴素之家。虽未得高位, 然其品性才情, 已然为宫人所知。
                            震麟二年 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5-01-11 14:26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5-02-10 17:40
                              回复